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

qióng zhōu [ qiong zhou]
繁体 瓊州
注音 ㄑㄩㄥˊ ㄓㄡ

词语释义

地名。

仙境。喻美好的社会。

词语解释

  1. 地名。

    唐 代设州,辖境相当今 海南省 海口市 及 琼山 、 定安 、 澄迈 、 临高 、 琼海 等县。 明 代改为府名。辖境扩大至整个 海南岛 。 清 孙枝蔚 《送丘曙戒侍讲赴岭南》诗:“万里 琼州 路,凄凉独去船。”

  2. 仙境。喻美好的社会。

    陈毅 《示儿女》诗之一:“安得一夜似电变,人间净化塑琼州?”

引证解释

⒈ 地名。 唐代设州,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口市及琼山、定安、澄迈、临高、琼海等县。 明代改为府名。辖境扩大至整个海南岛。

清孙枝蔚《送丘曙戒侍讲赴岭南》诗:“万里琼州路,凄凉独去船。”

⒉ 仙境。喻美好的社会。

陈毅《示儿女》诗之一:“安得一夜似电变,人间净化塑琼州?”

琼州的网络释义

琼州

  • 琼州,古地名,即今海南省,琼州也是海南省的别称。琼州府始设唐贞观五年(632年),辖境为海南岛北部。元改置琼州路,明清时属于广东省琼州府。辖境扩大至整个海南岛 。琼州府治琼山县(治所在今海南琼山府城镇),古时琼山县范围已包括今天海口市的范围。
  • 琼州造句

    晋安世系分支较著名的还有琼州世系与睢阳世系,分别在唐朝与南宋时迁入海南,并且部分由于战争在明朝时散居于河南、甘肃等地。
    距琼州榆林港迤西约二百海里,有群岛焉。
    在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渤海湾、琼州海峡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
    躍如字嘉樹,粤之琼州人,为耶教传道士。
    九牧一房林苇后裔开基海南琼州林氏、福建莆田前埭林氏、广东揭东锡场林氏等林姓分支,产生了林环,林文等著名林姓名人林苇生三子林恕、林应、林惠。
    在京任职期间,许子伟与琼籍官员捐俸集资,创建琼州会馆,为进京赴考的琼籍学子和来往琼人提供方便。
    海口北临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遥相对峙。
    到了南宋,道教南宗白玉蟾到琼州松林岭炼丹时,包清粽蘸蜂蜜糖而食之,白氏粽法曾流行一时。
    夏季琼州海峡水交换向来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在西南风作用下,琼州海峡水交换从西向东;另一种观点则和上述相反。
    它位于中国的最南端,与大陆相隔琼州海峡。
    受今年第一号台风"浣熊"影响,海南海事局已经全线停航琼州海峡海峡的航运线路。
    因此,他立即下令在海口、定安、屯昌琼州北部贴出招兵告示,大肆招募兵员。
    在总结取样扰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琼州海峡浅海区两种软土的取样质量进行了评价。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无论是在国家高速公路网中,还是在区域交通规划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驾车旅游的持续升温,带动了岛屿、海峡间的水路汽车滚装运输快速发展,渤海湾、琼州海峡地区的汽车滚装运量春运期间增幅较大。
    他的第二个理想是横渡渤海海峡,其难度远非琼州海峡可比。
    这是一个美丽诱人的地方海口,地处海南岛的北端,紧邻琼州海峡。
    医治沉疴宿疾须下猛药,标本兼治,惟此才能确保琼州海峡通道顺畅。
    赵与珞一死数百乡兵一轰而散,元军顺利进入琼州,童辉原本留守府城,听到消息后带着不愿投降的几名官吏逃进了山里。
    熙宁十年,桂州、兴安、钦州、灵山、雷州、琼州、昌化军,共得在城商税贯。

    汉字详情

    qióng [qiong]
    部首: 436
    笔画: 12
    五笔: GY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GYRF
    四角: 101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赤色玉)

    (2) 同本义。泛指美玉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卫风·木瓜》

    精琼靡与秋菊兮。——《汉书·扬雄传》

    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 又如:琼斝(一种玉质酒器);琼窗(玉砌的窗户。比喻窗户异常华美);琼琚(美好的佩玉);琼珠(美玉所制的珍珠);琼音(玉声。比喻清脆美好的声音)

    (4) 博具,相当于后来的骰子

    行五道而投琼曰搏,不投琼曰塞。——成玄英《庄子注疏》

    (5) 比喻雪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水浒传》

    (6) 又如:琼玉(比喻霜雪);琼田(形容晶莹如玉的江湖田野);琼妃(喻雪花);琼玖(喻冰雪);琼花(喻雪花)

    (7) 府名。琼州 。汉置珠崖、儋耳郡;三国吴复置珠崖郡;晋废;唐贞观五年,始置琼州;宋迁治所于今海南省琼山县南;明改置琼州府;清仍之;民国废;今设海南省

    形容词

    (1) 喻事物的美好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头歌》词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楚辞》

    (2) 又如:琼酥金脍(指极名贵的食品)

    英文翻译

    jade; rare, precious; elegant; (Cant.) to coagu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king4
    ◎ 潮州话:kuang5(khuâng) [饶平]kêng5(khêng) [揭阳、潮阳]kuêng5(khuêng)

    宋本广韵

    zhōu [zhou]
    部首: 108
    笔画: 6
    五笔: YTY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LIL
    四角: 32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2) 同本义。后作“洲”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3)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4)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 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禹平水土,还为九州。

    跨州连郡。——《三国志·诸葛亮传》

    南越中数州。——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虚吏白州。——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守州城者。——《资治通鉴·唐纪》

    (5) 又如:州同(知州的辅佐官);杭州;苏州;柳州;州序(州学,州校);州城(旧时州署所在城邑);州道(州涂。绕城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少数民族介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的区划名。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6) 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州,国也。——《广雅》

    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礼记·王制》

    五党为州。——《周礼·大司徒》。注:“二千五百家。”

    晋于是乎作州兵。——《左传·僖公十五年》

    虽州里行乎哉。——《论语》。郑注:“万二千五百家为州。”

    州十有二师焉。——《书大传》。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

    里十为州。又,术十为州。——《管子·度地》

    (7) 又如:州乡(泛指乡里);州壤(州里,乡里);州巷(乡里)

    (8) 周代国名

    (9) 姜姓。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

    (10) 偃姓。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

    (11) 姓

    英文翻译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 客家话:[梅县腔] zhu1 zhi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客英字典] zhiu1 [海陆丰腔] zhiu1 [沙头角腔] zu1 [陆丰腔] zhiu1 [宝安腔] zu1 (ziu1) [东莞腔] zi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職流平聲開口三等cju/tjoutɕ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