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更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率更令。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 秦 官……属官有太子率更。” 颜师古 注:“掌知漏刻,故曰率更。” 汉武帝 《柏梁诗》:“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
指 唐 书法家 欧阳询 。
询 曾任率更令,故称。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赵公 无忌 嘲 欧阳率更 。”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评书法》:“即 米颠 书自 率更 得之,有冰寒于水之奇。”
指 欧阳询 的法书。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九成宫醴泉铭》:“椎搨日多,佳本日少。故字多残闕,又经俗工洗凿,满纸模糊, 率更 面貌十不存一矣。”
引证解释
⒈ 即率更令。
引《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 秦官……属官有太子率更。”
颜师古注:“掌知漏刻,故曰率更。”
汉武帝《柏梁诗》:“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
⒉ 指唐书法家欧阳询。询曾任率更令,故称。
引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赵公无忌嘲欧阳率更。”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有冰寒于水之奇。”
⒊ 指欧阳询的法书。
引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唐九成宫醴泉铭》:“椎搨日多,佳本日少。故字多残闕,又经俗工洗凿,满纸模糊, 率更面貌十不存一矣。”
率更的国语词典
职官名。掌知刻漏之事。自秦汉后,历代皆有设置,宋代以后废除。
率更的网络释义
率更
率更的翻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lǜ
名词
(1) 法令;条例 。如:率典(常法)
(2) 规格;标准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
(3) 比例;比率 。如:率税(唐代由率贷转化而来的一种杂税);率贷(唐代的一种杂税,既对富户按其财产的比率强制举债);利率;税率
(4) 假借“锊”。古重量名
其罚百率。——《史记·周本纪》
动词
(1) 计算 。如:率刻(计算刻度);率计(计算)
(2) 另见
shuài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2) 同本义
率,捕鸟毕也。——《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
(3) 榜样;表率;楷模
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班固《汉书·何武传》
(4) 又如:率下(作为下属表率);率示(示范,作为榜样);率物(做众人的榜样);率身(自身作出榜样);率时(为时人的表率);率众(为众人表率);率导(以自身的表率行为对他人进行教导)
(5) 领导者,统帅,首领
将率不能,则兵弱。——《荀子·富国》
率师以来,惟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将率不亲,士卒不使。——《春秋繁露·五行相胜》
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史记·孔子世家》
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盐铁论·疾贪》
(6) 部队
攻 冰别率,破之。—— 房玄龄《晋书》
(7) 古代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 。如:率正(率长。古代户籍编制,五家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率,率有长)
(8) 姓
动词
(1) 用网捕鸟兽
悉率百禽。——《文选·张衡》
东京赋
(2) 聚敛;征收 。如:率募(征集,招募);率敛(搜刮聚敛);率钱(凑钱;募钱);率财(凑钱)
(3) 率领;带领。通“帅”
方叔率止。——《诗·小雅·采芑》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资治通鉴》
(4) 又如:率师(率领军队);率俾(率领);率众(率领众人);率将(带领);率勒(统率);率厉(率领督促);率御(统御,统率指挥);率导(率领);率道(领导)
(5) 劝导;引导
周仁(言行合乎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6) 又如:率勉(劝勉);率厉(激励;勉励);率民(引导百姓);率俗(对某种社会风气加以引导提倡)
(7) 遵行;遵循
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率由群匹。
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清· 洪亮吉《治平篇》
(8) 又如:率常(遵行常道);率从(依循,顺从);率教(遵奉礼教);率履(遵行礼教,躬行教令);率由(遵循,沿用);率法(遵循法度)
(9) 沿着;顺着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大雅·绵》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又如:率口(随口;顺口);率心(任其心意);率任(任性;放纵);率情(任意;犹秉性;顺其性情;徇情)
(11) 顺服;顺从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晋书·阮籍传》
(12) 又如:率服(全来归顺;臣服);率化(归顺);率俾(顺从);率从(顺从;跟从)
(13) 类似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
形容词
(1) 草率:轻率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2) 又如:率尔(轻率的样子);粗率(粗略草率);率成(草率写成);率民(轻浮之民);率易(轻率,随便);率略(草率;粗俗,疏忽);率笔(犹败笔);率就(轻易而就;随便)
(3) 急速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古诗十九首》
(4) 又如:率悟(捷悟,敏悟);率健(敏捷健壮)
(5) 直率;坦率
率心奉上,不顾嫌疑。——《魏书·张衮传》
(6) 又如:率素(质实朴素);率至(爽直;直率);率易(率直平易);率意(直率,按照本意);率达(坦率豁达);率躁(率直急躁);率实(坦率真实)
