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群岛
词语释义
琉球群岛
(1) 位于中国东海的东部外围,南北总长度达1000多公里,呈东北西南向,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大岛诸岛、大东诸岛和先岛诸岛,共有60余个有名称有人居住的岛屿和400多个无名小岛。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Ryukyu Islands] 位于日本九洲西南的日本群岛,陆地面积2239平方公里
琉球群岛的网络释义
琉球群岛
琉球群岛位于中国东海的东部外围,南北总长度达1000多公里,呈东北西南向,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大岛诸岛、大东诸岛和先岛诸岛,共有60余个有名称有人居住的岛屿和400多个无名小岛。历史上,琉球群岛曾长期属于中国的势力范围。距中国沿海的上海、宁波、温州约700多公里。1871年前有琉球国,琉球国疆域北起奄美大岛,东到喜界岛,南止波照间岛,西界与那国岛。
从19世纪中期开始琉球群岛由日本管辖,二战以后部分地区行政权仍由美国行使,驻日美军基地约70%以上集中在琉球。
1947年4月,联合国《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把琉球群岛和钓鱼岛交给美国托管。1970年,美日签定《美日旧金山和约》,把琉球连同钓鱼岛的施政权转给日本。1972年5月15日~至今,日本重新恢复对琉球群岛的行使行政管理权。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客英字典] liu2 [宝安腔] liu2 [梅县腔] liu2 [沙头角腔] lieu2 [东莞腔] liu2 [海陆丰腔] liu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求声。本义:美玉)
(2) 同本义
球,玉磬也。——《说文》。按,古以为磬,亦为笏,亦为刀室饰。
球琳琅珰。——《书·禹贡》。郑注:“美玉也。”
天球。——《书·顾命》。郑注:“雍州所贡之玉色如天者。”
(3) 如:球琳(球与琳,都是美玉名);球玉(美玉);球琲(玉串);球府(玉府。古代皇室藏宝之府库);球琳器(比喻贤才);球璧(泛指珍宝);球玉(玉磬);球音(玉磬的声音);球琳(玉磬)
(4) 同“毬”。鞠, 古代的一种游戏用具。今泛指某些圆球形的体育用品 。如:篮球;足球;乒乓球。亦指球类运动
(5) 以半圆的直径为轴,使半圆旋转一周而成的立体 。如:球体
(6) 泛指球形或接近球形的物体 。如:眼球;气球;棉球;球球(兽角弯曲貌)
(7) 指星球 。如:月球;地球;球籍(指生存地球上的资格)
(8) 通“捄”。法
受大球小球,为下国缀旒。——《诗·商颂·长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东莞腔] kiu2 [海陆丰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客语拼音字汇] kiu2 [陆丰腔] kiu3 [宝安腔] k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2) 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群,辈也。——《说文》 兽三为群。——《国语·周语》 或群或友。——《诗·小雅·吉日》 三百维群。——《诗·小雅·无羊》 大夫不掩群。——《礼记·曲礼》 群疑满服,众难塞胸。——诸葛亮《后出师表》 故近者聚而为群。——柳宗元《封建论》 (3) 又如:群才(有才能的人们);群生(一切生物);群立(站立在人群中);群有(佛教指众生或万物);群儿(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群品(万事万物;佛教指众生)。也指其他动物相聚而成的集体。又如:猪群;马群;大鱼群 (4) 朋辈 。如:群好(互相亲善的人们);群季(诸弟);群朋(互相依附,结为党与);群流(同辈);群萃(同类;侪辈) (5) 百姓 。如:群元(指人民、百姓);群口铄金(众口铄金。形容舆论影响的强大或比喻人多口杂,足以混淆是非) (6) 集团,社会集体 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唐· 柳宗元《封建论》 (7) 又如:群法(社会法则);群治(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治理和处置);群俗(社会风尚) (8) 泛指多数 (9) 指人 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礼记》 (10) 指事物 猎者张罗,百兽群拢,或得或失。——《论衡》 量词 用于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 。如:一群天鹅;一群野火鸡;一群白蚁 动词 (1) 聚集;会合,联合 而群天下之英杰。——《荀子·非十二子》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 以避群害。——明· 李渔《闲清偶寄·种植部》 群聚而笑。——唐· 韩愈《师说》 群怪聚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群而不党(聚集在一起,却不结党);群曲(合唱的曲子。大多为一人引端,众人和声);群行(结队而行);群萃(事业相同的人集聚在一起);群处(成群地相处) (3) 随俗 仆进不能参名于二立,退又不能群彼数子。——《后汉书》 形容词 (1) 众多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赵王悉召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群从所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群响毕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群士(众官,百官;众学士);群有(指万物);群司(百官,众官。同群士);群枉(众多奸邪的小人);群英(众多有才能的人);群从(指众子侄辈) 英文翻译(same as U+7FA3 羣) group, crowd, multitude, mob
方言集汇◎ 粤语:kwa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un2 [宝安腔] kiun2 [海陆丰腔] kiun2 [客英字典]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2 [东莞腔] kiun2 [梅县腔] kiun2 [客语拼音字汇] kiun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山,鸟声。本义:江、湖、海洋中被水所包围而比大陆要小的一片陆地) 同本义 (2) 字省作“岛” 入海居岛中。——《史记·田儋传》。集解引韦昭:“海中山曰岛。” 山岛竦峙。——曹操《步出夏门行》 英伦诸岛乃属冰天雪海之区。——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岛峙(似海岛般耸峙);岛夷(古指中国东部近海一带及海岛上的居民;南北朝时南北双方封建统治者各以正统自居,互相诋毁,北朝称南朝为岛夷;也指倭寇) 英文翻译island
方言集汇◎ 粤语:dou2
◎ 潮州话:dau2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