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堵萧然

huán dǔ xiāo rán [ huan du xiao ran]
繁体 環堵蕭然
注音 ㄏㄨㄢˊ ㄉㄨˇ ㄒ一ㄠ ㄖㄢ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环堵萧然 huándǔ-xiāorán

(1) 环堵:四面土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陶渊明集·五柳先生传》
in a cold,bare room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晋书 陶潜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成语用法

环堵萧然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室中空无一物,极为贫困。

环堵萧然的国语词典

家中除了四面围绕的土墙,别无他物。形容居室简陋,十分贫穷。

环堵萧然的网络释义

环堵萧然

  • 环堵萧然(huán dǔ xiāo rán)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 反义词

    环堵萧然造句

    他以清贫俭约自称,家中环堵萧然。
    老先生勤劳一生,家中环堵萧然,什么也没有。
    再看城西,一阵风吹都能卷起三重茅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环堵萧然,房顶前几日悄悄地跑到隔壁赌友家中。
    他家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真是环堵萧然啊。
    这里的人们环堵萧然,家中最贵重的财产就是那些骆驼。
    他生活在环堵萧然的家庭,但是他有坚定地信念,他要好好学习,立志走出贫困。

    汉字详情

    huán [huan]
    部首: 436
    笔画: 8
    五笔: G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MF
    四角: 111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瞏 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2) 同本义

    环,璧也。——《说文》

    肉好若一谓之不。——《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

    行步则有环珮之声。——《礼记·经解》

    孔子佩象环五寸。——《礼记·玉藻》

    闻水声,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腰白玉之环。——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环佩(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环玦(玉环和玉玦);环琨(环与琨,并为玉佩);环塡(两种玉制的耳饰。环,耳环。塡,冠冕上的塞耳之玉)

    (4) 泛指圆圈形的物品

    布巾环幅。——《仪礼·士丧礼》

    瓜祭上环。——《礼记·玉藻》。注:“上环,头忖也。”

    (5) 又如:环中(圆环的中心;又比喻空虚而无是无非的境界);环利通索(连环铁索)

    (6) 数学中,具有加法和乘法运算的集合 。其中任两个元素的并与对称差仍是该族中的元素

    环论

    (7) 化学中,环形的结构或多个原子的一种闭链 。如:苯环;甾环

    动词

    (1) 环绕,围绕

    三江环之。——《国语·越语上》

    戎翟之民实环之。——《国语·晋语二》

    譬众星之环极。——《文选·张衡·西京赋》

    环而攻之。——《孟子·公孙丑下》

    竹树环合。——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贼环而进。——明· 魏禧《大铁椎传》

    环村皆猎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环坐(环绕而坐);环绦(束腰的丝带);环攻(围攻);环瞰(包围窥伺);环击(围攻);环迫(四面威逼)

    (3) 旋转

    环拜以钟鼓为节。——《周礼·乐师》

    环山者三。——《战国策·齐策》

    九首蛇身自环。——《山海经·大荒北经》

    (4) 又如:环回(循环,周转);环拜(盘旋与直拜);环激(旋转搅动);环涛(回旋的波涛)

    英文翻译

    jade ring or bracelet; 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4

    宋本广韵

    [du]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FFT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GJKA
    四角: 441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者声。本义:墙壁)

    (2) 同本义

    堵,垣也。五版为一堵。——《说文》

    环堵之室。——《淮南子·原道》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3) 又如:堵墙(墙垣,土墙。用来比喻密集的人群);堵垣(墙)

    (4) 古代墙壁的面积单位,古代用板筑法筑土墙,五板为一堵,板的长度就是堵的长度,五层板的高度就是堵的高度

    百堵皆作。——《诗·小雅·鸿雁》

    (5) 又如:堵雉(墙垣的长度和高度)

    动词

    堵塞 。如:堵当(抵挡;阻挡);堵御(阻挡抵御);堵嘴(理屈而语塞;给人利益使其不说反对话);堵搡(方言。用话堵人,使人无言可对);把窟窿堵上;把老鼠洞堵死

    量词

    多用于墙,也用于其他物体。如:一堵烟尘;一堵墙

    英文翻译

    wall; stop, prevent; stop up

    方言集汇

    ◎ 粤语:dou2
    ◎ 客家话:[梅县腔] du2 du3 [台湾四县腔] du3 du2 [客英字典] du3 [客语拼音字汇] du2 du3 [海陆丰腔] du3 du2 [东莞腔] du3 [宝安腔] d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當古上聲開口一等tutox/tuu
    xiāo [xiao]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VI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LLL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

    (2) 同本义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3)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4) 古国名 。春秋时宋的附庸,灭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楚子伐 萧。——《左传》

    (5) 县名 。在安徽省北端,东邻江苏省,西接河南省。秦置县

    (6) 姓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形容词

    (1) 萧条,冷落;荒凉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晋· 陶潜《自祭文》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晋· 刘伶《北芒客舍》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屋舍萧然。——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萧屑(凄凉寂寞);萧梢(草木凋落而萧条的景象)

    (3) 稀疏

    说到知音,自古无多,白发萧疏,青灯寂寞,老子婆娑。——元· 张可久《折桂令·读史有感》

    (4) 又如:萧然;萧瑟

    (5) 草木茂密的样子 。如:萧森(草木茂密的样子);萧蔘(草木茂盛的样子);萧椮(草木茂盛貌)

    (6) 通“肃”( )。恭敬;严肃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后汉书·傅蘷传》

    (7) 洒脱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唐· 顾况《山居即事》

    (8) 又如:萧闲(洒脱悠闲);萧放(萧洒放浪);萧远(萧洒远逸)

    英文翻译

    common artemisia; dejected

    方言集汇

    ◎ 粤语:siu1

    宋本广韵

    rán [ran]
    部首: 403
    笔画: 12
    五笔: QD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F
    四角: 2333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 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然,烧也。——《说文》

    (3)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

    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

    (4) 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

    (5) 明白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览冥》

    (6) 耀;照耀

    然目之绮,裂鼻之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7) 以为…对;同意

    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愬然之。——《资治通鉴·唐纪》

    (8) 又如:然纳(同意采纳);然疑(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赞(赞同);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然可(同意);然诺(答允,许诺);然许(然信。许诺;信守诺言);然信(然诺,许诺);然可(应允)

    (9) 形成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

    (10) 宜;合适

    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1) 但是,然而

    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4) 于是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 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记》

    (5) 然后;才 。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

    形容词

    是,对 假借为嘫。

    然,应也。——《广雅》

    子曰:然。——《论语·阳货》

    不侵为然诺者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代词

    (1) 如此,这样,那样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 河东凶亦然。——《孟子》

    (2) 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英文翻译

    yes, certainly; pledge, promise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 客家话:[梅县腔] jan2 [沙头角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东莞腔] jen2 [陆丰腔] jan3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客英字典] j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延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njen/rennʑĭ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