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黄

xuán huáng [ xuan huang]
繁体 玄黃
注音 ㄒㄨㄢˊ ㄏㄨㄤˊ

词语释义

指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

指天地。

比喻外表,非本质的东西。

指彩色的丝织物。

泛指颜色。

马病貌。

指古代传说中五天帝的中央之帝。

古人谓天地混沌之气。

指战乱。

指有病的马。

道教指称水银和铅液化融合后的液体,为合成丹药的一种原料。

《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词语解释

  1. 指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

    《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汉书·扬雄传上》:“灵祗既乡,五位时叙,絪緼玄黄,将绍厥后。” 颜师古 注:“玄黄,天地色也。” 晋 潘尼 《乘舆箴》:“元元遂初,芒芒太始,清浊同流,玄黄错跱。”

  2. 指天地。

    汉 扬雄 《剧秦美新》:“玄黄剖判,上下相呕。” 唐 杨炯 《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及其玄黄再造,日月重轮,功成而不居,名遂而身退。” 明 宋濂 《燕书四十首序》:“玄黄之间,事变无垠。” 郭沫若 《十年建国增徽识》诗:“劳动精神昭日月,人民意气华玄黄。”

  3. 泛指颜色。

    《古文苑·班婕妤<捣素赋>》:“閲绞练之初成,择玄黄之妙匹。” 章樵 注:“择颜色所宜而染之。” 唐 欧阳詹 《出门赋》:“路实多岐,丝无定色,任玄黄之濡染,信疆理之南北。”

  4. 古人谓天地混沌之气。

    汉 焦赣 《易林·蛊之泰》:“玄黄四塞,阴雌伏谋。”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元气否塞,玄黄喷薄,辰星乱逆,阴阳舛错。” 晋 陆云 《愁霖赋》:“于是天地发挥,阴阳交激,万物混而同波兮,玄黄浩其无质。”

  5. 指彩色的丝织物。

    《书·武成》:“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 周 王。” 孔 传:“言东国士女,篚筐盛其丝帛,奉迎道次,明我 周 王为之除害。”《文选·张衡<思玄赋>》:“献环琨与深縭兮,申厥好以玄黄。” 刘良 注:“以玄黄之繒,申其好也。” 明 王錂 《春芜记·赐婚》:“感皇恩浩荡,天使殷勤,不必玄黄稠曡,把红丝为聘。”

  6. 比喻外表,非本质的东西。

    晋 道恒 《释驳论》:“自非一举顿诣体备圆足,其间何能不有小失?且当録其真素,略举玄黄。安浑举一概,无復甄别?”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谢安 目 支道林 如 九方皋 之相马,略其玄黄,取其儁逸。”

  7. 《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高亨 注:“二龙搏鬦于野,流血染泥土,成青黄混合之色。”《云笈七籤》卷十五:“云雷未泰之日,玄黄流血之时。”后因以“玄黄”指血。

    清 李渔 《奈何天·掳俊》:“涂肝分脑,杀出玄黄路一条。” 陈毅 《淮北初战歼蒋军九十二旅》诗:“十万旌旗 泗水 阳, 淮南 、 淮北 遍玄黄。”

  8. 指战乱。

    清 春梦生 《维新梦》:“玄黄世界羣龙舞,黑白棋枰万马腾。”

  9. 马病貌。

    《诗·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陟彼高岗,我马玄黄。”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虺隤叠韵字,玄黄双声字,皆谓病貌也。” 唐 王建 《闻故人自征戍回》诗:“亦知远行劳,人悴马玄黄。” 清 方文 《卖马行为祝一之赋》:“主人见马意凄楚,嗟尔玄黄瘦如许!” 郁达夫 《赠王沉》诗:“鳶肩火色长如此,我马玄黄又日曛。”

  10. 10.指有病的马。

    晋 陆机 《七徵》:“策玄黄於榛险,凭穴岩而放言。” 唐 欧阳詹 《瑾瑜匿瑕赋》:“玄黄已疲,奚復骋乎千里;轮囷则疴,焉得用於九重。”

  11. 11.指古代传说中五天帝的中央之帝。

    《楚辞·王逸<九思·守志>》:“謁玄黄兮纳贄,崇忠贞兮弥坚。” 洪兴祖 补注:“玄黄,中央之帝也。”

  12. 12.道教指称水银和铅液化融合后的液体,为合成丹药的一种原料。

    《云笈七籤》卷六五引《金丹诀·合丹法》:“取水银九斤,铅一斤,置土釜中,猛其火,从旦至日下晡,水银铅精俱出,如黄金,名曰玄黄。”

引证解释

⒈ 指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

《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汉书·扬雄传上》:“灵祗既乡,五位时叙,絪緼玄黄,将绍厥后。”
颜师古注:“玄黄,天地色也。”
晋潘尼《乘舆箴》:“元元遂初,芒芒太始,清浊同流,玄黄错跱。”

⒉ 指天地。

汉扬雄《剧秦美新》:“玄黄剖判,上下相呕。”
唐杨炯《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及其玄黄再造,日月重轮,功成而不居,名遂而身退。”
明宋濂《燕书四十首序》:“玄黄之间,事变无垠。”
郭沫若《十年建国增徽识》诗:“劳动精神昭日月,人民意气华玄黄。”

