畅朗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响亮。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白悦》:“调畅朗而思沉,语婉丽而致远。”
明朗。
清 刘大櫆 《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于诱掖,其言披豁畅朗,支分族解,骏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开朗。
碧野 《雪路云程·前峡与后峡》:“这美丽宁静的景色,使我们的心情变得畅朗、安详。”
引证解释
⒈ 犹响亮。
引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籤·白悦》:“调畅朗而思沉,语婉丽而致远。”
⒉ 明朗。
引清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于诱掖,其言披豁畅朗,支分族解,骏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⒊ 开朗。
引碧野《雪路云程·前峡与后峡》:“这美丽宁静的景色,使我们的心情变得畅朗、安详。”
畅朗的网络释义
畅朗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申,昜(
)声。本义:畅通,无阻碍)(2) 同本义
登台四望,三面皆畅。——《韩非子·说林上》
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易·坤》
(3) 又如:通畅(运行无阻);顺畅(顺利通畅,没有阻碍)
(4) 舒畅
旧国旧都,望之畅然。——《庄子·则阳》
感条畅之气。——《礼记·乐记》
美声畅于虞氏。——《文选·张衡·西京赋》
(5) 又如:宽畅(心里舒畅);酣畅(畅快)
(6) 茂盛
草木畅茂。——《孟子·滕文公上》
(7) 流畅,言辞敏捷、自在而流利 。如:畅利(流利);明畅(明白流畅)
副词
(1) 正;极;甚
青衫忒离俗,栽得畅可体。——《董西厢》
(2) 又如:畅好(畅好是,畅好道。真是,真正;正好,甚好)
(3) 尽情;痛快 。如:畅抒(尽情地抒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2) 同本义
朗,明也。——《说文》
高朗令终。——《诗·大雅·既醉》
其圣能光远宣朗。——《国语·楚语下》
新而不朗。——《淮南子·原道》
朗月垂光。——嵇康《琴赋》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潜《桃花源记》
天朗气清。——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朗白(明亮发白);朗朗(光明亮洁的样子;声音清脆嘹亮);朗鉴(明鉴);朗亮(雪亮);朗明(明亮);朗净(明净);朗烈(明亮);朗朗烈烈(大大方方;理直气壮)
(4) 声音清晰响亮
朗咏清川飞夜霜。——李白《劳劳亭歌》
(5) 又如:朗言(响亮的话;说大话;任意胡说);朗然(形容声音响亮);朗吟(高声的吟诵);朗弹(大声弹奏);朗畅(谓声音响亮流畅)
(6) 明察
公达潜朗。——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7) 又
公瑾英达朗心独见。
(8) 又如:朗心(明察之心;光明之心);朗照(明察,明鉴);朗抱(旷达的胸襟);朗畅(明白畅达);朗朗彻(明白透彻);朗练(明白凝炼)
(9) 高洁 。如:朗目清眉(眉清目秀);朗秀(清秀);朗夷(高洁坦荡);朗烈(高洁刚烈)
(10) 清早 。如:朗旦(清晨)
(11) 清澈 。如:朗清(清澈,清明)
(12) 爽朗 。如:朗爽(爽朗;明朗);朗畅(爽朗舒展);朗迈(爽朗超脱)
(13) 颖悟 。如:朗拨(颖悟超群);朗赡(颖悟赡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ong3 long5 [梅县腔] long5 [陆丰腔] long6 [客英字典] long3 [台湾四县腔] long3 long5 [客语拼音字汇] long3 long4 [宝安腔] lo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朗 | 盧黨 | 來 | 唐開 | 上聲 | 養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lɑŋ | langx/la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