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鼠同眠

māo shǔ tóng mián [ mao shu tong mian]
繁体 貓鼠同眠
注音 ㄇㄠ ㄕㄨˇ ㄊㄨㄥˊ ㄇ一ㄢ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猫鼠同眠 māoshǔ-tóngmián

(1) 比喻官吏失职,纵容坏人,也比喻上下勾结,朋比为奸(一个使的丫头,和他猫鼠同眠,惯的有些折儿!——《金瓶梅词话》)

thieves and police work together,as the cat and the rat sleep together;act in collusion with each other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新唐书 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成语用法

猫鼠同眠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猫鼠同处”。猫和老鼠睡在一起或生活在一起。比喻上下串通一气,朋比为奸。

《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 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嚙,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姦。”
明李开先《宝剑记》第六出:“都是谗言佞言,一箇箇猫鼠同眠。”
《红楼梦》第九九回:“贾政听到这话,道:‘胡説,我就不识时务吗?若是上和下睦,叫我与他们猫鼠同眠吗?’”
《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你要结识官府,先要与那衙役猫鼠同眠,你兄我弟。”
亦作“猫鼠同乳”。亦作“猫鼠同处”。 《旧唐书·五行志》:“﹝大历﹞十三年六月戊戌, 陇右汧源县军士赵贵家猫鼠同乳不相害,节度使朱泚笼之以献。宰相常袞率百僚拜表贺,中书舍人崔祐甫曰:‘此物之失性也……猫之食鼠,载在祀典,以其能除害利人,虽微必録。今此猫对鼠,何异法吏不勤触邪,疆吏不勤扞敌?’”
《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 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嚙,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姦。”
又:“天宝元年十月, 魏郡猫鼠同乳。同乳者,甚于同处。”
古人认为猫捕鼠与官司捕盗性质相同,猫与鼠同处或同乳,即为官司废职容奸之兆。后以比喻上下沆瀣一气,臭味相投。 清林则徐《批琼州镇该辖洋面近时始有外船禀》:“总由奸民串通衙蠹,骫法营私,而员弁亦復猫鼠同眠,分肥故纵,深堪痛恨!”

猫鼠同眠的国语词典

猫与鼠同居相眠。语本《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后比喻上下通同一气,狼狈为奸。《野叟曝言.第三六回》:「每日在街闲撞,没一人拱手,没一处招留;装著主仆,又是猫鼠同眠。」

猫鼠同眠的网络释义

猫鼠同眠

  • 贬义成语。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新唐书·五行志》:“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 猫鼠同眠造句

    民众博弈权的匮乏,使“猫鼠同眠”的现象得以长期存在。
    我不喜欢打麻将,但老朋友来也,也猫鼠同眠。
    在内地,我们不是见惯了“猫鼠同眠”的现象吗?警察和小偷坐地分赃,安监局官员在非法煤矿中入股分红,海关官员和走私团伙沆瀣一气……等等。
    缘何不痛究失职者与监管者之责,更多的原因是因为“猫鼠同眠”的闹剧一直在上演。
    当监管者与污染者如同猫鼠同眠,长出“黑苹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猫鼠同眠”的结果,就难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与坏人同流合污,就等于是猫鼠同眠。
    冀州情势,虎狼杂处,猫鼠同眠,多藏祸心,敌友难分,让人有无从下手之慨。
    如国有股减持试点未出之前,早有试点公司的股票持有者望风而逃,以致一些中小股民认为证监会与坐庄者猫鼠同眠。
    监管者向被监管者“借钱”,说得再合情入理,也难免“猫鼠同眠”的嫌疑。
    况且一捱进身,虽作些名士模样,却也谦卑巽顺,笼络了主翁;猫鼠同眠,收罗了小厮。
    在内地,我们不是见惯了“猫鼠同眠”的现象吗?警察和小偷坐地分赃,安监局官员在非法煤矿中入股分红,海关官员和走私团伙沆瀣一气……。
    也就是说,要将失职尤其是猫鼠同眠的“猫”与“老鼠”一起抓一起打,而且要出重拳、下猛药,使得老鼠无法藏身遁形。
    愿一条又一条鲜活生命的逝去能警醒“猫鼠同眠”。
    除了某个时期的猫鼠同眠,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
    然而,监管者向被监管者“借钱”,即使再合情入理,也难免有“猫鼠同眠”之嫌。
    腐败分子和不法分子就此沆瀣一气、“猫鼠同眠”,同气连枝,共同攫取到大量“黑金”和不义之财。
    官商勾结、猫鼠同眠、反贪人员和贪污分子沆瀣一气的事时有发生。
    使得监管者充当被监管者的“保护伞”,其核心内容便如同玩“猫鼠同眠”游戏。

    汉字详情

    māo,máo [mao]
    部首: 324
    笔画: 11
    五笔: QTAL
    五行:
    仓颉: KHTW
    四角: 44260

