瑚簋

hú guǐ [ hu gui]
注音 ㄏㄨˊ ㄍㄨㄟˇ

词语释义

1.古代盛黍稷的祭器。 2.用以喻人有立朝执政的才能。

词语解释

  1. 宗庙盛黍稷的礼器。

    殷 曰瑚, 周 曰簋。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蚕茧之丝耳。”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故庙堂有枯杨之瑚簋,穷谷多不伐之梓豫也。”

  2. 比喻治国安邦之才。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器非瑚簋,必进鋭而退速;量拟 伊 吕 ,虽发晚而到早。”

引证解释

⒈ 宗庙盛黍稷的礼器。 殷曰瑚, 周曰簋。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蚕茧之丝耳。”
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故庙堂有枯杨之瑚簋,穷谷多不伐之梓豫也。”

⒉ 比喻治国安邦之才。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器非瑚簋,必进鋭而退速;量拟伊吕,虽发晚而到早。”

瑚簋的网络释义

瑚簋

  • 瑚簋,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hú guǐ,意思是宗庙盛黍稷的礼器。
  • 汉字详情

    [hu]
    部首: 436
    笔画: 13
    五笔: GDEG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GJRB
    四角: 17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胡声。从玉,表示质美似玉。本义:珊瑚)

    (2) 同本义

    瑚,珊瑚也。——《说文》

    (3) 古宗庙盛黍稷的礼器 。如:瑚簋(宗庙盛黍稷的礼器)

    英文翻译

    coral; person of virtue

    方言集汇

    ◎ 粤语:w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2 [客英字典] fu2 [海陆丰腔] fu2 [梅县腔] fu2 [宝安腔] fu2 [客语拼音字汇] f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吳平聲開口一等gho/huɣu
    guǐ [gui]
    部首: 510
    笔画: 17
    五笔: TVEL
    五行:
    仓颉: HAVT
    四角: 88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从皿,从皀。本义: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圆口,两耳或四耳)同本义

    簋,黍稷方器也。——《说文》

    皆云圆曰簋,谓内圆也。——《周礼·舍人》注

    二簋可用享。——《易·损》

    每食四簋。——《诗·秦风·权舆》

    宰夫设黍稷六簋。——《仪礼·公食礼》

    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

    鼎簋十有二。——《周礼·掌客》

    饭土簋。——《史记·始皇纪》

    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簠。——《韩非子·十过》

    管仲镂簋朱紘,山节藻棁,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簋廉(盛酒的瓦器);簋实(置于簋器的黍稷)

    英文翻译

    a square basket of bamboo for holding grain used at sacrifices, feast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ui3 [客英字典] kwui3 kwui3 [海陆丰腔] kui3 [宝安腔] kui1 [梅县腔] gw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洧脂B合上聲合口三等脂Bkwikyix/kw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