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画图
(1) 图画(多用于比喻)
词语解释
绘图。
《庄子·田子方》:“ 宋 元君 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唐 高适 《塞下曲》:“画图 麒麟阁 ,入朝 明光宫 。”《旧唐书·萧倣传》:“ 滑 临 黄河 ,频年水潦,河流泛溢,坏西北隄。 倣 奏移 河 四里,两月毕功,画图以进。”
图画。
《晋书·刘牢之传》:“ 玄 大喜,与 敬宣 置酒宴集,阴谋诛之,陈法书画图与 敬宣 共观,以安悦其志。”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二:“九天开出一 成都 ,万户千门入画图。”《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时 玉英 已是十龄,长得婉丽飘逸,如画图中人物。” 毛泽东 《介绍一个合作社》:“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比喻美丽的自然景色。
唐 元稹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宋 司马光 《晚景亭》诗:“神游灵境健,身入画图迷。” 元 谢应芳 《倪元镇过娄江寓舍因偕智愚隐游姜公墩》诗:“三江五湖上,羣峰开画图。”
图像;画成的人像。
唐 薛媛 《写真寄夫》诗:“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锦貂裘生改尽 汉 宫妆,我则索看 昭君 画图模样,旧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近人 陈楚南 《题背面美人图》云:‘美人背倚玉阑干,惆悵花容一见难。几度唤他他不转,痴心欲掉画图看。’” 郭沫若 《瓶》诗之一:“世间上有没有能够图梦的艺人,能够为我呀图个画图,使她再生?”
指图样。
元 张昱 《辇下曲》:“为造龙舟载 天姆 ,院家催造画图来。”
引证解释
⒈ 绘图。
引《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唐高适《塞下曲》:“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旧唐书·萧倣传》:“滑临黄河,频年水潦,河流泛溢,坏西北隄。 倣奏移河四里,两月毕功,画图以进。”
⒉ 图画。
引《晋书·刘牢之传》:“玄大喜,与敬宣置酒宴集,阴谋诛之,陈法书画图与敬宣共观,以安悦其志。”
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时玉英已是十龄,长得婉丽飘逸,如画图中人物。”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⒊ 比喻美丽的自然景色。
引唐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宋司马光《晚景亭》诗:“神游灵境健,身入画图迷。”
元谢应芳《倪元镇过娄江寓舍因偕智愚隐游姜公墩》诗:“三江五湖上,羣峰开画图。”
⒋ 图像;画成的人像。
引唐薛媛《写真寄夫》诗:“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锦貂裘生改尽汉宫妆,我则索看昭君画图模样,旧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长。”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近人陈楚南《题背面美人图》云:‘美人背倚玉阑干,惆悵花容一见难。几度唤他他不转,痴心欲掉画图看。’”
郭沫若《瓶》诗之一:“世间上有没有能够图梦的艺人,能够为我呀图个画图,使她再生?”
⒌ 指图样。
引元张昱《辇下曲》:“为造龙舟载天姆,院家催造画图来。”
画图的国语词典
绘画各种图形。
画图的网络释义
画图 (词语)
近义词
画图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
),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2) 同本义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3)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4) 绘画;作画
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5)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6)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7) 签署;签押 。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8)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9) 比画 。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10) 截止;停止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 扬雄《法言》。 李轫注:“画,止。”
(11) 谋划;策划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12)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13) 通“化”。教化 。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14) 横划过去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成品画
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2)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3) 计策;计谋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4)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如:“人”字有两画
(5) 书法的横笔 。如:他姓王,三画王
(6) 皱纹;纹缕 。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锅7 锅8 ,uê7(uē) uêh8(uêh)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囗,从啚。囗(
),表示范围。啚( ),“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2) 同本义
图,画计难也。——《说文》
是究是图。——《诗·小雅·常棣》。传:“谋也。”
君与臣图事。——《仪礼·聘礼》
君不图与。——《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而天下可图也。——《战国策·秦策》
(3) 又如:试图(打算);图计(谋划)
(4) 图谋;谋取
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韩愈《原毁》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与图大事。——《资治通鉴》
图报复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以图将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图王(图谋王业);图功(图谋建立功业);图回(图谋运转);图全(图谋保全自身);图利(图谋私利);图私利;图一时之痛快;图名;图害(谋害);图饱私囊;图吞公款
(6) 筹划;设法对付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7) 又如:图治(想办法把国家治好)
(8) 绘画
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角。——《汉书·苏武传》
(9) 又如:图形(画出人的相貌);图工(善于绘画的人);图画(描绘人或物的形像)
(10) 摹拟
命铸铜以图其像。——《水经注》
(11) 预料,料想到。多用于否定
子在 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不图子自归。——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名词
(1) 所画的图画
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史记·留侯世家》
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汉书·苏武传》
(2) 又如:看图识字;图载(以图像表达);图障(绘有图画的屏风);图卷;图法(图录和法典);图轴(画轴;画卷);略图(简单的图画);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图说(兼附图画以助解说的著作)
(3) 地图
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系辞上》
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山水之图。——蔡元培《图画》
(4) 又如:图本(图样);图志(附有地图的地方志);图牒(图籍表册);图书(图籍;书籍);图式;图例;图板;图忏(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图纬(图忏和纬书)
(5) 版图。有所有权与管辖权的领土,行使主权的领土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唐· 杜甫《秦州杂诗》
(6) 意图;意愿
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
(7) 塔,即“浮图”的简称
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水经注》
(8) 明清时地方区划名
改乡为都,改里为图。——顾炎武《日知录》引《萧山县志》
(9) 书籍 。如:图典(图书和经典);图史(图书和史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ou5(tôu) tu5(th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