    详细解释

    māo

    名词

    (1) 家猫,久已被人类驯养的一种食肉类动物 ,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种,虽然可能是由几种旧大陆的小型野猫的杂交后代中通过自然选择而最后衍生的,有一些变种,主要的区别在于皮毛的长短,体形以及尾的有无

    迎猫,为其食田鼠也。——《礼记》

    (2) 又如:猫儿眼(宝石名称,又名“猫睛石”。以晶莹透明如猫眼而得名);猫虎(猫和虎。古代以为有益于农事的神物);猫儿食(指人饭量小,食无定时);猫尿(方言。指酒。表示憎厌或讥讽)

    (3) 狸猫,亦称“山猫” 。如:猫狸(狸的一种,俗称野猫);猫猴(一种哺乳动物)

    (4) 姓

    动词

    (1) 〈方〉∶躲藏 。如:猫冬(躲在家里过冬);猫月子(坐月子);猫蹲(谓不务正业,赋闲在家;他从前线回来后,成天猫在家里)

    (2) 另见 máo

    máo

    动词

    (1) 〈方〉∶弯曲 。如:小偷猫腰钻过桥洞外的铁丝网跑了

    (2) 另见 māo

    英文翻译

    cat

    方言集汇

    ◎ 粤语:maa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iau2 miau5 [台湾四县腔] meu2 meu5 [梅县腔] miau5 [宝安腔] miau5 [东莞腔] miau5 [海陆丰腔] miau2 miau5 [ngiau5] [沙头角腔] mi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瀌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mĭɛumieu/myeu
    shǔ [shu]
    部首: 1302
    笔画: 13
    五笔: VNU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XVYV
    四角: 77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2) 同本义

    鼠,穴虫之总名也。——《说文》

    谁谓鼠无牙?——《诗·召南·行露》

    鼠小虫,性盗窃。——《汉书·五行志》

    鼠者,人之所薰也。——《说苑·善说》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汉· 贾谊《陈政事疏》

    逆夷各狐凭鼠伏。——《三元里人民抗英》

    (3) 又如:鼠窜而狼忙(形容逃窜得匆忙狼狈);鼠牙雀角(比喻强暴侵凌,引起争讼);鼠盗蜂起(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股农民起义的污蔑);鼠腹蜗肠(形容器量狭小);鼠市(一种戏鼠的器具);鼠布(以鼠毛制成的布);鼠裘(用鼠皮制的裘袍)

    (4) 十二生肖之一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周书》

    (5) 喻指小人、奸臣。如:鼠目(比喻见识狭小);鼠璞(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物);鼠窃(比喻小贼);鼠雀之辈(卑微之徒)

    (6) 通“癙”,忧;病

    鼠思泣血。——《诗·小雅·雨无止》

    狸头愈鼠,鸡头已瘘。——《淮南子》

    (7) 比喻胆小怕事 。如:鼠步(指趑趄却步如鼠。形容恭谨畏惧);鼠胆(比喻胆小)

    (8) 瘰疬,淋巴结核 。如:鼠疮;鼠瘘

    英文翻译

    rat, mouse; KangXi radical 208

    方言集汇

    ◎ 粤语:sy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3 [客英字典] chu3 [沙头角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u3 [台湾四县腔] cu3 [宝安腔] cu3 [东莞腔] su3 [梅县腔] chu3 [陆丰腔] ch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舒吕上聲開口三等sjox/sjvv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
    mián [mian]
    部首: 512
    笔画: 10
    五笔: HNA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URVP
    四角: 67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目,民声。本义:闭上眼睛)

    (2) 同本义

    眠,寐也。——《玉篇》

    吾子有疾,虽不能省视,而竟夕不眠。——《后汉书·第五伦传》

    致命于帝,然后得眠些。——《楚辞·招魂》

    余峨之山有兽焉,见人则眠。——《山海经·东山经》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

    (3) 睡觉

    不眠忧战伐。——杜甫《宿江边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4) 又如:不眠之夜;失眠(夜间睡不着);安眠(安稳地熟睡);眠食(睡眠和饮食)

    (5) 横卧;平放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司空图《诗品》

    (6) 又如:眠桅(横倒桅杆);眠倒(横倒;放下)

    (7) 草木偃伏 。如:眠芊(犹芊眠;草木茂密幽深貌)

    (8) 某些动物的一种生理状态,在一段时间内不食不动 。如:蚕眠;冬眠(某些动物对不利生活条件的一种适应);眠蚕(蜕皮时进入休眠状态的蚕)

    (9) 用药后的中毒反应 。如:眠眩(服药或敷药后的中毒反应);眠药(麻醉药)

    英文翻译

    close eyes, sleep; hiber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i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n2 min3 min1 [客英字典] min2 [台湾四县腔] min2 min3 min1 [东莞腔] min2 [陆丰腔] min3 [梅县腔]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ian2 min2 [宝安腔] m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賢先開平聲開口四等menm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