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吏
词语释义
犹小吏。
词语解释
犹小吏。
唐 温庭筠 《上吏部韩郎中启》:“分铁官之琐吏,厠盐酱之常僚。”
引证解释
⒈ 犹小吏。
引唐温庭筠《上吏部韩郎中启》:“分铁官之琐吏,厠盐酱之常僚。”
琐吏的网络释义
琐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玉件相击发出的细碎声音)
(2) 同本义
琐,玉声也。——《说文》
(3) 也作“琐琐”
玉珂声琐琐,锦帐梦悠悠。——唐· 杜牧《送刘三复郎中赴阙》
(4) 镂玉为连环叫琐,后以金属为之,作“锁”。连环;锁链
古来绕绕,委曲如琐。——《后汉书·仲长统传·述志诗》
(5) 锁链形的纹饰
卿卿不惜琐窗春,支作长楸走马身。——唐· 李商隐《房人不遇留别馆》
(6) 又如:琐闱(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旁门);琐闼(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
(7) 加在门、箱等上面使人不能随便开启的器具。后作“锁”
锁,铁锁门键也。——《说文新附》。郑珍新附考:“锁,本作琐。”
(8) 宫禁 宫门的禁令的代称
曲阳侯 根骄奢僭上,赤墀青琐。——《汉书》
(9) 玉屑
琐,玉屑。——《洪武正韵》
(10) 古地名
(11) 春秋郑地。约在河南省新郑县北
(12) 春秋晋地。约在河北省大名县。又作“沙”、“沙泽”
(13) 春秋楚地。约在安微省霍丘县东
(14) 姓
形容词
(1) 细碎,细小
成魁琐。——《太玄·成》。注:“细也。”
琐,碎也。——《后汉书·刘梁传》注
琐琐。——《易·旅》。郑注:“犹小小。”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清·袁枚《祭妹文》
(2) 琐琐(细小的事情)。又如:琐琐(细小的样子);琐屑(烦碎细小);琐器(细小的器具);琐末(细微)
(3) 形容人品卑劣,猥琐
琐琐姻亚,则无膴(
)(膴仕,高位厚禄)。——《诗·小雅·节南山》(4) 又如:琐贱(地位卑微);琐劣(猥琐拙劣);琐任(卑微的职务);琐猥(庸俗卑微);琐运(卑贱的命运)
(5) 琐碎
王隐、何法盛之徒,所撰《晋史》,乃专访州闾细事,委巷琐言,聚而编之。——唐· 刘知几《史通·书事》
(6) 又如:琐近(琐碎而浅近);琐言(琐碎的言谈);琐卒(零散的兵力);琐故(琐细的典故);琐记(记述琐事的一种文章体裁);琐务(琐碎的事务);琐脞(繁琐);琐说(琐细的论述)
(7) 平庸 。如:琐才,琐材;琐姿(庸才,陋质)
(8) 仔细
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琐科条其人。——《汉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so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2)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吏,治人者也。——《说文》
吏者,名之师也。——《汉书·景帝纪》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朋法》
王使委于三吏。——《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
百吏庶民。——《国语·周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韩诗外传》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吏势(官吏的权势力量);吏议(官吏商讨政事;处分官吏;拟议定罪);吏司(管理司法案牍的官);吏兵(官吏和士兵);吏舍(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
(4) 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杜甫《石壕吏》
(5) 又如:吏目(八九品小官。又指地位在御医之下的一般医生);吏员(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胥吏(小官吏);狱吏(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官)
(6) 吏部狱
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班固《汉书》
(7) 姓
动词
(1) 治理;为官
夫吏者,理也。——《汉书·王莽传下》
是为长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宋之问《蓝田山庄》
(2) 又如:吏才(为政的才能);吏方(为政的方略);吏道(官吏处理政务之道);吏隐(闲居下级官位);吏材(为政的才干)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5 [陆丰腔] li6 [梅县腔] li5 [东莞腔] li3 [客英字典] li5 [宝安腔]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4 [海陆丰腔] li6 [台湾四县腔] li5
◎ 潮州话:li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吏 | 力置 | 來 | 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lĭə | lih/li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