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落叶藤本植物,叶互生,圆形或卵形,花黄色。其果实如梨,故亦称猕猴梨,可吃,也可入药。茎皮纤维可做纸,花可提制香料。
词语解释
落叶藤本植物,叶互生,圆形或卵形,花黄色。其果实如梨,故亦称猕猴梨,可吃,也可入药。茎皮纤维可做纸,花可提制香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猕猴桃》:“獼猴梨、藤梨、阳桃、木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猕猴桃》:“﹝獼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诸名。 闽 人呼为阳桃。”
引证解释
⒈ 落叶藤本植物,叶互生,圆形或卵形,花黄色。其果实如梨,故亦称猕猴梨,可吃,也可入药。茎皮纤维可做纸,花可提制香料。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五·猕猴桃》:“獼猴梨、藤梨、阳桃、木子。”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五·猕猴桃》:“﹝獼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诸名。 闽人呼为阳桃。”
猕猴桃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猕猴桃科猕猴桃属,蔓生落叶缠绕灌木。八公尺,冬芽甚小,包于膨大之叶柄内。叶互生,叶背有绒毛,具有长柄,质硬有光泽。果实卵形至半球形,有毛,形如梨,色如桃,而猕猴喜食之,故称为「猕猴桃」。味甘酸,可食。
猕猴桃的网络释义
猕猴桃 (水果)
猕猴桃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猕猴的简称 。印度产的一种浅褐色猕猴属的猴,性格活泼好闹,常被饲养在动物园,多用为医学实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猴子。即弥猴 。与猿同类,唯颊下有囊,可储食物,臀部有疣,短尾 。如:猴王(猴群中的首领;特指孙悟空);猴狲(猴儿,猴子);猴巴崽子,猴儿崽子(小猴子)
(2) 比喻机灵的人 。如:猴儿(戏称乖巧者);猴精(比喻机灵而又顽皮的人)
动词
(1) 像猴子似地蹲坐 。如:猴下身去
(2) 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
宝玉听话,便猴向 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红楼梦》
形容词
〈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 。如:这孩子多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eu2 [东莞腔] heu2 [陆丰腔] heu3 [梅县腔] heu2 [台湾四县腔] heu2 [宝安腔] hiu2 [海陆丰腔] heu2 [客语拼音字汇] heu2 [客英字典] heu2
◎ 潮州话:g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侯 | 戸鉤 | 匣 | 侯 | 平聲 | 尤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ghu/hou | ɣ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
(2) 桃树
桃,桃果也。——《说文》
桃之夭夭。——《诗·周南·桃夭》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3) 木名。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花淡红、粉红或白色。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茸毛。如:桃 茢(桃枝编的扫帚。迷信以为鬼畏桃木,用以扫除不祥);桃三李四(桃树三年结实,李树四年结实);桃弓苇矢(桃竹制的弓,荻苇做的箭。旧俗用以辟邪);桃印(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桃林(指《桃花源记》中的桃源)
(4) 桃子
投我以桃。——《诗·大雅·抑》
简桃核修狭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桃来李答(相互馈赠);桃李之馈(送礼,贿赂)
(6) 指桃树开的花
华如桃李。——《诗·召南·何彼禯矣》
(7) 又如:桃花烧卖(面食之一,开口处呈桃花之状,类似开口的小笼包子);桃夭之子(比喻像盛开桃花一样的才女);桃笺(桃花纸。过去的一种纸名);桃花(还形容女子容貌);桃片(桃花瓣儿)。又指像桃花一样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女子的颜面。如:桃夭(红颜娇女);桃花人面(形容女子和花都很美);桃夭柳媚(形容女子年轻貌美);桃夭新妇(年少貌美的新婚女子);桃花妆(古代女子盛妆之一。用胭脂淡抹两腮);桃花面(女子美如桃花的面容);桃腮(桃腮粉脸。形容女子粉红色的脸颊)
(8) 指形状像桃的其他果实 。如∶棉桃
(9) 桃花开放的时令 。如:桃夭李艳(桃李盛开时节。泛指春日美景);桃汛(桃花盛开时节出现的汛情)
(10) 地名。春秋鲁邑 。故址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tau2 [台湾四县腔] to2 tau2 [客语拼音字汇] tau2 to2 [宝安腔] tau2 [客英字典] tau2 to2 [海陆丰腔] to2 tau2 [梅县腔] tau2 [沙头角腔] tau2 [陆丰腔] to3
◎ 潮州话:t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陶 | 徒刀 | 定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dʰɑu | d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