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英

qióng yīng [ qiong ying]
繁体 瓊英
注音 ㄑㄩㄥˊ 一ㄥ

词语释义

似玉的美石。 喻美丽的花。 喻雪花。 比喻美女。 比喻美妙的诗文。

词语解释

  1. 似玉的美石。

    《诗·齐风·著》:“尚之以琼英乎而。” 毛 传:“琼英,美石似玉者。”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楯类腾蛇,槢似琼英。” 唐 李商隐 《一片》诗:“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 清 谭嗣同 《菊花石瑶华砚铭》:“投我以琼英,以丹以黄,以莫不平。”

  2. 喻美丽的花。

    唐 柳宗元 《新植海石榴》诗:“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宋 周邦彦 《水龙吟·梨花》词:“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元 无名氏 《一枝花·惜春》曲:“春阴低画阁,梅瓣琼英落。” 明 袁华 《花游曲》:“木兰载春石湖里,手弄琼英掬秋水。”

  3. 喻雪花。

    唐 裴夷直 《和周侍御洛城雪》:“天街飞轡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虞令公早慧》:“﹝ 虞令公 ﹞赋《雪花诗》云:‘琼英与玉蕊,片片落阶墀。’”

  4. 比喻美女。

    清 李渔 《慎鸾交·弃旧》:“不向 巫山 顶上行,那知人世有琼英。”

  5. 比喻美妙的诗文。

    唐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诗:“羞将片石文,鬭此双琼英。” 宋 苏轼 《南歌子·送行甫赴馀姚》词:“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 明 海瑞 《晚霁谒张水南翰读归复简此》诗:“临风漫省瑶华遗,欲报琼英愧不如。”

引证解释

⒈ 似玉的美石。

《诗·齐风·著》:“尚之以琼英乎而。”
毛传:“琼英,美石似玉者。”
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楯类腾蛇,槢似琼英。”
唐李商隐《一片》诗:“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
清谭嗣同《菊花石瑶华砚铭》:“投我以琼英,以丹以黄,以莫不平。”

⒉ 喻美丽的花。

唐柳宗元《新植海石榴》诗:“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宋周邦彦《水龙吟·梨花》词:“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元无名氏《一枝花·惜春》曲:“春阴低画阁,梅瓣琼英落。”
明袁华《花游曲》:“木兰载春石湖里,手弄琼英掬秋水。”

⒊ 喻雪花。

唐裴夷直《和周侍御洛城雪》:“天街飞轡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金元好问《续夷坚志·虞令公早慧》:“﹝虞令公﹞赋《雪花诗》云:‘琼英与玉蕊,片片落阶墀。’”

⒋ 比喻美女。

清李渔《慎鸾交·弃旧》:“不向巫山顶上行,那知人世有琼英。”

⒌ 比喻美妙的诗文。

唐孟郊《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诗:“羞将片石文,鬭此双琼英。”
宋苏轼《南歌子·送行甫赴馀姚》词:“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
明海瑞《晚霁谒张水南翰读归复简此》诗:“临风漫省瑶华遗,欲报琼英愧不如。”

琼英的国语词典

如玉一般的美石。《诗经.齐风.著》:「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汉.毛亨.传:「琼英,美石似玉者,人君之服也。」也作「琼莹」。

琼英的网络释义

琼英 (汉语词汇)

  • 琼英,汉语词汇。
  • 拼音:qióng yīng
  • 释义:1、意思是似玉的美石。
  • 2.喻美丽的花。
  • 3.喻雪花。
  • 4.比喻美女。
  • 5.比喻美妙的诗文。
  • 琼英造句

    琼英闻得丈夫被杀死于独松关后,哀恸昏厥,亲自到独松关扶柩到张清故乡彰德府安葬。
    事实果真如此,当栾廷玉单枪匹马的去找叶清,只说了“琼英”。
    第一百回张清琼英双建功陈观宋江同奏捷。
    浦琼英离开了队友们,从南京折回上海,拿着四哥写的纸条,找到了郑易里家里。
    刘健还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侯琼英目前的状况,还因为“长期反复感冒所造成的副伤寒,导致了现在的脾寒。
    琼英心灵性巧,觉来都是记得,他便悄地拿根杆棒,拴了房门,在房中演习。
    琼英知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思报父母之仇,时刻不忘。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汉字详情

    qióng [qiong]
    部首: 436
    笔画: 12
    五笔: GY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GYRF
    四角: 101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赤色玉)

