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远

xuán yuǎn [ xuan yuan]
繁体 玄遠
注音 ㄒㄨㄢˊ ㄩㄢˇ

词语释义

玄远 xuányuǎn

(1) 玄妙幽远

profound

词语解释

  1. 玄妙幽远。

    《晋书·张华传》:“天道玄远,惟修德以应之耳。” 唐 张九龄 《请御注<道德经>及疏施行状》:“天旨玄远,圣义发明,词约而理丰,文省而事愜。” 明 方孝孺 《赠金溪吴仲实序》:“道本於人心,非幽深玄远不可知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清谈家的特征是言语玄远耐思索,行动有风趣不同于常人。”

  2. 指深远微妙的哲理。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詵 弟 顗 , 咸熙 中为司空”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嘏 ( 傅嘏 )善名理而 粲 ( 荀粲 )尚玄远,宗致虽同,仓卒时或有格而不相得意。”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三:“ 晋 人雅尚玄远,宜於世情澹薄。”

  3. 犹久远。

    晋 张野 《释疑论》:“夫天地之玄远,阴阳之广大,人在其中,岂唯稊米之在太仓,毫末之於马体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虽千古茫昧,理世玄远,遗文逸句,容或可寻。” 叶圣陶 《一包东西》:“﹝他﹞一时想得非常玄远。”

  4. 形容诗文旨趣深远。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三:“‘黄鶯弄不足,含入 未央宫 ’,断不可移咏梅、桃、李、杏,而超然玄远,如九转还丹,仙胎自孕矣。”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杨巍》:“ 杨公 诗高旷玄远,冲夷澹泊。”

引证解释

⒈ 玄妙幽远。

《晋书·张华传》:“天道玄远,惟修德以应之耳。”
唐张九龄《请御注<道德经>及疏施行状》:“天旨玄远,圣义发明,词约而理丰,文省而事愜。”
明方孝孺《赠金溪吴仲实序》:“道本於人心,非幽深玄远不可知也。”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清谈家的特征是言语玄远耐思索,行动有风趣不同于常人。”

⒉ 指深远微妙的哲理。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詵弟顗,咸熙中为司空” 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嘏(傅嘏 )善名理而粲(荀粲 )尚玄远,宗致虽同,仓卒时或有格而不相得意。”
宋沉作喆《寓简》卷三:“晋人雅尚玄远,宜於世情澹薄。”

⒊ 犹久远。

晋张野《释疑论》:“夫天地之玄远,阴阳之广大,人在其中,岂唯稊米之在太仓,毫末之於马体哉!”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虽千古茫昧,理世玄远,遗文逸句,容或可寻。”
叶圣陶《一包东西》:“﹝他﹞一时想得非常玄远。”

⒋ 形容诗文旨趣深远。

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三:“‘黄鶯弄不足,含入未央宫 ’,断不可移咏梅、桃、李、杏,而超然玄远,如九转还丹,仙胎自孕矣。”
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籤·杨巍》:“杨公诗高旷玄远,冲夷澹泊。”

玄远的国语词典

幽深眇远。

如:「《易经》的道理非常玄远。」

玄远的网络释义

玄远

  • 玄远:词汇
  • 玄远:小说《善良的死神》的角色
  • 玄远 (词汇)

  • 形容诗文旨趣深远;指深远微妙的哲理。
  • 玄远造句

    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即使象被人们称之为“清谈”、“玄远”的玄学,也不例外。
    若是你从没听过玄远高雅的吹奏,这张专辑是你只有的选择!
    玄虚,乃玄远虚无之道,神机莫测,窥其道难之。
    昆仑旁薄幽,昆仑,天也;旁薄,意为浩大无垠之貌;幽则指玄远幽深。
    “妙”的事物或空灵、或玄远、或精微,其感性形式总与道的某些特征相似。
    神仙信仰又与山岳崇拜紧紧相连。在中国山岳崇拜中,又以昆仑最为玄远和神秘。
    静则“荡思八荒,神游万古”,运笔则表里澄澈,玄远超逸,以己之笔墨抒自心胸怀,“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如果你从没听过玄远高雅的演奏,这张专辑是你唯一的选择!
    较比西方艺术以理性占据主要地位,东方艺术更为玄远。
    这些作品以雄浑瑰玮的彩墨,将玄远的虚无物化得仪态万方,让人感受着从容不迫的大气象、大智慧;

    汉字详情

    xuán [xuan]
    部首: 522
    笔画: 5
    五笔: YX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VI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2) 同本义

    黑而有亦色者为玄。——《说文》

    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

    夏纁玄。——《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

    八月载绩,载玄载黄。——《诗·豳风·七月》

    天玄地黄。——《易·坤》

    篚厥玄黄。——《孟子》

    我马玄黄。——《诗·召南·卷耳》

    (3) 又泛指黑色

    玄,黑也。——《小尔雅》

    厥篚玄纤缟。——《书·禹贡》。 孔传:“玄,黑缯。”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诗·小雅·何草不黄》

    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韩非子·十过》

    (4) 又如:玄禽(燕子);玄霜(传说中的仙药);玄岫场谷(青山翠谷);玄霄(黑云);玄厉(黑色磨刀石);玄祺(浅黑色旗)

