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林

qióng lín [ qiong lin]
繁体 瓊林
注音 ㄑㄩㄥˊ ㄌ一ㄣˊ

词语释义

1.琼树之林。 2.旧时天子宴请新科进士的地方。 3.比喻披雪的树林。 4.唐内库名。 5.宋内苑名。

词语解释

  1. 亦作“璚林”。琼树之林。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

    晋 支遁 《<阿弥陀佛像赞>序》:“閶闔无扇於琼林,玉响天谐於簫管。”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丞乃令 子良 襞纸染笔口授曰:‘华景辉琼林,清风散紫霄。’”《云笈七籤》卷五一:“洞观上清,色如白云,形如玉山,上有琼林之宫,则 魄灵帝君 所处。”

  2. 比喻披雪的树林。

    唐 许敬宗 《奉和喜雪应制》:“忽若琼林曙,俄同李径春。”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遥想 兔园 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旂竿。” 前蜀 韦庄 《对雪》诗:“璚林瑶树忽珊珊,急带西风下晚天。”

  3. 喻白色的花树。

    元 无名氏 《一枝花·妓名张道姑》曲:“梨花月琼林捧玉,杨柳露緑线穿珠。”

  4. 唐 内库名。

    德宗 时设,以藏贡品。《新唐书·陆贽传》:“至是天下贡奉稍至,及於行在夹廡署 琼林 、 大盈 二库,别藏贡物。”《宋史·食货志下一》:“ 元丰 及内库财物山委,皆先帝多蓄藏,以备缓急。若积而不用,与 东汉 西园 钱, 唐 之 琼林 、 大盈 二库何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五:“ 琼林 何不积緡泉?物自低昂人自便。”

  5. 宋 内苑名。

    宋徽宗 《眼儿媚》词:“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琼林 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明 童冀 《题钩勒竹二首为程将军赋》之二:“玉帐屯兵 渭水 湄, 琼林 锡宴夜归迟。” 清 孙枝蔚 《族侄斗槎登第喜而有作》诗:“为人夙昔耻骄矜,宴罢 琼林 喜不胜。”参见“ 琼林苑 ”、“ 琼林宴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璚林”。

⒉ 琼树之林。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

晋支遁《<阿弥陀佛像赞>序》:“閶闔无扇於琼林,玉响天谐於簫管。”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二:“丞乃令子良襞纸染笔口授曰:‘华景辉琼林,清风散紫霄。’”
《云笈七籤》卷五一:“洞观上清,色如白云,形如玉山,上有琼林之宫,则魄灵帝君所处。”

⒊ 比喻披雪的树林。

唐许敬宗《奉和喜雪应制》:“忽若琼林曙,俄同李径春。”
唐刘禹锡《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旂竿。”
前蜀韦庄《对雪》诗:“璚林瑶树忽珊珊,急带西风下晚天。”

⒋ 喻白色的花树。

元无名氏《一枝花·妓名张道姑》曲:“梨花月琼林捧玉,杨柳露緑线穿珠。”

⒌ 唐内库名。 德宗时设,以藏贡品。

《新唐书·陆贽传》:“至是天下贡奉稍至,及於行在夹廡署琼林、大盈二库,别藏贡物。”
《宋史·食货志下一》:“元丰及内库财物山委,皆先帝多蓄藏,以备缓急。若积而不用,与东汉西园钱, 唐之琼林、大盈二库何异?”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七五:“琼林何不积緡泉?物自低昂人自便。”

⒍ 宋内苑名。 宋徽宗《眼儿媚》词:“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参见“琼林苑”、“琼林宴”。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明童冀《题钩勒竹二首为程将军赋》之二:“玉帐屯兵渭水湄, 琼林锡宴夜归迟。”
清孙枝蔚《族侄斗槎登第喜而有作》诗:“为人夙昔耻骄矜,宴罢琼林喜不胜。”

琼林的国语词典

树枝因披雪而晶莹洁白,如玉树一般,故称为「琼林」。

琼林的网络释义

琼林

  • 琼林,亦作“璚林”,汉语词汇。
  • 拼音:qíong lín
  • 基本解释:指披雪的树林;琼树之林等。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
  • 琼林造句