    (2) 同本义。泛指美玉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卫风·木瓜》

    精琼靡与秋菊兮。——《汉书·扬雄传》

    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 又如:琼斝(一种玉质酒器);琼窗(玉砌的窗户。比喻窗户异常华美);琼琚(美好的佩玉);琼珠(美玉所制的珍珠);琼音(玉声。比喻清脆美好的声音)

    (4) 博具,相当于后来的骰子

    行五道而投琼曰搏,不投琼曰塞。——成玄英《庄子注疏》

    (5) 比喻雪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水浒传》

    (6) 又如:琼玉(比喻霜雪);琼田(形容晶莹如玉的江湖田野);琼妃(喻雪花);琼玖(喻冰雪);琼花(喻雪花)

    (7) 府名。琼州 。汉置珠崖、儋耳郡;三国吴复置珠崖郡;晋废;唐贞观五年,始置琼州;宋迁治所于今海南省琼山县南;明改置琼州府;清仍之;民国废;今设海南省

    形容词

    (1) 喻事物的美好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头歌》词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楚辞》

    (2) 又如:琼酥金脍(指极名贵的食品)

    英文翻译

    jade; rare, precious; elegant; (Cant.) to coagu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king4
    ◎ 潮州话:kuang5(khuâng) [饶平]kêng5(khêng) [揭阳、潮阳]kuêng5(khuêng)

    宋本广韵

    yīng [ying]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MD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LBK
    四角: 448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央声。本义:花)

    (2) 同本义

    英,草荣而不实者。——《说文》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诗·郑风·有女同车》。传:“华也。”

    秋菊之落英。——《离骚·夕餐》。注:“华也。”

    嗣若英于西冥。——谢庄《月赋》。注:“若木之英也。”

    毋夭英。——《管子·禁藏》。注:“谓草木之初生也。”

    落英缤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落英(花落);英华(言花木之美)

    (4) 矛上的羽饰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诗·郑风·清人》。传:“矛有英饰也。”

    三英粲兮。——《诗·郑风·羔裘》

    (5) 杰出的人

    才能过人曰英。——《正字通》

    尧、 舜者,天下之英也。——《荀子·正论》

    智过万人者谓之英。——《淮南子·泰族》

    德过千人曰英。——《礼记·辨名记》

    与三代之英。——《礼记·礼运》。注:“俊选之尤者。”

    (6) 又如:英耆(年老有德有智的人);英人(智慧和才能超群的人);英士(才智或武艺出众之士);英少(才华出众的青少年);英台(才能杰出的台阁官员);英材(英才。具有出众才智的人)

    (7) 精华

    含英咀华。——韩愈《进学解》

    (8) 又如:英精(精华。指事物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英辟(精辟)

    (9) 精灵;神灵

    (10) 古国名 。在今安徽省金寨县东南。如:英氏

    (11) 英国,英格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英将也。

    英夷亦从此胆寒。——《广东军务记》

    英之南野。—— 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2) 又如:英美

    (13) 姓

    形容词

    (1) 卓越,才智杰出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资治通鉴》

    (2) 又如:英雄儿女(英雄业绩与男女恋情);英才卓跞(才能卓越,高超绝异);英杰(才智超群的人)

    (3) 好,美好

    英,美也。——《广雅》

    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扬雄《长杨赋》

    (4) 又如:英声(美名,盛名;美音,优美的声音);英旨(美妙的旨意,指诗文的思想内容和意境);英标(俊美;英俊);英拔(英俊特出)

    (5) 光华,光彩

    龙渊有玉英。——《淮南子·地形》

    (6) 又如:英光(明亮有神的目光;亦指光辉);英英(光彩鲜明的样子;轻盈明亮的样子)

    英文翻译

    petal, flower, leaf; brave, a hero; England, English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n1 [宝安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梅县腔] jin1 [沙头角腔] jin1 [客英字典] jin1 [东莞腔] jin1 [陆丰腔] jin1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驚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ʔĭɐŋqieng/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