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猱

yuán náo [ yuan nao]
注音 ㄩㄢˊ ㄋㄠˊ

词语释义

泛指猿猴。

词语解释

  1. 泛指猿猴。

    《管子·形势》:“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侣狐貉於草泽之中,偶猿猱於林麓之间。”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清 黄遵宪 《台湾行》:“前者上岸雄虎彪,后者夺关飞猿猱。”

引证解释

⒈ 泛指猿猴。

《管子·形势》:“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侣狐貉於草泽之中,偶猿猱於林麓之间。”
唐李白《蜀道难》诗:“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清黄遵宪《台湾行》:“前者上岸雄虎彪,后者夺关飞猿猱。”

猿猱的网络释义

猿猱

  • 猿猱,泛指猿猴
  • 汉字详情

    yuán [yuan]
    部首: 324
    笔画: 13
    五笔: QTFE
    五行:
    仓颉: KHGRV
    四角: 44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袁声。猿似犬,故从犬。本义:灵长类动物,形态与猴相似) 同本义

    蝯善援,禺属。——《说文》。通常写作“猨、猿”。

    貉逾汶则死。——《考工记·总目》。注:“貉或为猨。谓善缘木之猨也。”

    毋教猱升木。——《诗·小雅·角弓》。传:“猱,猨属。”

    猿狙之便自山林来。——《庄子·天地》

    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猿猴献果(指将人的四肢在胸前捆在一起的姿势);猿狖(猿猴);猿眩(猿临悬崖而目眩。极言险峻);猿臂(臂长如猿,运用自如,亦比喻攻守自如的作战形势)

    英文翻译

    ap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2 [客英字典] jen2 [陆丰腔] jan3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宝安腔] j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雨元元合平聲合口三等ĭwɐnyan/hvan
    náo [nao]
    部首: 324
    笔画: 12
    五笔: QTCS
    五行:
    仓颉: KHNHD
    四角: 47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兽名 。猿属。身体便捷,善攀援。又名“狨”或“猕猴”

    毋教猱升木。——《诗·小雅·角弓》

    (2) 又如:猱升(猿猱上树。比喻像猿猴似地轻捷攀登) “惚”

    形容词

    (1) 形容轻捷、轻快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猱进(轻捷地前进);猱援(轻捷攀援);猱狞(轻捷勇猛)

    英文翻译

    a monkey with yellow hair

    方言集汇

    ◎ 粤语:naa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au2 ju2 [台湾四县腔] ju2 na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海陆丰腔] riu2 nau2
    ◎ 潮州话:nao1 riu5(nau jiû)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奴刀平聲開口一等nuoŋn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