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酥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琼苏。酒名。
隋 薛道衡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共酌琼酥酒,同倾鸚鵡杯。” 宋 晏几道 《玉楼春》词:“琼酥酒面风吹醒,一缕斜红临晚镜。” 元 张可久 《落梅风·席上为真士陈玉林作》曲:“销金 党家 何处也,搅琼酥 惠船 明月。”参见“ 琼苏 ”。
酥酪的美称。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端的是腻胭脂红处红如血,润琼酥白处白如雪,比玉呵软且温,比花呵花更别。”
引证解释
⒈ 即琼苏。酒名。参见“琼苏”。
引隋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共酌琼酥酒,同倾鸚鵡杯。”
宋晏几道《玉楼春》词:“琼酥酒面风吹醒,一缕斜红临晚镜。”
元张可久《落梅风·席上为真士陈玉林作》曲:“销金党家何处也,搅琼酥惠船明月。”
⒉ 酥酪的美称。
引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端的是腻胭脂红处红如血,润琼酥白处白如雪,比玉呵软且温,比花呵花更别。”
琼酥的网络释义
琼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赤色玉)
(2) 同本义。泛指美玉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卫风·木瓜》
精琼靡与秋菊兮。——《汉书·扬雄传》
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 又如:琼斝(一种玉质酒器);琼窗(玉砌的窗户。比喻窗户异常华美);琼琚(美好的佩玉);琼珠(美玉所制的珍珠);琼音(玉声。比喻清脆美好的声音)
(4) 博具,相当于后来的骰子
行五道而投琼曰搏,不投琼曰塞。——成玄英《庄子注疏》
(5) 比喻雪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水浒传》
(6) 又如:琼玉(比喻霜雪);琼田(形容晶莹如玉的江湖田野);琼妃(喻雪花);琼玖(喻冰雪);琼花(喻雪花)
(7) 府名。琼州 。汉置珠崖、儋耳郡;三国吴复置珠崖郡;晋废;唐贞观五年,始置琼州;宋迁治所于今海南省琼山县南;明改置琼州府;清仍之;民国废;今设海南省
形容词
(1) 喻事物的美好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头歌》词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楚辞》
(2) 又如:琼酥金脍(指极名贵的食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kuang5(khuâng) [饶平]kêng5(khêng) [揭阳、潮阳]kuêng5(khuê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禾,从酉(
)。酥指食品,因而与禾、酉(代表酒)有关。本义:酪类。由牛羊乳制成。又称“酥油”)(2) 同本义
十万军城百万类,酥油香暖夜如烝。——唐· 薛能《影灯夜》
(3) 又如:酥团(用牛羊乳制成的酪类食品,色白光润);酥酡(古印度以乳酪作成的食品);酥酪(以牛羊乳所制成的一种食品);酥蜜(酥酪与蜂蜜)
(4) 酒
天竺国谓酒为酥。——宋· 窦平《酒谱·异域酒》
(5) 又如:酥酒(古时酒名);酥醪(奶酒)
(6) 面粉加酒、糖等制成的一种点心,松而易碎
已倾潘子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为甚酥,一种油果名)——宋· 苏轼《戏刘监食求米粉饼》
塞北送酥一盒至。——《三国演义》
(7) 又如:桃酥;芝麻酥;酥饼;酥糖(用面粉、芝麻与糖制成的食品);酥签(一种酥松的糕点)
(8) 搽脸的油脂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宋· 柳永《定风波》
形容词
(1) 松脆而易碎的 。如:酥脆;香酥鸡
(2) 肢体松软的。缺乏力量、肌肉松弛的
休道冲动那厮,这一会儿连小闲也酥倒了。——《元曲选·关汉卿·救风尘》
(3) 又如:酥懈(酸软倦怠)
(4) 具有缎子般的光泽和光滑的;光洁细腻的 。又如:酥乳(洁白柔软而滑腻的乳房);酥胸(洁白润泽的胸脯);酥融(润滑柔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u1 [客英字典] sii1 [客语拼音字汇] su1 [梅县腔] se1 [台湾四县腔] su1 [宝安腔] su1 [东莞腔] s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蘇 | 素姑 | 心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su | so/s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