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

huà méi [hua mei]
繁体 畫眉
注音 ㄏㄨㄚˋ ㄇㄟ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画眉 huàméi

(1) 画眉亚科的一种鸟( Garrulax canorus ),鸣声婉转动听,是著名的笼禽,产地陕、甘以南的中国南部和东部。因有色眼圈而得此名

hua-mei,a kind of thrush

(2) 以黛描绘眉毛

paint the eyebrows

词语解释

  1. 以黛描饰眉毛。

    《汉书·张敞传》:“ 敞 无威仪……又为妇画眉, 长安 中传 张京兆 眉憮。有司以奏 敞 。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於画眉者。’” 唐 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诗:“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后以“画眉”喻夫妻感情融洽。 南朝 梁 刘孝威 《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新妆莫点黛,余还自画眉。” 唐 岑参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仙郎看陇月,犹忆画眉时。”《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你我向来相怜相爱,相敬如宾,就説闺房之中甚于画眉,也要有个分寸,怎生这等的乱谈起来?”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闺房之乐,从前艳称画眉。。其实那有点儿腻,我想没有多大意味。”

  2. 描饰过的眉毛。

    唐 韩琮 《晚春江晴寄友人》诗:“晚日低霞綺,晴山远画眉。”

  3. 鸟名。眼圈白色,向后延伸呈蛾眉状。故名。鸣声婉转悦耳。

    宋 范成大 《山径》诗:“行到竹深啼鸟闹,鵓鳩老怨画眉娇。”《红楼梦》第二五回:“﹝ 黛玉 ﹞信步便往 怡红院 来,只见几个丫头舀水,都在游廊上看画眉洗澡呢。” 端木蕻良 《雕鹗堡》:“连鸟儿的声音也都是湿润的,画眉叫得更柔媚了。”

引证解释

⒈ 以黛描饰眉毛。

《汉书·张敞传》:“敞无威仪……又为妇画眉, 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憮。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於画眉者。’”
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诗:“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后以“画眉”喻夫妻感情融洽。 南朝梁刘孝威《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新妆莫点黛,余还自画眉。”
唐岑参《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仙郎看陇月,犹忆画眉时。”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你我向来相怜相爱,相敬如宾,就説闺房之中甚于画眉,也要有个分寸,怎生这等的乱谈起来?”
叶圣陶《倪焕之》十七:“闺房之乐,从前艳称画眉。。其实那有点儿腻,我想没有多大意味。”

⒉ 描饰过的眉毛。

唐韩琮《晚春江晴寄友人》诗:“晚日低霞綺,晴山远画眉。”

⒊ 鸟名。眼圈白色,向后延伸呈蛾眉状。故名。鸣声婉转悦耳。

宋范成大《山径》诗:“行到竹深啼鸟闹,鵓鳩老怨画眉娇。”
《红楼梦》第二五回:“﹝黛玉﹞信步便往怡红院来,只见几个丫头舀水,都在游廊上看画眉洗澡呢。”
端木蕻良《雕鹗堡》:“连鸟儿的声音也都是湿润的,画眉叫得更柔媚了。”

