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人

huà rén [ hua ren]
繁体 畫人
注音 ㄏㄨㄚˋ ㄖㄣˊ

词语释义

画人 huàrén

(1) 即画家

画人伙颐。——蔡元培《图画》
painter;artist

词语解释

  1. 犹画师。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曼殊院东廊, 大历 中,画人 陈子昂 画廷下象马人物,一时之妙也。” 前蜀 韦庄 《金陵图》诗:“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题<漫游随录图记>残本》:“图中异域风景,皆出画人臆造,与实际相去远甚,不可信也。”

  2. 指缺乏艺术性的画匠。

    元 汤垕 《古今画鉴·宋画》:“ 高克明 山水虽工,不免画人之习,无深厚高古之气。”

  3. 画中的人物。

    《汉书·杨恽传》:“ 惲 上观西阁上画人,指 桀 紂 画谓 乐昌侯 王武 曰:‘天子过此,一二问其过,可以得师矣。’”

  4. 绘画人像。

    《晋书·文苑传·顾恺之》:“ 愷之 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

引证解释

⒈ 犹画师。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曼殊院东廊, 大历中,画人陈子昂画廷下象马人物,一时之妙也。”
前蜀韦庄《金陵图》诗:“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题<漫游随录图记>残本》:“图中异域风景,皆出画人臆造,与实际相去远甚,不可信也。”

⒉ 指缺乏艺术性的画匠。

元汤垕《古今画鉴·宋画》:“高克明山水虽工,不免画人之习,无深厚高古之气。”

⒊ 画中的人物。

《汉书·杨恽传》:“惲上观西阁上画人,指桀紂画谓乐昌侯王武曰:‘天子过此,一二问其过,可以得师矣。’”

⒋ 绘画人像。

《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愷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

画人的网络释义

画人

  • 画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画师。
  • 画人造句

    古人说,“画鬼易,画人难”,这话确实有道理。
    而这一切又是在情节的推进中实现的,不是在语言的思辨中实现的,“画鬼容易画人难”,这就更加难能可贵。
    李苦禅曾经说过,“做人要老实,作画不可老实,要想人非想,画人所未敢画”,宋滌所做的努力不就是对苦禅先生理论的践行吗?西湖龙井是宋滌的最爱。
    一笑负尽千山雪长留仙山似画人。
    十九世纪画画人群开始发生一个大的变化,照我们这的说法,就变成单干户。
    绘画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无论是漫画、水粉画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是漫画人物,是我一直以来酷爱的。
    在原始时代,人们认为某些自然对象或动画人有自己的民族遗产与血液有关。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画鬼容易画人难”。
    善画人物、仕女,尤工肖像,多作白描,用兰叶描写衣纹,两颧微用脂赭晕染,娟媚古雅。
    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
    我们好比画中人,只有自己是快乐的,赏画人才会快乐。
    譬如,王琦运用绘像方法绘一般瓷器之人物头面,仿黄慎写意技法表现衣纹,所画人物不绘布景,突出形态表情,别有趣味。
    胶粘将不会支持动画人物跳舞,或玩“绿袖子”。
    但这也没什么:榎本失败之前,他曾说过要在飞行中穿成动画人物的样子,还要在太空中组装一个玩具机器人。
    里奇小姐擅长人物素描她很聪明,画人物维妙维肖。
    长幼妍媸,人世百态,在这一刻宣泄得淋漓尽致,仿佛成为了一张刻画人性的名家钜作。
    暮海仁不禁又望了望那王妃的画像,见画中人神情举止自若,栩栩如生,不禁又问“这幅画画得真好,似乎用的是人类油画的技巧,不知谁是作画人?”。
    包括著名的动画人物和实验方案的详细信息。
    都市计画人员正致力于解决有车阶级增加,而空间却不敷使用的问题。
    小时候跟着妈妈去买花鸟字画,卖画人说:“我卖的是手艺,这画纸是白送你们的。”我说:“太好了,叔叔,给我拿十张画纸。”。

    汉字详情

    huà [hua]
    部首: 521
    笔画: 8
    五笔: GL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UW
    四角: 10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 ),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2) 同本义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3)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4) 绘画;作画

    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5)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6)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7) 签署;签押 。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8)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9) 比画 。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10) 截止;停止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 扬雄《法言》。 李轫注:“画,止。”

    (11) 谋划;策划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12)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13) 通“化”。教化 。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14) 横划过去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成品画

    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2)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3) 计策;计谋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4)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如:“人”字有两画

    (5) 书法的横笔 。如:他姓王,三画王

    (6) 皱纹;纹缕 。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英文翻译

    a painting, picture, drawing; to draw

    方言集汇

    ◎ 粤语:waa2 waak6
    ◎ 潮州话:锅7 锅8 ,uê7(uē) uêh8(uêh)

    宋本广韵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