(7) 粗鲁
气高语率,令人自远。——明· 袁宏道《谢于楚历山草引》
(8) 漂亮 。如:这字写得真率
副词
(1) 皆,都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2) 又如:率天(犹普天);率土式望(全国百姓翘首盼望);率同(一同;共同);率皆(都是)
(3) 大约,大概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一般说来
案大才之人,率多侈纵,无实事之验。——汉· 王充《论衡·案书》
介词
(1) 自,由,从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
(2) 又如:率土(“率土之滨”之省称);率由(由来;犹皆由);率初(自始);率幸(一向受到宠信)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ut7 [沙头角腔] sut7 [客语拼音字汇] lid6 sai4 sud5 [台湾四县腔] sut7 lit8 [客英字典] sut7 [海陆丰腔] sut7 lit8 [东莞腔] sut7 luk8 [宝安腔] sut7 | lut8 [陆丰腔] sut7
◎ 潮州话:zug4 lug8 (tsuk lûk 旧时:tsut lût)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帥 | 所類 | 生 | 脂B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B | ʃwi | sryih/shwyh |
详细解释
gēng
动词
(1) (形声。从攴(
),“更”的小篆形是个形声字。丙声。 本义:改变)(2) 同本义
更,改也。——《说文》
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更爵洗。——《仪礼·大射仪》
更皮币。——《礼记·月令》
更姓改物。——《国语·周语》
应国之称号亦更矣。——《管子·侈靡》
国更立法以典民则祥。——《管子·任法》
更葬也。——《史记·晋世家》
景公欲更 晏子之宅。——《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士何足宰哉!——《三国志·吕凯传》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 晋武公。——《史记·晋世家》
(3) 又如:更故(更改;变改);更号(改变名位与称号);更步(改变行止);更元(更改年号);更移(变迁;改变);更徙(变迁);更法(变法);更革(变革;改革)
(4) 改,改正
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国语·越语上》
既云常赦,不免皆赦除之,此非直赦其有罪,亦是与天下断,当许其更新(改过自新)。——《旧唐书·孙伏伽传》
(5) 又如:更订(改订;修订);更议(改议);更窜(窜改,改动)
(6) 更换;替代
更,代也。——《方言三》
弗用则更。——《周礼·司弓矢》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7) 又如:除旧更新(除去旧的,用新的来代替);更王(改换帝王);更置(变动,变换);更调(调换;改换)
(8) 经过,经历
因欲通使(大月氏),道必更(经过) 匈奴中。——《史记·大宛列传》
其佐李揖、 刘秩等皆儒生,未尝更军旅。——《新唐书·房琯传》
(9) 又如:更世(更事。阅世,经历世事);更涉(经历);更尝(亲身经历,实际体验);更履(经历;遭遇)
(10) 连续,接续
姓利相更。——《国语·晋语》。注:“续也。”
(11) 又如:更相(相继;相互)
(12) 轮流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外。——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3) 又如:更伯(轮流称霸);更王(轮番为主);更直(轮番值班);更徭(更番戍守边境的徭役)
(14) 偿还;抵偿
功之成也不足以更责。——《淮南子·诠言训》
(15) 报,报答
不更厥贞,大命其倾。——《国语·晋语三》
(16) 通“梗”(
)。阻塞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曰动奸,奸动则变更矣。——《管子·九守》
名词
(1)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更鼓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宋· 苏轼《夜过舒尧文戏作》
(2) 又如:更点(指更鼓之声);更钥(放置报时更鼓处的钥匙)
(3) 量词。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半夜三更
(5) 另见
gèng
副词
(1)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更无六耳(再没有第三人。六耳:第三者的代称);更若(再如;倘若);更待(再等;再过)
(3) 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聊斋志异·促织》
今日拒之,事更不顺。——《资治通鉴》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清· 林觉民《与妻书》
(4) 表示在所说的范围之外,相当于另外;也
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表示跟上一层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之外,相当于“反而”“竟然”“还是”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 与,和
着尽工夫是化工,不关春雨更春风。——宋· 杨万里《春兴》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ang1 gen1 gen5 [东莞腔] gang1 gen5 [宝安腔] gen3 | gang1 [梅县腔]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5 gien3 gang1 [沙头角腔] gien3 gang1 [客英字典] gen3 gang1 gin3 gen5 [海陆丰腔] gien5 gien3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ang1 gen4 [陆丰腔] gang1 ge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庚 | 古行 | 見 | 庚二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krang/keang | kɐ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