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佩

yú pèi [ yu pei]
繁体 瑜珮
注音 ㄩˊ ㄆㄟˋ

词语释义

玉佩。亦借指戴玉佩的人。

词语解释

  1. 玉珮。亦借指戴玉珮的人。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瑜珮升青殿,穠华降紫微。”

引证解释

⒈ 玉珮。亦借指戴玉珮的人。

唐裴守真《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瑜珮升青殿,穠华降紫微。”

瑜佩的网络释义

瑜佩

  • 瑜佩,拼音是yú pèi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玉佩。
  • 汉字详情

    [yu]
    部首: 436
    笔画: 13
    五笔: GWG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GOMN
    四角: 181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俞声。本义:美玉)

    (2) 同本义

    瑾瑜,美玉也。——《说文》

    世子佩瑜玉。——《礼记·玉藻》

    无所用之,碧瑜粪土也。——《淮南子·缪称》

    (3) 又如:瑜玉(美玉);瑜珉(瑜,美玉;珉,似玉之石。比喻真伪、优劣);瑜珥(女子耳上的装饰品);瑜佩(玉佩。亦借指戴玉佩的人)

    (4) 玉的光彩。比喻优点。亦形容美好

    象载瑜。——《汉书·礼乐志》。注:“美貌也。”

    (5) 又如:瑜百瑕一(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瑜瑕(比喻优劣好坏);瑜璟(玉的光采)

    (6) ∶瑜伽

    英文翻译

    flawless gem or jewel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海陆丰腔] ri2 [宝安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朱平聲合口三等jyo/jujĭu
    pèi [pe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M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HNB
    四角: 272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人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2) 同本义

    佩,大带佩也。——《说文》

    青青子佩。——《诗·郑风·子衿》

    共王之服玉佩玉。——《周礼·王府》。注:“王之所带者。”

    遗余佩兮澧浦。——《楚辞·湘君》

    (3) 又如:佩玖(作佩饰用的浅黑色美石);佩玦(有缺口的环形佩玉);佩珂(用黄黑色玉石制成的佩饰);佩衽(佩玉和衣襟)

    (4) 姓

    动词

    (1) 佩带,把徽章、符号、手枪等戴在或挂在胸前、臂上、肩上或腰间

    佩之金玦。——《左传·闵公二年》

    古代君子,必佩玉。——《礼记·玉藻》

    佩其象揥。——《诗·魏风·葛屦》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佩章(古代官员佩带的印章);佩巾(古代女子外出时系于腰左的拭巾);佩玉(古代系于衣带用作装饰的玉)

    (3) 钦佩,敬仰

    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4) 携带,随身拿着

    农夫佩其耒耜,工匠佩其斧斤。——《白虎通·衣裳》

    杻阳之山,有兽名鹿蜀,佩之宜子孙。——《山海经·南山经》。注:“谓带其皮毛。”

    (5) 又如:佩仰(钦佩和信仰);佩慰(钦佩欣慰);佩德勿谖(受到的恩情,永远不会忘记)

    英文翻译

    belt ornament, pendant; wear at waist, tie to the belt; respect

    方言集汇

    ◎ 粤语:pui3
    ◎ 客家话:[宝安腔] pui5 [梅县腔] bi5 [台湾四县腔] pi5 pui5 [客英字典] pui5 [东莞腔] pui5 [客语拼音字汇] pi4 pui4 [海陆丰腔] poi5 pui5 [沙头角腔] p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蒲昧去聲合口一等bʰuɒibuaih/bu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