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琚

qí jū [ qi ju]
注音 ㄑ一ˊ ㄐㄨ

词语释义

玉珮。亦指玉佩相击声,比喻美妙的言辞。出自《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词语解释

  1. 玉珮。亦指玉佩相击声,比喻美妙的言辞。

    唐 孟郊 《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诗:“喃喃肩经郎,言语倾琪琚。” 叶叶 《庚戌纪事》诗之五:“《松陵》文献尽琪琚,一代风流劫蠹餘。”

引证解释

⒈ 玉珮。亦指玉佩相击声,比喻美妙的言辞。

唐孟郊《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诗:“喃喃肩经郎,言语倾琪琚。”
叶叶《庚戌纪事》诗之五:“《松陵》文献尽琪琚,一代风流劫蠹餘。”

琪琚的网络释义

琪琚

  • 琪琚为汉语词语,读音为qí jū,释义为玉佩,亦指玉佩相击声,比喻美妙的言辞。
  • 汉字详情

    [qi]
    部首: 436
    笔画: 12
    五笔: GAD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GTMC
    四角: 141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其声。本义:美玉的一种) 同本义

    璂琪,玉属也。——《穆天子传》

    会五采玉璂。——《周礼·弁师》。注:“綦结也。皮弁之缝。每贯结五采玉十二以为饰。谓之綦。”

    (2) 又如:琪块(美玉。比喻珍贵之物);琪琚(玉佩。亦指玉佩相击声,比喻美妙的言辞);琪花(仙境中玉树之花;莹洁如玉的花);琪花瑶草(仙境中的花草,其美如玉)

    英文翻译

    type of jade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宝安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陆丰腔] ki3 [海陆丰腔] ki2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ju]
    部首: 436
    笔画: 12
    五笔: GNDG
    五行:
    仓颉: MGSJR
    四角: 17164

    详细解释

    名词

    古人佩带的一种玉,系在珩和璜之间

    琚,琼琚。从玉,居声。——《说文》

    琚瑀以杂之。——《大戴礼记·保傅》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卫风·木瓜》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九魚平聲開口三等kio/kivk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