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罍

píng léi [ ping lei]
注音 ㄆ一ㄥˊ ㄌㄟˊ

词语释义

泛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

词语解释

  1. 泛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

    唐 杜甫 《回棹》诗:“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新唐书·阳惠元传》:“既行,有馈於道,惟 惠元 军瓶罍不发。” 宋 杨万里 《鲎酱》诗:“忽有瓶罍至,捲将江海来。”罍,一本作“ 罌 ”。

引证解释

⒈ 泛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罍,一本作“罌”。

唐杜甫《回棹》诗:“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
《新唐书·阳惠元传》:“既行,有馈於道,惟惠元军瓶罍不发。”
宋杨万里《鲎酱》诗:“忽有瓶罍至,捲将江海来。”

瓶罍的网络释义

瓶罍

  • 拼音:píng léi
  • 注音:ㄆㄧㄥˊ ㄌㄟˊ
  • 解释:泛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
  • 《毛诗正义·小雅·谷风之什·蓼莪》~436~
  • 卫瓶之磬矣,维罍之耻。汉·毛氏传:「瓶小而罍大。磬,尽也。」汉·郑玄笺:「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为罍耻者,刺王不使富分贫、众恤寡。」
  • 泛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 罍,一本作“ 罂 ”。
  • 唐 杜甫 《回棹》诗:“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
  • 《新唐书·阳惠元传》:“既行,有馈於道,惟 惠元 军瓶罍不发。”
  • 宋 杨万里 《鲎酱》诗:“忽有瓶罍至,卷将江海来。”
  • 汉字详情

    píng [ping]
    部首: 435
    笔画: 10
    五笔: UAG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TMVN
    四角: 814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瓦,并声。《说文》本从缶。缶( fǒu),瓦器,即陶制器皿。本义:汲水器)

    (2) 古代比缶小的容器,用以汲水,也用以盛酒食

    瓶,瓮也。(瓮,汲瓶也)。——《说文》

    缶其小者谓之瓶。——《方言》五

    羸其瓶。——《易·井》

    新盆槃瓶。——《仪礼·士丧礼》

    (3) 泛指腹大颈长的容器

    盛于盆,尊于瓶。——《礼记·礼器》

    吾一瓶一缽足矣。——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花瓶(插花用的瓶子);瓷瓶;暖瓶;两瓶牛奶;喝了一瓶酒;瓶彝(祭器);瓶落水(“不”的隐语。瓶子掉进水里,水往瓶里灌,挤出空气,发出不、不、不的声音,故称)

    (5) 量词。如:一瓶醋;两瓶墨水

    英文翻译

    jug, pitcher, vase, jar, bottle

    方言集汇

    ◎ 粤语:peng4 pi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ang2 [客英字典] pen2 piang2 [陆丰腔] piang3 [梅县腔] pin2 [台湾四县腔] pin2 pen2 piang2 [东莞腔] piang2 [海陆丰腔] pin2 pen2 piang2 [宝安腔] piang2 [客语拼音字汇] piang2 p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bengbʰieŋ
    léi [lei]
    部首: 606
    笔画: 21
    五笔: LLLM
    仓颉: WWWU
    四角: 60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酒樽,也可用来盛水。同“櫑 ”

    我姑酌彼金罍。——《诗·周南·卷耳》

    皆有罍。——《周礼·春官·司尊彝》

    山罍,夏后氏之尊也。——《礼记·明堂位》。疏:“罍,犹云雷也,画有山云之形也。

    (2) 又如:罍洗(大杯,大樽);

    英文翻译

    large earthenware wine jar

    方言集汇

    ◎ 粤语:leo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ui2 [客英字典] lui2 [台湾四县腔] lui2 [梅县腔] lu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魯回平聲合口一等luɒiluai/luoi

    瓶罍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