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稿

huà gǎo [ hua gao]
繁体 畫稿
注音 ㄏㄨㄚˋ ㄍㄠ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画稿 huàgǎo

(1) 专职或负责人员签定文稿以示同意

approve a document by signing

词语解释

  1. 亦作“ 画藳 ”。旧时主管官员在公文稿上签字,表示认可。

    清 龚自珍 《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又颁堂諭一通,不在内廷行走之尚书侍郎,日日入署,无须在宫门画稿。”《负曝闲谈》第二五回:“回到宅里,门生故旧已经挤满在书房里了, 华尚书 一一接见。便是部里的司官,赶来画稿。”

  2. 图画的底稿或稿本。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粉本》:“古人画藁谓之粉本,前辈多寳蓄之,盖其草草不经意处有自然之玅。”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许多年来, 凯绥·珂勒惠支 ……作了大量的画稿,速写。” 巴金 《三次画像》:“从去年四月七日起,他带着画稿到我家里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画藳”。

⒉ 旧时主管官员在公文稿上签字,表示认可。

清龚自珍《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又颁堂諭一通,不在内廷行走之尚书侍郎,日日入署,无须在宫门画稿。”
《负曝闲谈》第二五回:“回到宅里,门生故旧已经挤满在书房里了, 华尚书一一接见。便是部里的司官,赶来画稿。”

⒊ 图画的底稿或稿本。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粉本》:“古人画藁谓之粉本,前辈多寳蓄之,盖其草草不经意处有自然之玅。”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死》:“许多年来, 凯绥·珂勒惠支 ……作了大量的画稿,速写。”
巴金《三次画像》:“从去年四月七日起,他带着画稿到我家里来。”

画稿的国语词典

图画的底稿或稿本。

如:「他定期把画稿送往杂志社印刷发表。」

画稿的网络释义

画稿

  • 画稿(Art),是由艺术家手绘、照相机拍摄或其他方式做出的原稿,通常用于准备供印刷用的活件。在版式中,Art指的是除文字外的所有版面元素。
  • 画稿造句

    这些画稿中有两张分别是七个小矮人中的害羞鬼和万事通,另外还有一张是没签名的匹诺曹。
    暂时还没想出什么头绪,云柳眼看着自己画了一半的画稿,干脆停笔准备吃饭。
    到了六岁,他已画了几百张纸的画稿。
    我从没有抛弃过自己的画稿,这不知堆积着我多少心血的画稿,如今尽付东流了。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完善,修改自己画稿。
    本文提出运用光栅图像矢量化的方法辅助矢量刺绣画稿的快速设计。
    近半个月来,杜若中规中矩地在城里上班,文协的工作倒也轻松,看看文件、改改画稿、写写材料,然后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悠闲过了半天。
    曩日,予赴温州乐清写生,得画稿数十帧。
    那些画稿,姜先生一一过目,看得仔细,从整体布局、立意结构到起笔落笔,甚至对钤印位置、大小所涉瑕疵也直言不讳。
    他深爱他的画稿,觉得不让人欣赏太过可惜。
    不不不不黑白线条图案草稿有手工画稿和电脑绘稿。
    以下图片均为实物原作拍摄,所有画稿均可下订单。
    制作上,从画稿、雕刻、制色到印刷、装裱,朱仙镇木版年画约需要二十几道工序,采用木版与镂版结合,水印套色,先印墨线,而后印色。
    后来,他终于成为了有名的艺术家,那一尺尺堆高的画稿,变成了一打打花花绿绿的钞票,她帮他经营帮他管理帮他消费。
    江湖气和市井气是负贩陈陈相因的旧画稿,无格无韵,是江湖上的低级画派。
    依据中国古代画工作壁画必要画粉本样稿的惯例来看,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大批绢本画稿,当是用作壁画创作的底本。
    以绣花专家知识库为基础的自动填针及规则库可使任何画稿都能用针迹自动完美地完成。
    庙画手稿俗称粉本,是画工作庙宇壁画的底本或作课徒画稿,均为黑白画稿。
    我希望你也喜欢画画,如果你是,你也应该告诉我相关的一切,也许可以上传一些你的画稿,让大家知道。
    我对他的数十幅写生风景油画作品感触颇为良多,这些画稿生动地记录了他的足迹、他的感受。

    汉字详情

    huà [hua]
    部首: 521
    笔画: 8
    五笔: GL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UW
    四角: 10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 ),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2) 同本义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3)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4) 绘画;作画

    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5)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6)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7) 签署;签押 。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8)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9) 比画 。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10) 截止;停止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 扬雄《法言》。 李轫注:“画,止。”

    (11) 谋划;策划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12)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13) 通“化”。教化 。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14) 横划过去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成品画

    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2)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3) 计策;计谋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4)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如:“人”字有两画

    (5) 书法的横笔 。如:他姓王,三画王

    (6) 皱纹;纹缕 。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英文翻译

    a painting, picture, drawing; to draw

    方言集汇

    ◎ 粤语:waa2 waak6
    ◎ 潮州话:锅7 锅8 ,uê7(uē) uêh8(uêh)

    宋本广韵

    gǎo [gao]
    部首: 505
    笔画: 15
    五笔: TYMK
    五行:
    吉凶:
    仓颉: HDYRB
    四角: 209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高声。本义:禾秆)

    (2) 禾秆,谷类植物的茎杆。也作“稾”

    稾,秆也。——《说文》

    民惊走持稾。——《汉书·五行志》

    又出稾税。——《书·禹贡传》

    茭稾。——《汉书·赵安国传》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稾稾为禽兽食。——《史记·萧相国世家》

    (皋涂之山)有草焉,其状如稾茇,其叶如葵而赤黄,名曰无条,可以毒鼠。——《山海经·西山经》

    (3) 又如:稿本(香草名。一年生,根可入药);稿茇(香草名。即稾本);稿稾(指点燃后供照明用的草、麻);稿荐(用稻草编成的垫褥);稿苗(枯槁的禾苗);稿人(稻草人)

    (4) 诗文、图画等草底。亦指写成的文章、著作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 屈原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屈原不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文稿(文章、公文的草稿);稿副(底稿);稿案(公文案牍;亦作“文案师爷”。为主官管理文秘事务的慕僚);稿书(草稿、初稿)

    (6) 箭杆

    特箭稾而茎立兮,独聆风于极危。——汉· 马融《长笛赋》

    (7) 又如:稿草(草稿。初写出的文稿);稿定(撰定文稿)

    形容词

    (8) 通“槁”。干枯

    弃其本者,荣其稿矣。——《说苑·建本》

    (9) 又如:稿芼(枯干的草茎)

    (10) 指已刊行,但作者仍以为未周备,有待修订整理的书籍 。如:中国史稿;稿定(指著作已经完成定案,即可付印)

    (11) 样子;模样

    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和当儿国公爷一个稿子。——《红楼梦》

    动词

    (1) 叙说;论辈分。用同“搞”

    该咱老爷儿们稿一稿咧!我且问你:你们认得不认得?——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2) 通“犒”( kào)。以酒肉等饮食慰劳

    稿人奄八人,女稿每奄二人。——《周礼·地官·叙官》

    英文翻译

    draft, manuscript, rough copy

    方言集汇

    ◎ 粤语:go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o3 gau3 [客英字典] gau3 go3 [海陆丰腔] go3 gau3 [梅县腔] gau3 [宝安腔] gau3 [东莞腔] gau3 [客语拼音字汇] gau3 go3
    ◎ 潮州话:g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老上聲開口一等kɑukaux/k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