    (5) 引申为黑暗

    遗思在玄夜,相与复翱翔。——汉· 刘桢《公宴》

    (6) 又如:玄夜(黑夜);玄窗(阴暗的深坑);玄室(暗室)

    (7) 深;厚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楚辞》

    (8) 又如:玄冰(厚冰);玄包(深藏);玄渊(深渊)

    (9) 神妙难捉摸;深奥

    难!难!难!道最玄。——《西游记》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异物名实玄纽。——《荀子·正名》

    学遍书部,特善玄言。——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10) 又如:玄机(神秘的先兆);玄关(佛教称入道的法门);玄术(神秘的法术);玄策(神妙的谋略);玄语(不切实际的话);玄谈(脱离实际的空谈);玄寂(玄虚寂静)

    (11) 假借为“远”或为“原”

    玄,幽远也。象幽而入覆之也。——《说文》

    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庄子》。高注:“淮南子曰:天也。圣经不言玄妙,至伪尚书有玄德升间之语。”

    (12) 又如:玄古(远古);玄睹(远见)

    (13) 奇特 。如:这个人长的样样都大,大得真玄

    (14) 寂静;清静

    天道玄默,无容无则。——《淮南子》

    (15) 又如:玄谟(清静无为);玄静(清静无为的思想境界);玄嘿(寂静无为)

    名词

    (1) 天,天空

    玄,天也。——《释言》

    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太玄·玄告》

    共玄官。——《管子·幼官》。注:“主礼天之官也。”

    (2) 又如:玄都(神仙的居处);玄穹帝(即天帝);玄极(天顶,天空);玄贶(上天的赏赐);玄浑(天)

    (3) 道家的学说;道教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文心雕龙》

    (4) 又如:玄门(道教);玄功(道家修道的功夫);玄玄道(道家及其深奥、神妙的教义)

    (5) 农历九月的别称

    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国语·越语下》

    (6) 玄孙的省称

    曾孙之子为玄孙。——《尔雅》

    (7) 北方

    以处玄宫。——《庄子》。陆德明释文:“玄宫, 李云北方宫也。”

    (8) 又如:玄方(北方);玄郊(北郊);玄海(北方之海);玄朔(北方);玄帝(北方之帝)

    英文翻译

    deep, profound, abstruse; KangXi radical 95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en2 [客英字典] hien2 [沙头角腔] hen2 [东莞腔] hen2 [陆丰腔] hian3 [客语拼音字汇] hian2 [台湾四县腔] hien2 [梅县腔] hien2 [宝安腔] hen2
    ◎ 潮州话:hiang5 【潮州】hiêng5 (hîang 旧时:hî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涓先合平聲合口四等ghuen/huenɣiwen
    yuǎn [yua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FQP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MMU
    四角: 313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2)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 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远行无急步(走长路不能走得太急);远游之戒(指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戒训);远招近揖(热情相邀、礼貌相待远近友人);远水近火(即远水不救近火。比喻缓不济急)

    (4) 长久;长远

    则筮远日。——《仪礼·士冠礼》

    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公羊传·庄公四年》

    (5) 又如:永远;长远;远世(远古的年代);远裔(远代的子孙。也称“远胄”)

    (6) 高远;远大

    将有远志。——《国语·周语》

    未能远谋。——《左传 ·庄公十年》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始有远略。——宋· 苏洵《六国论》

    深谋远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远到(形容成就远大,不可限量);远计(远大或长久的计划);远略(远大的谋略)

    (8) 多。指差距大

    狗则远矣。——《吕氏春秋·慎行论》

    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下圣人也亦远矣。

    (9) 又如:远年(多年);远不相同

    (10) 深远;深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 又如:远忧(深远的忧虑);远奥(深远玄奥);远略(深远的谋略);远神(深远的神韵)

    动词

    (1) 离开;避开

    君子远疱厨。——《孟子·梁惠王上》

    暧暧远人村。——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相远不知。——唐· 李朝威《柳毅传》

    远罪丰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远嫌(远避嫌疑);远罪(远离罪恶);远鄙(避开粗俗);远祸(避免祸患);远开(方言。离开);远势(避免滥用权势)

    (3) 违背

    故法不远义,则民服而不离。——《汉书·公孙弘传》

    (4) 又如:远礼(背离礼仪);远义(背离仁义)

    (5) 疏远,不亲近,不接近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

    远贤臣。

    (7) 又如: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慢(疏远轻忽);远绝(疏远隔绝);远斥(疏远隔绝);远利(不近私利);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臣(不被亲信重视的臣子)

    (8) 扩大;扩展 。如:远境(扩大疆域);远达(飞黄腾达)

    (9) 超过;胜过 。如远逾(超越); 远迈(远远超过);远过,(超过)

    名词

    (1) 偏僻之地;远方 。如:远投荒昧(流放到边远、蛮荒的地区);远恶(环境恶劣的边远地区);远戍(充军到边远地区);远人(边远地方的人);远乡牌(人在外乡死后,在坟墓上设立的名牌);远晋军州(穷山恶水的边远地区。军与州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名,均属路);远流(流放到远方);远驿(远方的驿站)

    (2) 姓

    英文翻译

    distant, remote, far; prof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