⒊ 泛指颜色。

《古文苑·班婕妤<捣素赋>》:“閲绞练之初成,择玄黄之妙匹。”
章樵注:“择颜色所宜而染之。”
唐欧阳詹《出门赋》:“路实多岐,丝无定色,任玄黄之濡染,信疆理之南北。”

⒋ 古人谓天地混沌之气。

汉焦赣《易林·蛊之泰》:“玄黄四塞,阴雌伏谋。”
三国魏曹植《魏德论》:“元气否塞,玄黄喷薄,辰星乱逆,阴阳舛错。”
晋陆云《愁霖赋》:“于是天地发挥,阴阳交激,万物混而同波兮,玄黄浩其无质。”

⒌ 指彩色的丝织物。

《书·武成》:“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王。”
孔传:“言东国士女,篚筐盛其丝帛,奉迎道次,明我周王为之除害。”
《文选·张衡<思玄赋>》:“献环琨与深縭兮,申厥好以玄黄。”
刘良注:“以玄黄之繒,申其好也。”
明王錂《春芜记·赐婚》:“感皇恩浩荡,天使殷勤,不必玄黄稠曡,把红丝为聘。”

⒍ 比喻外表,非本质的东西。

晋道恒《释驳论》:“自非一举顿诣体备圆足,其间何能不有小失?且当録其真素,略举玄黄。安浑举一概,无復甄别?”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谢安目支道林如九方皋之相马,略其玄黄,取其儁逸。”

⒎ 后因以“玄黄”指血。

《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高亨注:“二龙搏鬦于野,流血染泥土,成青黄混合之色。”
《云笈七籤》卷十五:“云雷未泰之日,玄黄流血之时。”
清李渔《奈何天·掳俊》:“涂肝分脑,杀出玄黄路一条。”
陈毅《淮北初战歼蒋军九十二旅》诗:“十万旌旗泗水阳, 淮南、淮北遍玄黄。”

⒏ 指战乱。

清春梦生《维新梦》:“玄黄世界羣龙舞,黑白棋枰万马腾。”

⒐ 马病貌。

《诗·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陟彼高岗,我马玄黄。”
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虺隤叠韵字,玄黄双声字,皆谓病貌也。”
唐王建《闻故人自征戍回》诗:“亦知远行劳,人悴马玄黄。”
清方文《卖马行为祝一之赋》:“主人见马意凄楚,嗟尔玄黄瘦如许!”
郁达夫《赠王沉》诗:“鳶肩火色长如此,我马玄黄又日曛。”

⒑ 指有病的马。

晋陆机《七徵》:“策玄黄於榛险,凭穴岩而放言。”
唐欧阳詹《瑾瑜匿瑕赋》:“玄黄已疲,奚復骋乎千里;轮囷则疴,焉得用於九重。”

⒒ 指古代传说中五天帝的中央之帝。

《楚辞·王逸<九思·守志>》:“謁玄黄兮纳贄,崇忠贞兮弥坚。”
洪兴祖补注:“玄黄,中央之帝也。”

⒓ 道教指称水银和铅液化融合后的液体,为合成丹药的一种原料。

《云笈七籤》卷六五引《金丹诀·合丹法》:“取水银九斤,铅一斤,置土釜中,猛其火,从旦至日下晡,水银铅精俱出,如黄金,名曰玄黄。”

玄黄的国语词典

黑与黄。指天地的颜色。

玄黄的网络释义

玄黄 (汉语词组)

  • 玄黄是指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 《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出自《汉书·扬雄传上》:“灵祗既乡,五位时叙,絪緼玄黄,将绍厥后。”颜师古 注:“玄黄,天地色也。” 晋 潘尼 《乘舆箴》:“元元遂初,芒芒太始,清浊同流,玄黄错跱。”千字文中开头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 玄黄造句

    元元遂初,芒芒太始,清浊同流,玄黄错跱。
    蛇年好吉兆,提前给你拜年了!一拜天地,天地玄黄地久天长;二拜财神,日进斗金飞黄腾达;三拜福星,天罡北斗福从天降;四拜全家,阖家团圆福寿安康!
    许多事情对于众神来说,都是神而明之,一点即通,玄黄道人指出魔头根本,众人自然也看明白其中原理,顺便还举一反三,得知更多的东西。
    乞请冥冥中存在的玄黄世界意志主宰,敕封吾为至高上。
    至心朝礼,司命大天尊!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给你拜年了!一拜天地,天地玄黄,地久天长;二拜财神,日进斗金,飞黄腾达;三拜福星,天罡北斗,福从天降;四拜全家,阖家团圆,福寿安康!
    玄黄门也是仙门吗?玄黄大洪炉又有什么用?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混沌初开,自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以来,天地间就孕化出各大种族,世间也陷入群魔乱舞,人神共愤的混乱局面。
    手握云戟,龙天黑发披肩,龙战玄黄化作战甲虚影穿在身上,有如战神降世。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润余成岁,律吕调阳。
    虽然龙战玄黄不弱,脱胎于九十九幅龙山图案和玄黄战意,但毕竟境界上不如图腾印记。
    思念的的念,火字旁天地玄黄的玄!
    黍粮起,可换来酒二两;云日换,我心自骋玄黄;沧桑去,凝剑胆落铿锵;岁淹及,人世俯仰,相却不过两苍莽。
    施主九阳经脉,实属百年难遇,也是玄黄功法的唯一要求经脉,老衲一直以为不过传说,没想到都是真的!
    陆小圣也觉得想要爬上山不太可能,正想放弃,忽然发现小鼎释放出一丝玄黄之气没入他体内,他顿感身轻如燕。
    法则决定着力量的强弱,万灵的命运,世界的运转,因此到了苍穹的尽头,便会亢龙有悔,到了大地的深处,便会其血玄黄,因此泰极否来,否极泰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舞荷先是利用我接触绍影,然后打算彻底取代你!为了留住绍影的心,请宫奴日夜易容修妆,杂学玄黄之术,恐忧必生大乱。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一个孤苦平凡的人,是否能够缔造一段不朽的传奇?且看傻瓜如何变天才,如何世界称雄?一样的玄幻,不一样的故事,澎湃情激,热血腾沸。

