玷缺

diàn quē [ dian que]
注音 ㄉ一ㄢˋ ㄑㄩㄝ

词语释义

1.亦作"玷阙"。 2.白玉上的斑点﹑缺损。也指玉上出现斑点﹑缺损。 3.比喻缺点,过失。

词语解释

  1. 亦作“ 玷闕 ”。白玉上的斑点、缺损。也指玉上出现斑点、缺损。

    唐 程长文 《书情上使君》诗:“但看洗雪出圆扉,始信白珪无玷缺。” 宋 戴埴 《鼠璞·魏相许伯》:“士大夫出处如浑金白玉,不可玷闕。”

  2. 比喻缺点,过失。

    《汉书·韦玄成传》:“ 玄成 復作诗,自著復玷缺之囏难,因以戒示子孙。” 唐 皮日休 《三羞》诗之一:“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 宋 苏轼 《万石君罗文传》:“吾与儿辈处,每虑有玷缺之患。”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若行有玷缺而才不能供国事者,则无论男女皆不得为公民。”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玷闕”。

⒉ 白玉上的斑点、缺损。也指玉上出现斑点、缺损。

唐程长文《书情上使君》诗:“但看洗雪出圆扉,始信白珪无玷缺。”
宋戴埴《鼠璞·魏相许伯》:“士大夫出处如浑金白玉,不可玷闕。”

⒊ 比喻缺点,过失。

《汉书·韦玄成传》:“玄成復作诗,自著復玷缺之囏难,因以戒示子孙。”
唐皮日休《三羞》诗之一:“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
宋苏轼《万石君罗文传》:“吾与儿辈处,每虑有玷缺之患。”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若行有玷缺而才不能供国事者,则无论男女皆不得为公民。”

玷缺的网络释义

玷缺

  • 玷缺
  • 【注音】diàn quē
  • 【释义】1、亦作“玷阙”。 2、白玉上的斑点﹑缺损。也指玉上出现斑点﹑缺损。3、比喻缺点,过失。
  • 汉字详情

    diàn [dian]
    部首: 436
    笔画: 9
    五笔: GHKG
    五行:
    吉凶:
    仓颉: MGYR
    四角: 111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白玉上的斑点)

    (2) 同本义

    玷,玉瑕。——《广韵》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诗·大雅·抑》。传:“玷,缺也。”

    不知其玷。——《诗·大雅·召旻》

    元成复作自荐复玷缺之艰难。——《汉书·韦元成传》。注:“玉缺曰玷。”

    (3) 又如:玷缺(白玉有斑点、缺损。比喻人的品德有缺点);玷翳(玉上斑痕)

    (4) 引申为过失;缺点 。如: 玷邮(缺点,过错);玷瑕(疵点;毛病);玷漏(过失)

    (5) 污点 。如: 玷污

    动词

    (1) 玷污,污辱 。如:玷言玷语(污秽的言语);玷毛(濡笔);玷名(玷污名声);玷秽(玷污,污辱);玷染(污染;弄脏)

    (2) 谦辞。犹“忝”。屈辱 。如:玷冒(忝冒。自谦之辞。滥竽充数)

    英文翻译

    flaw in gem; flaw in character

    方言集汇

    ◎ 粤语:dim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am5 [客英字典] diam5 [台湾四县腔] diam5 [梅县腔] diam5 [宝安腔] diam5 [客语拼音字汇] diam1 diam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一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多忝上聲開口四等tiemtemx/teem
    quē [que]
    部首: 606
    笔画: 10
    五笔: RMNW
    五行:
    仓颉: OUDK
    四角: 8578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缶( fǒu),夬( 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缺,器破也。——《说文》

    入休乎缺甃之崖。——《庄子·秋水》

    周室既微,载籍残缺。——《汉书·艺文志》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诗·豳风·破斧》

    (2) 又如:墙缺了一块;缺落(破损剥落);缺啮(折角,破损);缺坏(破缺损坏);缺触(残缺剥蚀);缺唇(又叫“缺嘴”,上唇缺损。一名兔唇);缺圮(残缺倒塌)

    动词

    (1) 短少;缺乏

    缺王道之仪。——《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于此微缺然。——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缺盐;缺油;缺员;缺这少那;缺人;缺月(月缺,不圆的月亮);缺势(缺后角的一种坐垫);这本书缺两页

    (3) 该到未到 。如:人都到齐了,一个不缺

    名词

    (1) 旧指官职的空额,后亦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 。如:补缺;缺位(职位空缺);缺项(缺门)

    (2) 空隙;缺口

    锋口为缺。——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缺呀(缺口开张貌)

    (4) 亏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 苏轼《水调歌头》

    (5) 又如:缺月(不圆之月);缺蟾(缺月)

    (6) 缺陷。引申为遗憾

    犹欲保残守缺。——《文选·刘歆·移太常博士书》

    (7) 又如:缺事(工作上的缺失;感到缺憾的事);缺限(缺陷)

    英文翻译

    be short of, lack; gap, deficit

    方言集汇

    ◎ 粤语:ky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t7 [客语拼音字汇] kiad5 [海陆丰腔] kiet7 [东莞腔] ket7 [沙头角腔] kiet7 [客英字典] ket7 kiet7 [陆丰腔] kiat7 [梅县腔] kiet7 ket7 [宝安腔] k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穴屑合入聲合口四等khuet/quetkʰiw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