画眉的国语词典

以眉笔修饰眉毛。

画眉造句

一对画眉在车路旁的山坡上觅食,旁若无人。
张敞画眉的字面意思是张敞替妻子画眉毛。
画眉宛如温柔的姑娘,躲在绿叶中娓娓细语。
张敞画眉中的张敞,是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他们夫妻关系之好可称得上是张敞画眉,相敬如宾。
小画眉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
吩咐林中解语莺,辩才虽好且休鸣,画眉阿姊垂杨畔,我要听他唱一声。仓央嘉措。
听见爸爸终于同意他上学了,来喜把柳叶往嘴里一含,学几声黄莺叫,又学几声画眉声,拎着崭新的书包飞跑起来。
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带来了生活的欢乐和幸福。杜鹃隐藏在芒果树的枝头,用它那圆润、甜蜜、动人心弦的鸣啭来唤醒人们的希望。成群的画眉象迎亲队似的蹲在玛胡树的枝头。楝树、花梨树和醋栗树都仿佛被自身的芬芳熏醉了。何利走到芒果园里,看见芒果花开得象满天繁星一样。
捕猎画眉、獬鸫和红翼鸫等鸟类并不违法,但使用灌胶陷阱的方法是违法的,立法者试图引入免责条款。
喜鹊与乌鸦恋爱了,喜鹊说:家人不同意我们在一起,说你声音不好听,不如画眉。乌鸦说:我和画眉只是所学的专业不同罢了,他是学通俗的,我是学美声的!
早上,廊内挂着不少店主养的观赏鸟,有画眉、鹩哥、鹦鹉等,我们路过,他们都会煞有介事地说着“您好!”不失为一景。
青鸾彩凤画眉儿,绝世仙姝、却只将心萦系在那颗顽石身上。
画眉鸟体态矫健敏捷、弹跳力极强,“画眉擂台”观赏性十足,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当时沈秀提了画眉径到柳林里来,不意来得迟了些,众拖画眉的俱已散了,净荡荡,黑阴阴,没一个人往来。
??黛螺绘画或画眉所使用的青黑色颜料,代指女子眉妩。
来自云南的一位“斗士”又上场了,双龙夺珠、打侧腿、打箍头……这只画眉鸟生猛,一上场便使劲各种招式,让对方措手不及,开始的胜者,沦为败将。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纳兰容若。
枝头的画眉鸟拍拍翅膀挺挺胸铺,像个大歌唱家似的亮起了歌喉。

汉字详情

huà [hua]
部首: 521
笔画: 8
五笔: GL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UW
四角: 10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 ),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2) 同本义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3)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4) 绘画;作画

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5)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6)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7) 签署;签押 。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8)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9) 比画 。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10) 截止;停止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 扬雄《法言》。 李轫注:“画,止。”

(11) 谋划;策划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12)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13) 通“化”。教化 。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14) 横划过去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成品画

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2)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3) 计策;计谋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4)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如:“人”字有两画

(5) 书法的横笔 。如:他姓王,三画王

(6) 皱纹;纹缕 。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英文翻译

a painting, picture, drawing; to draw

方言集汇

◎ 粤语:waa2 waak6
◎ 潮州话:锅7 锅8 ,uê7(uē) uêh8(uêh)

宋本广韵

méi [mei]
部首: 512
笔画: 9
五笔: NH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HBU
四角: 7726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2)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眉,目上毛也。——《说文》

螓首蛾眉。——《诗·卫风·硕人》

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遗悲怀》

(3) 又如:眉心(双眉之间);眉间广尺(两眉间隔宽有一尺,表示人的相貌奇特);眉泉(眉头);眉寸(双眉之间);眉下添眉(比喻重复、多余);眉弓(额下长眉毛处突出如弓形的部位);眉尖(双眉附近处);眉柳(细长如柳叶的眉);眉脚(眉梢)

(4) 书页上端的空白 。又泛称上端。如:书眉;眉批

(5) 借指美女

眉,媚也,有妩媚也。——《释名》

下眉近戚。——《仲定碑》

(6) 又如:眉清目秀,眉目如画(形容容貌俊美清秀,借指美女)

(7) 古州名 。故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形容词

(1) 形容隆起 。如:眉瑑(古代圭、璋等玉制礼器上下两头都有孔,孔与孔之间有沟,沟缘高出部分叫眉瑑)

(2) 老

眉,老也。——《方言一》

以介眉寿。——《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眉寿(长寿);眉耇(高寿,长寿)

量词

多用于称新月。如:一眉新月;眉月(指新月)

英文翻译

eyebrows; upper margin of book

方言集汇

◎ 粤语:mei4
◎ 客家话:[陆丰腔] mi3 [客英字典] mi2 [海陆丰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台湾四县腔] mi2 [梅县腔] mi2 [沙头角腔] mi2 [东莞腔] mi2 [宝安腔] mi2
◎ 潮州话:bh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悲脂B開平聲開口三等脂Bmimi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