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蕊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玉英,玉花。
《文选·张衡<西京赋>》:“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 李周翰 注:“琼蕊,玉英也。” 晋 陆机 《叹逝赋》:“懟琼蕊之无徵,恨朝霞之难挹。”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七:“ 崑山 採琼蕊,可以鍊精魄。”
美称白色的花。
晋 陆机 《拟涉江采芙蓉》诗:“上山采琼蕊,穷谷饶芳兰。”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十三:“山河散琼蕊,庭树下丹滋。”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五:“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鳧雏入蒋牙。” 仇兆鳌 注:“言花之白也。” 元 周巽 《水驿梅》诗:“官亭芳树倚寒江,琼蕊疎疎映琐窗。”
引证解释
⒈ 玉英,玉花。
引《文选·张衡<西京赋>》:“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
李周翰注:“琼蕊,玉英也。”
晋陆机《叹逝赋》:“懟琼蕊之无徵,恨朝霞之难挹。”
唐李白《古风》之十七:“崑山採琼蕊,可以鍊精魄。”
⒉ 美称白色的花。
引晋陆机《拟涉江采芙蓉》诗:“上山采琼蕊,穷谷饶芳兰。”
隋杨素《赠薛播州》诗之十三:“山河散琼蕊,庭树下丹滋。”
唐杜甫《夔州歌》之五:“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鳧雏入蒋牙。”
仇兆鳌注:“言花之白也。”
元周巽《水驿梅》诗:“官亭芳树倚寒江,琼蕊疎疎映琐窗。”
琼蕊的网络释义
琼蕊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赤色玉)
(2) 同本义。泛指美玉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卫风·木瓜》
精琼靡与秋菊兮。——《汉书·扬雄传》
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 又如:琼斝(一种玉质酒器);琼窗(玉砌的窗户。比喻窗户异常华美);琼琚(美好的佩玉);琼珠(美玉所制的珍珠);琼音(玉声。比喻清脆美好的声音)
(4) 博具,相当于后来的骰子
行五道而投琼曰搏,不投琼曰塞。——成玄英《庄子注疏》
(5) 比喻雪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水浒传》
(6) 又如:琼玉(比喻霜雪);琼田(形容晶莹如玉的江湖田野);琼妃(喻雪花);琼玖(喻冰雪);琼花(喻雪花)
(7) 府名。琼州 。汉置珠崖、儋耳郡;三国吴复置珠崖郡;晋废;唐贞观五年,始置琼州;宋迁治所于今海南省琼山县南;明改置琼州府;清仍之;民国废;今设海南省
形容词
(1) 喻事物的美好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头歌》词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楚辞》
(2) 又如:琼酥金脍(指极名贵的食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kuang5(khuâng) [饶平]kêng5(khêng) [揭阳、潮阳]kuêng5(khuê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惢(
)声。本义:花蕊,植物的生殖器官)(2) 同本义
蕊,聚也。——《苍颉篇》
蕊,华也。——《广雅》
贯薜荔之落蕋。——《楚辞·离骚》
(3) 又如:蕊香(花蕊的芬芳);蕊黄(古代妇女装饰面容时,以黄点额,其形似花蕊,故名蕊黄)
(4) 花苞
嫩蕊商量细细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形容词
(1) 草木果实累累貌 。如:蕊榜(录取进士的榜)
(2) 草木丛生貌
蕊,草木丛生貌。——《广韵》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ui2 lui3 [梅县腔] lui3 [海陆丰腔] lui2 lui3 [客语拼音字汇] lui1 lui3 [客英字典] lui3 lui2 [东莞腔] lui3 [宝安腔] ju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蘂 | 如累 | 日 | 支A合 | 上聲 | 紙 | 合口三等 | 支A | 止 | njyex/rvee | nʑĭw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