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香

bàn xiāng [ ban xiang]
注音 ㄅㄢˋ ㄒ一ㄤ

词语释义

佛教语。犹言一瓣香。 师承﹔敬仰。 喻崇敬的心意。

词语解释

  1. 佛教语。犹言一瓣香。

    宋 陈若水 《沁园春·寿游侍郎》词:“丹心在,尚瓣香岁岁,遥祝 尧 龄。” 清 计东 《再与宋牧仲书》:“乃於郡署旁废圃中,西向设瓣香,流涕再拜而去。”《红楼梦》第一一四回:“昨日知老太太仙逝,谨备瓣香至灵前拜奠,稍尽微忱。”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附录二《庚子送灶即事》诗:“隻鷄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参见“ 一瓣香 ”。

  2. 师承;敬仰。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一:“近来 浙中 诗人,皆瓣香 厉鶚 《樊榭山房集》。” 胡适 《西游记考证》六:“尽登其诗入《山阳耆旧集》。择其杰出者各体载一二首于此,以志瓣香之意云。”

  3. 喻崇敬的心意。

    郭沫若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诗:“五洲万国佳儿女,海角天涯献瓣香。”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犹言一瓣香。参见“一瓣香”。

宋陈若水《沁园春·寿游侍郎》词:“丹心在,尚瓣香岁岁,遥祝尧龄。”
清计东《再与宋牧仲书》:“乃於郡署旁废圃中,西向设瓣香,流涕再拜而去。”
《红楼梦》第一一四回:“昨日知老太太仙逝,谨备瓣香至灵前拜奠,稍尽微忱。”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附录二《庚子送灶即事》诗:“隻鷄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⒉ 师承;敬仰。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近来浙中诗人,皆瓣香厉鶚《樊榭山房集》。”
胡适《西游记考证》六:“尽登其诗入《山阳耆旧集》。择其杰出者各体载一二首于此,以志瓣香之意云。”

⒊ 喻崇敬的心意。

郭沫若《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诗:“五洲万国佳儿女,海角天涯献瓣香。”

瓣香的国语词典

形状像瓜瓣的香,表示祷祝敬慕之意。参见「一瓣香」条。

瓣香的网络释义

瓣香 (佛教语)

  • (1).佛教语。犹言一瓣香。
  • 宋 陈若水 《沁园春·寿游侍郎》词:“丹心在,尚瓣香岁岁,遥祝 尧 龄。”
  • 清 计东 《再与宋牧仲书》:“乃於郡署旁废圃中,西向设瓣香,流涕再拜而去。”
  • 《红楼梦》第一一四回:“昨日知老太太仙逝,谨备瓣香至灵前拜奠,稍尽微忱。”
  •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附录二《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参见“ 一瓣香 ”。
  • 汉字详情

    bàn [ban]
    部首: 504
    笔画: 19
    五笔: URCU
    五行:
    仓颉: YJHOJ
    四角: 004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瓜,辡( biǎn)声。本义:瓜类的籽)

    (2) 同本义

    瓣,瓜中实也。——《说文》

    瓠栖瓣。——《尔雅》。按,今曰瓜子仁。

    水中有甘蔗,及梅李核瓜瓣。——南朝宋· 谢惠连《祭古冢文》

    (3) 瓜果的分瓤

    朱橘香苞数瓣分。——元稹《贬江陵途中寄乐天》

    (4) 又如:橘瓣,瓜瓣

    (5) 组成花冠的各片 。如:花瓣

    (6) 植物的种子、果实或球茎可以分开的片状物

    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红楼梦》

    (7) 又如:豆瓣;蒜瓣

    (8) 物体自然地分成或破碎后分成的部分 。如:七棱八瓣;摔成几瓣

    量词

    用于花瓣、叶片或种子、果实、球茎分开的小块儿

    种柳,先于土坑中置蒜一瓣,甘草一寸,永不生虫。——《格物粗谈》

    英文翻译

    petal; segment; valves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6 fa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an6 ngiam5 pien6 [客英字典] pan5 [台湾四县腔] pan5 ngiam5 pien5 [东莞腔] pan3 [宝安腔] pan3 [梅县腔] pan5 [客语拼音字汇] ban3 fan3 pan4
    ◎ 潮州话:h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一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蒲莧山開去聲開口二等bʰænbrenh/baenn
    xiāng [xiang]
    部首: 906
    笔画: 9
    五笔: T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HDA
    四角: 2060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2) 同本义

    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

    黍稷靡馨。——《左传·僖公五年》

    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诗·大雅·生民》

    (3)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诗·周颂·载芟》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 辛弃疾《西江月》

    淅玉炊香粳。——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4) 泛指好闻的气味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陆游《梅花绝句》

    (5) 又如:香鼠(一种皮毛名贵的貂);香醪(芳香的酒);香楠(芳香的楠木)

    (6) 气味美好

    树橘柚者,食 之则甘,嗅之则香。——《雅南子·外储说左下》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香而甘也。——清· 周容《春酒堂遗书》

    香且甘者。

    (7) 又如:饭热菜香;在病中他吃喝都觉得不香

    (8) 睡得踏实 。如:她睡得正香

    (9) 受欢迎

    孰知不问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

    (10) 又如: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香亮(称心;宠爱);这首歌曲很吃香

    (11) 亲热

    咱们这么坐着亲香。——《儿女英雄传》

    (12) 又如:亲香(亲热、亲近)

    (13) 美好

    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4) 又如:香土;香玉;香轮;香雨

    名词

    (1) 草木香料,常掺以木屑做成细条,点燃用以祭祀祖先或神佛

    爇香于鼎。——《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香培玉琢(就像用香料造成、美玉雕出一样);香积行童(僧寺伙房的帮厨者)

    (3) 指香炉 。如:香坛(拜佛时放香炉烛台的桌案);香亭(放置香炉的彩亭。赛会或出殡时所用)

    (4) 指花 。如:香祖(兰的别名);香橼(香橼树的果实);香包(花苞)

    (5) 形容有关女子的事物 。如:香钩(喻旧时妇女裹过的脚);香罗(纱罗的美称);香车宝马(贵妇所乘用的车马)

    (6) 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如:香消玉殒(比喻女子死亡)

    (7) 好的名声 。如:留香百世

    (8) 旧时秘密结社的宗派称号 。如:山、堂、香、水等秘密组织

    动词

    (1) 亲,亲吻 。如:香香面孔;香香嘴

    (2) 抽;吸(鸦片烟)

    咱们去香一筒好吗?——《负曝闲谈》

    英文翻译

    fragrant, sweet smelling, incense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ong1 [客英字典] hiong1 [海陆丰腔] h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ong1 [宝安腔] hiong1 [梅县腔] hiong1 [陆丰腔] hiong1 [东莞腔] hiong1 [台湾四县腔] h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許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hiang/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