    树的培植则格外艰难、几乎很难移栽,这么一片琼林简直是举世难寻。
    待得赴了琼林宴,骑马戴花游行,朝廷分派了差职,一切安置妥当后,先遣人回乡向父母报了平安喜讯,掐指一算,与颜桓相约半年之期已到。
    按惯例,皇帝要在琼林苑主持“闻喜宴”款宴新科进士,赐戴名花。
    到得里面,越发显得精致堂皇,到处都是珠宫贝阙,金殿瑶阶,琼林玉树,异草奇葩。
    童年时关于仙窟琼林和王室宫殿的梦想现在又复活了。
    很多人以为,我出身于玉树琼林之府,身为林家后代,自然武功绝伦。
    玉树琼林三百里,琪花瑶草一番春。
    相传紫云宫深有数百里,上下共分六十三层,到处都是珠宫贝阙,金殿瑶阶,琼林玉树,异草奇葩,历代主人所藏的奇珍异宝更不知有多少。
    童贯骈四俪六的念了一大堆,最后一句是“杨氏叔侄,速携传香美酒赴琼林苑”。
    琼林玉树之间有百鸟啼鸣,寥廓空无之地有奇草异花拂香。
    我姥爷说过,魁星,又名大魁星君,因为长的丑陋,三次状元及第都没…没被赐琼林宴,一怒之下将装书的木斗踢倒,死后被封北斗星君!
    大林书院天下闻名,余贤弟能入书院,想必才气过人,日后必然是琼林宴中的人物。
    琪树琼林春色静,瑶台银阙夜光寒。
    司马光回忆自己登第时即参加过赐宴,这次儿子高中,挈子再赴琼林,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喜悦;这是在近年来与王安石的激烈政争中,极少看到的。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在琼林宴上,白雨棠不小心发现了张婉的秘密,为了报复张婉偷偷调查自己老底一事,她决定设计张婉!于是在宴会散会之后,她邀请大家到食为天续摊。
    除为文进士设立的“琼林宴”外,还有为武进士举办的“会武宴”,均群英荟萃、金鼓喧阗、排场浩大。
    小的刚才是说娘娘是天仙般的人物,是住在那瑶池琼林中的仙女,人间哪能见到。
    这种人,哪怕落魄到吃一文钱一碗的白菜面,也像状元郎赴琼林宴,即使穿的破衣烂衫也会让人认为是微服私访的公子王孙。
    各位游客,这里是玉树琼林,是洞府世界古老的森林公园。

    汉字详情

    qióng [qiong]
    部首: 436
    笔画: 12
    五笔: GY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GYRF
    四角: 101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赤色玉)

    (2) 同本义。泛指美玉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卫风·木瓜》

    精琼靡与秋菊兮。——《汉书·扬雄传》

    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 又如:琼斝(一种玉质酒器);琼窗(玉砌的窗户。比喻窗户异常华美);琼琚(美好的佩玉);琼珠(美玉所制的珍珠);琼音(玉声。比喻清脆美好的声音)

    (4) 博具,相当于后来的骰子

    行五道而投琼曰搏,不投琼曰塞。——成玄英《庄子注疏》

    (5) 比喻雪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水浒传》

    (6) 又如:琼玉(比喻霜雪);琼田(形容晶莹如玉的江湖田野);琼妃(喻雪花);琼玖(喻冰雪);琼花(喻雪花)

    (7) 府名。琼州 。汉置珠崖、儋耳郡;三国吴复置珠崖郡;晋废;唐贞观五年,始置琼州;宋迁治所于今海南省琼山县南;明改置琼州府;清仍之;民国废;今设海南省

    形容词

    (1) 喻事物的美好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头歌》词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楚辞》

    (2) 又如:琼酥金脍(指极名贵的食品)

    英文翻译

    jade; rare, precious; elegant; (Cant.) to coagu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king4
    ◎ 潮州话:kuang5(khuâng) [饶平]kêng5(khêng) [揭阳、潮阳]kuêng5(khuêng)

    宋本广韵

    lín [lin]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D
    四角: 449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 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

    (4)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

    (6)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8) 郊外,野外 。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

    (9) 林业 。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

    (10) 姓

    形容词

    (1) 众多的样子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英文翻译

    forest, gro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lam4
    ◎ 客家话:[东莞腔] lim2 [台湾四县腔] lim2 [梅县腔] lim2 [宝安腔] lim2 [客英字典] lim2 [沙头角腔] lim2 [客语拼音字汇] lim2 [陆丰腔] lim3 [海陆丰腔] lim2
    ◎ 潮州话:lim5(lîm) [澄海]ning5(nî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尋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lĭĕm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