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犴

yù àn [ yu an]
繁体 獄犴

词语释义

亦作“狱豻”。

牢狱。

诉讼。

指刑狱定罪的法令。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 狱豻 ”。 1.牢狱。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幽隐远方,折乎知之,室女童妇,咸知所避。是以法令不犯,而狱犴不用也。”《魏书·高祖纪下》:“轻繫之囚,宜速决了,无令薄罪久留狱犴。” 金 元好问 《资善大夫集庆军节度使蒲察公神道碑铭》:“ 正大 二年,被詔审理寃狱,时所在狱犴填满。”

狱犴的国语词典

犴,古代乡镇的拘留所。狱犴泛指监禁囚犯的地方。《荀子.宥坐》:「狱犴不治,不可刑也。」汉.桓宽《盐铁论.刑德》:「室女童妇,咸知所避,是以法令不犯而狱犴不用也。」也作「狱豻」。

狱犴的网络释义

狱犴

  • 狱犴亦作“ 狱豻 ”。出自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牢狱,诉讼,指刑狱定罪的法令。
  • 汉字详情

    [yu]
    部首: 324
    笔画: 9
    五笔: QTYD
    五行:
    仓颉: KHIVK
    四角: 43284

    详细解释

    动词

    狱,确也。——《说文》

    而有狱讼者。——《周礼·大司徒》。注:“争罪曰狱。”

    利用狱。——《易·噬嗑》

    毋敢折狱。——《易·象上传》

    以两剂禁民狱。——《周礼·大司徒》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诗·召南》。毛传:“狱,讼也。”

    以两剂禁民狱。——《周礼》。郑玄注:“狱,谓相告以罪名者。”

    又如:狱诉(告状);狱讼(诉讼);狱犴(诉讼);狱司(管理诉讼、牢狱的机构)

    名词

    (1) 讼案

    夫君臣无狱。——《国语·周语》

    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易·贲》

    (2) 又如:狱辞(决狱之词);狱文(判决狱讼的文书);狱主(讼案的当事人)

    (3) 刑狱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4) 又如: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刑狱的判决文书);狱牍(刑狱的案卷);狱事(有关刑狱之事);狱法(刑狱之法)

    (5) 刑罚

    廷议大辟,上终怜其才,故缓其狱。——清· 昭连《啸亭杂录》

    (6) 又如:狱深(刑罚严酷);狱刑(刑罚)

    (7) 监狱,牢房

    哀我填寡,宜岸宜狱。——《诗·小雅》。朱熹集传:“岸,亦狱也。《韩诗》作‘犴’。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

    (8) 又如:狱家院子(狱卒);狱底(古代监禁重犯的地下室);狱级(狱吏);狱牢(监狱)

    (9) 罪,罪案 。如:狱具(罪案已定)

    英文翻译

    prison, jail; case; lawsuit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宋本广韵

    hān,àn [han,an]
    部首: 324
    笔画: 6
    五笔: QTFH
    五行:
    仓颉: KHMJ
    四角: 41240

    详细解释

    àn

    名词

    (1) 产于中国北方的一种野狗,似狐而小,黑喙

    犴,胡地野狗也。——《说文》

    犴,野狗,似狐,黑喙。——《字林》

    (2) 古时乡亭的拘留所,后泛指监狱

    狱犴不治。——《荀子·宥坐》

    (3) 又如:犴户(犴庭,犴圄,犴狴,犴狱。皆指监狱);犴讼(狱讼)

    (4) 另见 hān

    hān

    名词

    (1) 即驼鹿 。产于欧洲和亚洲的现存世上最大的一种鹿( Alces alces ),鼻长如骆驼,雄的有角,角上部呈铲形。分布于中国东北以及蒙古和俄罗斯等地。亦称“麋”、“犴达罕”、“堪达罕”

    (2) 另见 àn

    英文翻译

    a wild dog, a not very large lock-up

    方言集汇

    ◎ 粤语:hon4 hon6 ngon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an1 gon1 [梅县腔] gon1 [海陆丰腔] ngan1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hon4 [客英字典] g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俄寒平聲開口一等nganŋ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