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

pú yù [ pu yu]
注音 ㄆㄨˊ ㄩ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

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韩非子·喻老》:“ 宋 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 子罕 。”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服玉者寿如玉也……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 宋 黄庭坚 《休亭赋》:“献璞玉而取刖,图封侯而得黥。” 元 杨弘道 《投蓝田县令张伯直启》:“死灰有意復然,璞玉敢期於再献。”

引证解释

⒈ 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

《韩非子·喻老》:“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
晋葛洪《抱朴子·仙药》:“服玉者寿如玉也……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
宋黄庭坚《休亭赋》:“献璞玉而取刖,图封侯而得黥。”
元杨弘道《投蓝田县令张伯直启》:“死灰有意復然,璞玉敢期於再献。”

⒉ 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宋曾巩《送丰稷》诗:“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挂尘榻空含情。”
金元好问《答潞人李唐佐赠诗》:“泥途终自拔,璞玉岂虚捐。”
清黄鷟来《喜晤郭劲草》诗:“璞玉弃为臺上坫,枯桐孰辨爨餘音。”
丁玲《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他还是一块毫未经过雕琢的璞玉,比起那些光滑的烧料玻璃珠子,不知高到什么地方去了。”

璞玉的国语词典

未经琢磨加工的玉石。比喻有潜质而未经琢磨的人。

如:「青少年有如璞玉,待经琢磨可成大器。」

璞玉的网络释义

璞玉 (汉语词汇)

  • 璞,古人是说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韩非子·和氏》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这是指蕴玉之石。也可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王逸竹的《梦中梦》里尚有璞玉之角,以玉美之,确有深意。
  • 璞玉造句

    她纯洁朴实,犹如璞玉浑金一样。
    只要是所有人都很有兴趣追求的东西,我就没兴趣。相反那种未经挖掘的璞玉,从发掘,打造到炒作,要怎麼样全凭我个人的本事。
    如果说城市里的人们的心,已经是千凿百琢的钻石,给人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仰望,那家乡乡亲们的心就是未经雕琢的璞玉,蕴含着美好和善良,贴近了他们,你会感到那种虽不炽热,但却暖心的温和。
    他是爱你的!女人都喜欢听甜蜜的话,只是来确定爱人是否在乎自己。我觉得他不会太大的改变。这样的男人就像一块璞玉,很美。玫瑰虽然让人动心,但是面包更实惠。
    你发现我这璞玉,而我提高了你的品位。
    所谓浑金璞玉,加以雕琢,日后必绽放异彩。
    欢迎广大书友进入浑金璞玉全文阅读。
    一位在海珠板块奔走多年的资深楼市记者说,金碧都市广场犹如一块珠联璧合的璞玉,其热销是情理之中的。
    已迷失在你的世界,一遇见你思绪混乱;牵着你手永不分散,未来的路一同实现;风风雨雨同舟共济,不离不弃一生相依。我会爱你如璞玉,把你呵护在心间!
    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璞玉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璞玉并请玉工剖开它。
    山村的姑娘多给人一种璞玉浑金的感觉。
    原来,自己喜欢她。但为什么万千人中,独独喜欢上了凤九,他虑了半晌,归结于自己眼光好。因为自己眼光好,本能地发现了她这块璞玉,他想要喜欢她,自然就喜欢上了她。喜欢这种事情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唐七公子。
    不得不说,诺斯,你这个混蛋真的发现了一块浑金璞玉!这小子真是个不错的家伙。
    经历了六重混合天劫的洗礼,你现在就像一块浑金璞玉一样,只要稍经雕琢,必能成大器。
    以辰寒的见识能看得出来,这个名叫小旎的女孩,绝对是一块兵法谋略和领导天下的浑金璞玉。
    即便天才一如浑金璞玉,其中有时也不无杂质。
    ,但这么一块浑金璞玉你总得试着雕琢一下吧?不能下放到什么分会里去埋没啊……
    莫管浑金璞玉石,充耳不闻任君嗤,只待雕琢成器时,我自惹风华耀世!
    母爱,如同一块未经雕琢过的璞玉,一旦雕琢,将成为令人惊叹的无价之宝,我在母爱中,深切的感到:母爱无痕。
    人事的艰难与琢磨,就是一种考验一瑰璞玉要粗石来磨,才会发出燿眼的光芒。

    汉字详情

    [pu]
    部首: 436
    笔画: 16
    五笔: GOGY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GTCO
    四角: 1218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菐( )声。本义: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

    (2) 同本义 。如:璞玉(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

    (3) 含玉的矿石 。如:璞石(蕴藏有玉的石头)

    (4) 天真,淳朴

    夫质者朴也,有崇尚太璞之意。——郑观应《盛世危言》

    英文翻译

    unpolished gem, uncarved gem

    方言集汇

    ◎ 粤语:po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k7 pok7 [客英字典] pok7 [台湾四县腔] puk7 pok7 [梅县腔] puk8 [宝安腔] pok7 [客语拼音字汇] pog5 p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匹角入聲開口二等phruk/pheokpʰɔk
    [yu]
    部首: 527
    笔画: 5
    五笔: G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I
    四角: 1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形容词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英文翻译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uk8 [陆丰腔] gniuk8 [东莞腔] ngiuk8 [海陆丰腔] ngiuk8 [梅县腔] niuk8 [沙头角腔] niuk8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6 [台湾四县腔] ngiuk8 [宝安腔] ngi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欲入聲開口三等ŋĭwokngyuk/ngi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