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电压
(1) 以伏特为单位的电位或电位差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见〖电位差〗。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电流滞后于电压。
2、这个仪器记录每一个模型在既定时间段产生的电压。
3、通过在针状物上施加电压,一个从液体提取离子并加速他们到一个非常高的速度然后强迫它们飞离的电场就被创造出来。
4、只需记录输出电压并执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就能找到以摄氏度或华氏度为单位的温度。
5、这减少了设备的厚度和电压损耗,从而降低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探测器的材料成本。
6、这是连续改变的,因为我可以逐渐改变电压。
7、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工作方式是把电压加到显微镜探头尖端与被扫描物体这两端,然后检测电流变化。
8、但和金属不同的是,一旦切断电压,等离子便迅速地变回中性气体,因而其天线作用也就真正地“隐形”了。
9、每一条线上都有自己的电压等级颜色。
10、当科学家在探针上加一定电压时候,电子能够在它和样品表面之间跳跃,这个过程叫做量子隧穿。
11、向开关加上电压会促使带电的泡沫从金属中向上移动,这样从根本上降低了半导体的电阻和使它变成一整套的导体。
12、“应用这种设计的外腔式量子级联激光器能够非常稳定地运行,这得益于对电压和温度的弱依赖关系,”他说。
13、控制电压和由恒流电源输出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改变可能会产生漂移。
14、电子显微镜放射一束高电压在物体之上或穿过物体,物体偏转并吸收部分电子。
15、如果您使用的是一组全充的AA电池来提供电压和电流,那么它们只能支撑几个小时。
16、假设您正在监控电源供应的线路电压。
17、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你可能会说,假如仅仅有一个金属线圈的话,金属线圈内不会有电压。
18、当这种电压增加到临界水平时,银离子形成并很快分支生长穿过该有机单分子层到达那根金线,整个过程就像是一个晴天霹雳——固体除外。
19、电荷和电流,磁通量和电压,根据它们的解释关联在一起。
20、CE电路得到广泛的使用,因为它能获得高电压增益和高电流增益。
21、我的思路是通过观察每一个模型产生的电压水平来跟踪在同等条件下各个模型所收集的太阳光量。
22、当刺激电压增强,有些患者由微笑转而开始大笑。
23、如果管中的电压足够高的话,气体放电管将会发光燃烧。
24、最后,磁通量随时间改变,产生了我们叫做电压的参数。
25、现在把电压降低到原来的大小,硅条的震动减弱,但是并不会减弱到原来的频率。
26、变压器把电压转化为220千伏,然后从110千伏转化为10千伏。只有以这种方式,电力才能被配送到城市电力网。
27、通常您无需轮询没有连接传感器的插脚处的电压。
28、这种现象被称作迟滞,这意味着对于某个给定的电压,有两个对应的震动频率。
电压的国语词典
使电流沿同一方向流动的外加力量,称为「电压」。单位为伏特。
电压的网络释义
电压
电压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2) 同本义
电,阴阳激耀也。——《说文》
电,电光也。——《五经通义》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
(3) 又如:电火(闪电)
(4) 物理学名词 。电是能的一种形式,包括负电和正电两类,它们分别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也可能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通常以静电单位(如静电库仑)或电磁单位(如库仑)度量,从摩擦生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上可以观察到它的存在,在一定自然现象中(如闪电或北极光)也能观察到它,通常以电流的形式得到利用。如:正电;负电;静电;电阻
(5) 电报的简称
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急电;贺电;电底(电报的底稿);海外来电
(7) 比喻迅速 。如:电至(形容行动的迅速);电改(形容改变的迅速);电往(形容行动的迅速);电豁超生(急速用智慧让人脱离苦海);电赴(形容奔赴的迅速);电飞(比喻如电一般的飞逸);电射(形容威势强大,如闪电般射出);电扫(形容行动的迅速);电逝(形容奔走的迅速);电掣(形容行动的迅速);电迈(形容逝去的迅速);电举(形容行动的迅速)
(8) 比喻光亮 。如:电照(比喻光辉照耀如电);电天(恭维别人的客套话。意指光辉照耀,如同空中闪电)
(9) 明察,请人明察的敬辞 。如:电烛(比喻明察);电览(明察;明鉴);电闪(观看);电断(明断);电瞩(明察)
动词
电击 。如:电了我一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yā
动词
(1) (形声。从土,厌声。本义:崩坏)
(2) 同本义
压,坏也。——《说文》
侨将压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吾惧压焉。——《国语·鲁语》。注:“笮也。”
壤压之变。——欧阳修《新唐书》
(3) 又如:压溺(土崩和水淹)
(4) 从上往下增加重力,加压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又如:压肩叠背(肩靠肩背挨背,形容人群拥挤);压山探海(形容人数众多);压尺(用金属或玉石做成的压纸用的尺状文具);压枝(果实多,把树枝压低)
(6) 压抑,压制;逼迫
举杰压陛。——《楚辞·大招》
予以大国压之。——《公羊传·文公十四年》
克压帝心。——《繁阳令杨君碑》
陵压百姓。——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压倒(压服;制服);压良为贱(掠买平民子女为奴婢)
(8) 杀
且臣闻齐、 卫先君刑马压羊。——《战国策》
(9) 又如:压羊(杀羊)
(10) 逼近
楚晨压 晋军而陈。——《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1) 又如:压黑(临近天黑的时候);压山(方言,谓日将落山)
(12) 超越;胜于
声不能压当世。——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
(13) 又如:压倒元白(指诗文超过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禛);压轴戏(亦称压台戏,压轴子,指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现多指一台戏中放在最后的一出,谓其质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压住全台)
(14) 覆盖,笼罩
覆压三百余里。——杜牧《阿房宫赋》
(15) 又如:压纽(覆压在璧纽上);压覆(埋没;困顿);压蔓,压青(把绿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树叶埋在田地里做肥料)
(16) 镇住
就安排筵席,一者与夫人压惊,二者庆贺这玉梳。——《古金杂剧》
(17) 又如:压物(镇压邪魔之物);压镇(镇服);压车(谓随车保护或坚守)
(18) 同“押” 。如:压契(做抵押凭证的文契)
(19) 盖印 。如:压脚图书(压脚章);压脚章(盖在字画下角的印章)
(20) 预付 。如:压礼(事成之前预付的财礼)
(21) 下 。如:压宝
名词
(1) 压力
(2) 某物作用于其直接接触的另一物上的力。如:水压
(3) 一切对相反力的冲力;分布在地面上的一种冲力。如:血压;气压
(4) 另见
yà
(2)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