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轸

qín zhěn [ qin zhen]
繁体 琴軫
注音 ㄑ一ㄣˊ ㄓㄣˇ

词语释义

琴上调弦的小柱。亦借指琴。 比喻石榴子。

词语解释

  1. 琴上调弦的小柱。亦借指琴。

    清 孙枝蔚 《挽房兴公朱姬》诗:“镜臺琴軫满生尘,夜雨空窗不可闻。”

  2. 比喻石榴子。

    唐 白居易 《江亭玩春》诗:“水蒲渐展书带叶,山榴半含琴軫房。” 唐 白居易 《山石榴花二十韵》:“渐绽燕脂蕚,犹含琴軫房。”

引证解释

⒈ 琴上调弦的小柱。亦借指琴。

清孙枝蔚《挽房兴公朱姬》诗:“镜臺琴軫满生尘,夜雨空窗不可闻。”

⒉ 比喻石榴子。

唐白居易《江亭玩春》诗:“水蒲渐展书带叶,山榴半含琴軫房。”
唐白居易《山石榴花二十韵》:“渐绽燕脂蕚,犹含琴軫房。”

琴轸的网络释义

琴轸

  • 琴轸,读音qín zhě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琴上调弦的小柱。
  • 汉字详情

    qín [qin]
    部首: 436
    笔画: 12
    五笔: GGW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GOIN
    四角: 11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2) 同本义

    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说文》

    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广雅·释乐》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琴史(琴和史籍);琴书(琴与书;谈论琴艺的典籍);琴床(琴案;琴几);琴柱(琴上用以系弦的柱)

    (4) 某些乐器的通称 。如:提琴;胡琴;钢琴;口琴

    英文翻译

    Chinese lute or guitar

    方言集汇

    ◎ 粤语:kam4
    ◎ 客家话:[陆丰腔] kim3 [客语拼音字汇] kim2 [海陆丰腔] kim2 [客英字典] kim2 [宝安腔] kim2 [东莞腔] kim2 [台湾四县腔] kim2 [梅县腔] k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gim/gymgʰĭĕm
    zhěn [zhen]
    部首: 405
    笔画: 9
    五笔: LWET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QOHH
    四角: 485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本义: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

    (2) 同本义

    轸,车后横木也。——《说文》

    六分其广,以一为之轸围。——《考工记·舆人》

    舆下四面材合而收舆谓之轸,亦谓之收,独以为舆后横者,失其传也。——《考工记图》

    (3) 车的通称

    丙子,诏六军发轸。——《魏书》

    (4) 通“疹”。皮肤上出现的一种小疙瘩 。如:轸粟(指人体因受寒而起的疙瘩)

    (5) 弦乐器上系弦线的小柱。可转动以调节弦的松紧

    以轸调声。——《魏书·乐志》。

    (6) 又如:轸琴(拨弄瑶琴)

    (7) 通“畛”。田间道路

    以翔虚无之轸。——《淮南子·要略》

    含酸赴脩轸。——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 李善注:“轸,当为畛。”

    连轸距阡陌。——阮籍《咏怀》。注:“轸,当为畛。”

    (8) 星宿名 。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最末一宿。有星四颗。如:轸翼(轸宿和翼宿)

    形容词

    (1) 方形

    轸,方也。——《广雅》。

    (2) 又如:轸石(方形的石头);轸丘(方形山丘);轸方(谓如轸木那样方正)

    (3) 悲痛

    出国门而轸怀兮。——屈原《九章》。

    (4) 又如:轸恤(深切挂念和抚恤);轸惜(悲痛惋惜);轸悼(悲伤悼念)

    英文翻译

    cross board at rear of carriage

    方言集汇

    ◎ 粤语:za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