    汉字详情

    xuán [xuan]
    部首: 522
    笔画: 5
    五笔: YX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VI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2) 同本义

    黑而有亦色者为玄。——《说文》

    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

    夏纁玄。——《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

    八月载绩,载玄载黄。——《诗·豳风·七月》

    天玄地黄。——《易·坤》

    篚厥玄黄。——《孟子》

    我马玄黄。——《诗·召南·卷耳》

    (3) 又泛指黑色

    玄,黑也。——《小尔雅》

    厥篚玄纤缟。——《书·禹贡》。 孔传:“玄,黑缯。”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诗·小雅·何草不黄》

    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韩非子·十过》

    (4) 又如:玄禽(燕子);玄霜(传说中的仙药);玄岫场谷(青山翠谷);玄霄(黑云);玄厉(黑色磨刀石);玄祺(浅黑色旗)

    (5) 引申为黑暗

    遗思在玄夜,相与复翱翔。——汉· 刘桢《公宴》

    (6) 又如:玄夜(黑夜);玄窗(阴暗的深坑);玄室(暗室)

    (7) 深;厚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楚辞》

    (8) 又如:玄冰(厚冰);玄包(深藏);玄渊(深渊)

    (9) 神妙难捉摸;深奥

    难!难!难!道最玄。——《西游记》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异物名实玄纽。——《荀子·正名》

    学遍书部,特善玄言。——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10) 又如:玄机(神秘的先兆);玄关(佛教称入道的法门);玄术(神秘的法术);玄策(神妙的谋略);玄语(不切实际的话);玄谈(脱离实际的空谈);玄寂(玄虚寂静)

    (11) 假借为“远”或为“原”

    玄,幽远也。象幽而入覆之也。——《说文》

    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庄子》。高注:“淮南子曰:天也。圣经不言玄妙,至伪尚书有玄德升间之语。”

    (12) 又如:玄古(远古);玄睹(远见)

    (13) 奇特 。如:这个人长的样样都大,大得真玄

    (14) 寂静;清静

    天道玄默,无容无则。——《淮南子》

    (15) 又如:玄谟(清静无为);玄静(清静无为的思想境界);玄嘿(寂静无为)

    名词

    (1) 天,天空

    玄,天也。——《释言》

    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太玄·玄告》

    共玄官。——《管子·幼官》。注:“主礼天之官也。”

    (2) 又如:玄都(神仙的居处);玄穹帝(即天帝);玄极(天顶,天空);玄贶(上天的赏赐);玄浑(天)

    (3) 道家的学说;道教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文心雕龙》

    (4) 又如:玄门(道教);玄功(道家修道的功夫);玄玄道(道家及其深奥、神妙的教义)

    (5) 农历九月的别称

    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国语·越语下》

    (6) 玄孙的省称

    曾孙之子为玄孙。——《尔雅》

    (7) 北方

    以处玄宫。——《庄子》。陆德明释文:“玄宫, 李云北方宫也。”

    (8) 又如:玄方(北方);玄郊(北郊);玄海(北方之海);玄朔(北方);玄帝(北方之帝)

    英文翻译

    deep, profound, abstruse; KangXi radical 95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en2 [客英字典] hien2 [沙头角腔] hen2 [东莞腔] hen2 [陆丰腔] hian3 [客语拼音字汇] hian2 [台湾四县腔] hien2 [梅县腔] hien2 [宝安腔] hen2
    ◎ 潮州话:hiang5 【潮州】hiêng5 (hîang 旧时:hî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涓先合平聲合口四等ghuen/huenɣiwen
    huáng [huang]
    部首: 1101
    笔画: 11
    五笔: AM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LWC
    四角: 4480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4) 枯黄 。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动词

    (1) 垮掉,坏了事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名词

    (1) 黄赤色的马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如:扫黄

    (7)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英文翻译

    yellow;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ong2 [东莞腔] wong2 [陆丰腔] wong3
    ◎ 潮州话:ng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