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圭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玄珪 ”。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
《书·禹贡》:“ 禹 锡玄圭,告厥成功。” 孔 传:“玄,天色, 禹 功尽加于四海,故 尧 赐玄圭以彰显之,言天功成。” 蔡沉 集传:“水色黑,故圭以玄云。”《汉书·王莽传上》:“ 伯禹 锡玄圭, 周公 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玄珪既赐,苍玉无陈,乃棫朴之愆期,非苞茅之不贡。” 明 杨慎 《别陈玉泉》诗:“平成绍 禹 绩,玄圭献 尧 天。”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他别有土茅封地,居水国,秉玄圭。”
借指特大功业。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毚鼎迁 宋 ,玄圭告成。”
指墨。言其色黑而形似圭。
宋 杨万里 《春兴》诗:“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鬚浮砚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玄珪”。
⒉ 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
引《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孔传:“玄,天色, 禹功尽加于四海,故尧赐玄圭以彰显之,言天功成。”
蔡沉集传:“水色黑,故圭以玄云。”
《汉书·王莽传上》:“伯禹锡玄圭, 周公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
南朝陈徐陵《劝进元帝表》:“玄珪既赐,苍玉无陈,乃棫朴之愆期,非苞茅之不贡。”
明杨慎《别陈玉泉》诗:“平成绍禹绩,玄圭献尧天。”
清李渔《蜃中楼·传书》:“他别有土茅封地,居水国,秉玄圭。”
⒊ 借指特大功业。
引南朝宋鲍照《河清颂》:“毚鼎迁宋,玄圭告成。”
⒋ 指墨。言其色黑而形似圭。
引宋杨万里《春兴》诗:“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鬚浮砚水。”
玄圭的网络释义
玄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2) 同本义
黑而有亦色者为玄。——《说文》
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
夏纁玄。——《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
八月载绩,载玄载黄。——《诗·豳风·七月》
天玄地黄。——《易·坤》
篚厥玄黄。——《孟子》
我马玄黄。——《诗·召南·卷耳》
(3) 又泛指黑色
玄,黑也。——《小尔雅》
厥篚玄纤缟。——《书·禹贡》。 孔传:“玄,黑缯。”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诗·小雅·何草不黄》
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韩非子·十过》
(4) 又如:玄禽(燕子);玄霜(传说中的仙药);玄岫场谷(青山翠谷);玄霄(黑云);玄厉(黑色磨刀石);玄祺(浅黑色旗)
(5) 引申为黑暗
遗思在玄夜,相与复翱翔。——汉· 刘桢《公宴》
(6) 又如:玄夜(黑夜);玄窗(阴暗的深坑);玄室(暗室)
(7) 深;厚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楚辞》
(8) 又如:玄冰(厚冰);玄包(深藏);玄渊(深渊)
(9) 神妙难捉摸;深奥
难!难!难!道最玄。——《西游记》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异物名实玄纽。——《荀子·正名》
学遍书部,特善玄言。——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10) 又如:玄机(神秘的先兆);玄关(佛教称入道的法门);玄术(神秘的法术);玄策(神妙的谋略);玄语(不切实际的话);玄谈(脱离实际的空谈);玄寂(玄虚寂静)
(11) 假借为“远”或为“原”
玄,幽远也。象幽而入覆之也。——《说文》
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庄子》。高注:“淮南子曰:天也。圣经不言玄妙,至伪尚书有玄德升间之语。”
(12) 又如:玄古(远古);玄睹(远见)
(13) 奇特 。如:这个人长的样样都大,大得真玄
(14) 寂静;清静
天道玄默,无容无则。——《淮南子》
(15) 又如:玄谟(清静无为);玄静(清静无为的思想境界);玄嘿(寂静无为)
名词
(1) 天,天空
玄,天也。——《释言》
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太玄·玄告》
共玄官。——《管子·幼官》。注:“主礼天之官也。”
(2) 又如:玄都(神仙的居处);玄穹帝(即天帝);玄极(天顶,天空);玄贶(上天的赏赐);玄浑(天)
(3) 道家的学说;道教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文心雕龙》
(4) 又如:玄门(道教);玄功(道家修道的功夫);玄玄道(道家及其深奥、神妙的教义)
(5) 农历九月的别称
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国语·越语下》
(6) 玄孙的省称
曾孙之子为玄孙。——《尔雅》
(7) 北方
以处玄宫。——《庄子》。陆德明释文:“玄宫, 李云北方宫也。”
(8) 又如:玄方(北方);玄郊(北郊);玄海(北方之海);玄朔(北方);玄帝(北方之帝)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en2 [客英字典] hien2 [沙头角腔] hen2 [东莞腔] hen2 [陆丰腔] hian3 [客语拼音字汇] hian2 [台湾四县腔] hien2 [梅县腔] hien2 [宝安腔] hen2
◎ 潮州话:hiang5 【潮州】hiêng5 (hîang 旧时:hîen)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玄 | 胡涓 | 匣 | 先合 | 平聲 | 先 | 合口四等 | 先 | 山 | ghuen/huen | ɣiwe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重土”。本义: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
(2) 同本义
瑞贽珪者兑上。——《白虎通》
孰为珪璋。——《庄子·马蹄》。李注:“锐上方下曰珪。”
以青圭礼东方。——《周礼·大宗伯》。注:“圭锐象春物初生。”
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左传·哀公十四年》。注:“守邑符信。”
圭币(帛)俎豆(均为祭器)。——《汉书·郊祀志上》
(3) 又如:圭瑞(古代诸侯所执的玉制符信);圭壁(古代王侯朝聘、祭祀时所用的贵重玉器)
(4) 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圭表”的部件。在石座上平放着的尺叫圭,南北两端立着的标杆叫表,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
每每“亲星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祖冲之》
(5) 又如:圭臬
(6) 中国古代较小的容量单位
圭撮涉于贫友,吝情动于颜色。——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
(7) 又如:圭勺(圭与勺。都是容量单位的名称);圭撮(古代小单位的量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wi1 [台湾四县腔] gui1 [客英字典] kwui1 [客语拼音字汇] gui1 [海陆丰腔] gui1 [东莞腔] gui1 [宝安腔] gui1 [陆丰腔] gui1
◎ 潮州话:哥威1(规)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圭 | 古攜 | 見 | 齊合 | 平聲 | 齊 | 合口四等 | 蟹 | 齊 | kiwei | kue/ku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