獯羯

xūn jié [ xun jie]
注音 ㄒㄨㄣ ㄐ一ㄝˊ

词语释义

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词语解释

  1. 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獯 即 獯鬻 ,指 汉 及其后之 匈奴 ; 羯 为 匈奴 之别部。《南史·陈纪上·武帝》:“ 震泽 、 稽阴 ,并怀叛逆, 獯 羯 丑虏,三乱皇都。”《艺文类聚》卷十四引 南朝 陈 沉炯 《为群臣劝进梁元帝表》:“ 獯 羯 凭凌,奸臣互起。”

引证解释

⒈ 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獯即獯鬻,指汉及其后之匈奴 ; 羯为匈奴之别部。

《南史·陈纪上·武帝》:“震泽、稽阴,并怀叛逆, 獯羯丑虏,三乱皇都。”
《艺文类聚》卷十四引南朝陈沉炯《为群臣劝进梁元帝表》:“獯羯凭凌,奸臣互起。”

獯羯的网络释义

獯羯

  • xūn jié
  • 泛指北方少数民族。獯即獯鬻,指汉及其后之匈奴;羯为匈奴之别部。
  • 汉字详情

    xūn [xun]
    部首: 324
    笔画: 17
    五笔: QTTO
    五行:
    仓颉: KHHGF
    四角: 42231

    英文翻译

    a tribe of Scythians which invaded China during the Hsia dynasty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iun1 [客英字典] hiun1 [海陆丰腔] hiun1 [梅县腔] hi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云平聲合口三等xĭuənhyon/xiun
    jié [jie]
    部首: 619
    笔画: 15
    五笔: UDJN
    五行:
    仓颉: TQAPV
    四角: 865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阉过的公羊。泛指羊

    (2) 又如:羯膻(羊臊气)

    (3) 中国古时的一民族名 。源于小月支;曾附属匈奴。魏晋时散居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与汉人杂处,从事农业,受汉族地主奴役,被称为“羯胡”。信奉“胡天”。晋时,羯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为五胡十六国之一。如:羯胡(旧时用以泛称来自北方的外族)

    动词

    阉割

    羯鸡,阉鸡也。——清· 翟灏《通俗编》

    英文翻译

    wether, castrated ram; deer skin

    方言集汇

    ◎ 粤语:kit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et7 giet7 [海陆丰腔] giet7 [梅县腔] gi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宝安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gia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謁月開入聲開口三等kĭɐtki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