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亭亭

yù tíng tíng [yu ting ting]
注音 ㄩˋ ㄊ一ㄥˊ ㄊ一ㄥˊ

词语释义

1.犹亭亭玉立。 2.高洁貌。

引证解释

⒈ 犹亭亭玉立。

明沉青门《懒画眉·幽会》套曲:“阑干十二玉亭亭,月转层臺香雾凝。”

⒉ 高洁貌。

清汪懋麟《题惠元龙诗卷即和卷中寄苕文兄韵》之一:“爱君诗骨玉亭亭,欲把乌丝上纸屏。”

汉字详情

[yu]
部首: 527
笔画: 5
五笔: G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I
四角: 1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形容词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英文翻译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uk8 [陆丰腔] gniuk8 [东莞腔] ngiuk8 [海陆丰腔] ngiuk8 [梅县腔] niuk8 [沙头角腔] niuk8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6 [台湾四县腔] ngiuk8 [宝安腔] ngi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欲入聲開口三等ŋĭwokngyuk/ngivk
tíng [ting]
部首: 225
笔画: 9
五笔: YPS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YRBN
四角: 002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2) 同本义。后指驿亭

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说文》

汉家因 秦十里一亭。亭,留也。——《一切经音义经》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释名·释宫释》

为泗上亭长。——《汉书·高祖纪》

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晋· 干宝《搜神记》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3) 如:亭邮(驿站);亭民(驿亭附近的居民);亭寺(驿亭。寺,办公的官署);亭舍(驿亭的客舍);亭传(客栈);亭置(邮亭驿站);亭驿

(4) 亭子。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西蜀子云亭。——《三国志·诸葛亮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清· 姚鼐《登泰山记》

亭西有岱祠。

(5) 又如:亭榭(亭阁台榭);亭馆(供人游憩歇宿的亭台馆舍);亭槛(亭子的栏杆;亭子);亭院(造有凉亭、楼阁等建筑物的庭园或花园);亭景(亭影);亭落(亭院;村落);亭彩(旧时办喜事扎的亭楼、铭旌)

(6) 古代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

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墨子》

亭卒上楼扫除,见死妇,大惊,走白亭长。——汉· 应劭《风俗通》

(7) 又如:亭戍(古代边境上的岗亭和营垒);亭吏(亭长);亭佐(亭长的副手);门亭(设于城门处的亭);亭卒(秦汉亭中的差役)

(8) 像亭子的小房子 。

(9) 如:书亭;邮亭;亭场(卖盐的地方);亭子间

(10) 山梨

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11) 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动词

(1) 养育 。

(2) 如:亭育(养育,培育);亭毒(养育;化育)

(3) 停止。同“停”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汉书·西域传上》

(4) 又如:亭当(完毕,妥当);亭居(水静止的样子)

形容词

(1) 适中,均衡 。

(2) 如:亭匀(均匀,妥贴)

(3) 直。姿势挺立的或笔直 。

(4) 如:亭立(直立;耸立);亭亭秀秀(身材修长,容貌、体态俊美);亭亭款款(身材修长、缓步走动的样子);亭亭植立(花木主干挺拔的);亭亭当当(妥当;合宜);亭亭袅袅(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和体态轻盈)

(5) 正

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和史宫赞》

(6) 又如:亭决(公平的判断)

英文翻译

pavilion; erect

方言集汇

◎ 粤语:t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in2 [东莞腔] tin2 [客英字典] tin2 [台湾四县腔] tin2 [海陆丰腔]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沙头角腔] tin2 [宝安腔] tin2 [陆丰腔] tin3
◎ 潮州话:dêng5 (t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特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ŋdeng
tíng [ting]
部首: 225
笔画: 9
五笔: YPS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YRBN
四角: 002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2) 同本义。后指驿亭

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说文》

汉家因 秦十里一亭。亭,留也。——《一切经音义经》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释名·释宫释》

为泗上亭长。——《汉书·高祖纪》

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晋· 干宝《搜神记》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3) 如:亭邮(驿站);亭民(驿亭附近的居民);亭寺(驿亭。寺,办公的官署);亭舍(驿亭的客舍);亭传(客栈);亭置(邮亭驿站);亭驿

(4) 亭子。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西蜀子云亭。——《三国志·诸葛亮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清· 姚鼐《登泰山记》

亭西有岱祠。

(5) 又如:亭榭(亭阁台榭);亭馆(供人游憩歇宿的亭台馆舍);亭槛(亭子的栏杆;亭子);亭院(造有凉亭、楼阁等建筑物的庭园或花园);亭景(亭影);亭落(亭院;村落);亭彩(旧时办喜事扎的亭楼、铭旌)

(6) 古代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

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墨子》

亭卒上楼扫除,见死妇,大惊,走白亭长。——汉· 应劭《风俗通》

(7) 又如:亭戍(古代边境上的岗亭和营垒);亭吏(亭长);亭佐(亭长的副手);门亭(设于城门处的亭);亭卒(秦汉亭中的差役)

(8) 像亭子的小房子 。

(9) 如:书亭;邮亭;亭场(卖盐的地方);亭子间

(10) 山梨

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11) 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动词

(1) 养育 。

(2) 如:亭育(养育,培育);亭毒(养育;化育)

(3) 停止。同“停”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汉书·西域传上》

(4) 又如:亭当(完毕,妥当);亭居(水静止的样子)

形容词

(1) 适中,均衡 。

(2) 如:亭匀(均匀,妥贴)

(3) 直。姿势挺立的或笔直 。

(4) 如:亭立(直立;耸立);亭亭秀秀(身材修长,容貌、体态俊美);亭亭款款(身材修长、缓步走动的样子);亭亭植立(花木主干挺拔的);亭亭当当(妥当;合宜);亭亭袅袅(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和体态轻盈)

(5) 正

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和史宫赞》

(6) 又如:亭决(公平的判断)

英文翻译

pavilion; erect

方言集汇

◎ 粤语:t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in2 [东莞腔] tin2 [客英字典] tin2 [台湾四县腔] tin2 [海陆丰腔]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沙头角腔] tin2 [宝安腔] tin2 [陆丰腔] tin3
◎ 潮州话:dêng5 (t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特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ŋd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