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祭

tǎ jì [ ta ji]
繁体 獺祭
注音 ㄊㄚˇ ㄐ一ˋ

词语释义

獭祭 tǎjì

(1) 比喻作文罗列典故或堆砌成文

[孟春之月]鱼上水,獭祭鱼。——《礼记·月令》
empty parade of allusions and phrases passing for literary compositions

词语解释

  1. 见“ 獭祭鱼 ”。

引证解释

⒈ 见“獭祭鱼”。

獭祭的国语词典

獭贪食,常将所捕的鱼陈列水边,俗称祭鱼。参见「獭祭鱼」条。

獭祭的网络释义

獭祭 (汉语词语)

  • 獭祭,又叫作獭祭鱼,最早出现于《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獭是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吃鱼,经常将所捕到的排列在岸上,从古代中国人的眼里,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称之为獭祭鱼或獭祭。
  • 獭祭造句

    看到“古本祭”,不禁让人想起古典中的“獭祭”来。
    不过,他的这副铁嘴铜牙可不是轻易得来的,“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做学问可是要人坐得住的。
    獭祭,古人早悬为厉禁;若并成语故事而屏之,则非惟文字之品格全失,即文字之作用亦亡。
    日媒称,本次宴会用于举杯庆祝的酒是安倍故乡山口县的特产酒“獭祭清酒”。
    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
    干杯时的杯中酒是特意从安倍老家山口县采购的日本酒“獭祭”,这是用精米酿造的“大吟酿”。
    正冈子规别号獭祭书屋主人,忌日叫獭祭忌。
    古人没有精确的记谱法,更没有录音机,有时候,只好凭我们寻扯獭祭。
    自今以往,或检书獭祭,偶动芸签;借笔鸦涂,暂磨瞿鸟眼。

    汉字详情

    [ta]
    部首: 324
    笔画: 16
    五笔: QTGM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KHDLO
    四角: 472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几种水栖的食鱼鼬科动物的任一种,主要属于几乎全世界都有分布的水獭属

    獭,如小狗,水居食鱼。从犬,赖声。——《说文》

    獭祭鱼。——《吕氏春秋·孟春》

    故为渊殴鱼者,獭也。——《孟子》

    (2) 又如:獭皮;海獭;獭祭

    英文翻译

    o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caat3
    ◎ 潮州话:tuah4

    宋本广韵

    [ji]
    部首: 519
    笔画: 11
    五笔: WFI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OMMF
    四角: 279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本义:祭祀)

    (2) 同本义

    祭,祀也。——《说文》

    祭之为言索也。——《说苑·权谋》

    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谷梁传·成公十七年》

    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公羊传·桓公八年》注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礼记·祭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论语·乡党》

    以灵鼓鼓社祭。——《周礼·地官》

    (3) 又如:公祭死难烈士;主祭;陪祭;祭扫(祭祀并扫墓)

    (4) 使用,旧小说中谓用咒语施放神秘武器 。如:祭起一件法宝来

    英文翻译

    sacrifice to, wor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za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5 [宝安腔] zi5 [海陆丰腔] zi5 [梅县腔] zi5 [沙头角腔] zi5 [客英字典] zi5 [陆丰腔] zi5 [东莞腔] zi5 [客语拼音字汇] ji4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例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tsĭɛicied/zi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