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试笔 苏子美蔡君谟书》:“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
成语用法
独步当世作谓语、定语;指独一无二。
独步当世的网络释义
独步当世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2) 同本义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儒有特立而独行。——《礼记·儒行》
我独南行。——《诗·邶风·击鼓》
天之生是使独也。——《庄子·养生主》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南朝 宋· 鲍照《代放歌行》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宋· 王安石《怀元度》
(3) 又如:独角兕(
)(一种独角的犀牛);独根孤种(独生子);独幅(性格孤僻,不合群);独脚腿(孤立无援的人) ;独院;独家院(4) 独特
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吕氏春秋·制乐》
(5) 又如: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独拔(超众,特出);独绝(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独智(过人的才能;独特的智慧);独照(独特的眼光)
副词
(1) 独自 。如:独有(独自安慰);独罟(独吞;独占。罟:网的总称);独擅(独揽;独占。擅:拥有;据有);独吃自疴(喻指顾己不顾人,一人独吞。疴:即“屙”,拉屎撒尿);独乐(独自欣赏音乐);独觉(一人独睡);独吟(独自吟诗);独言(一人自言);独笑(独自喜笑;自乐);独专(单独占有);独怀(独自思念);独写(独自抒发);独抚(独自安慰);独说(独自解说);独用(单独使用)
(2) 特,特别地
(3) 又如:独惨(特惨);独甚(特甚)
(4) 唯独,仅仅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谢灵运为 永嘉守,凡 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不独是城里姓贾的多,外省姓 贾的也不少。——《红楼梦》
别人来得,独你来不得。——周立波《卜春秀》
(5) 又如:独言(只说);独独(唯独;独自一个);独说(唯独喜欢。说,通“悦”);独得(只得到);独惟(唯独;只有);独知(仅一人知道);独树(一株树;一根木);独拍(单掌拍击);独见(坚持己见,固守节操)
(6) 岂,难道
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相如虽驽,独畏 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兄不能威,独不能断“出”耶?——《聊斋志异》
名词
(1) 无子孙的老人
老而无子曰独。——《孟子·梁惠王下》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存幼孤,矜寡独。——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鳏寡孤独
(3) 无丈夫的妇女
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后汉书》
(4) 姓
动词
(1) 专断;独裁
回闻 卫君,其年壮,其行独。——《庄子·人间世》
(2) 又如:独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2) 同本义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3)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4) 以脚步测量远近 。如:步一步两房之间的距离;步景(测量日影);步量(用脚步测量);步弓(丈量土地用的一种木制器具)
(5) 按照,跟着;跟随
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毛泽东《浣溪沙》
(6) 又如:步人后尘;步武(追随前人脚步而行);步趾(犹追随);步趋(追随,效法)
(7) 踏 。如:步斗(步玄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据说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步舞(踏步起舞)
(8) 推算;测算
迎日步气。——《时令论上》
(9) 又如:步天(测算天体);步漏(推算时刻);步历(推算岁时节候)
名词
(1) 脚步,步伐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公府步(方步),冉冉府中趋。——《乐府诗集·陌上桑》
(2) 又如:方步(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放步(迈开大步);阔步(迈大步);碎步(小而快的步子);纵步(放开脚步)
(3) 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4) 又如:跑步;大踏步;步伐(行走的步子);朝门走了两步,停了下来
(5) 通常是连续发生的一次行动、一个步骤 。如:下一步怎么办;初步(第一阶段)
(6) 步兵(诸兵种之一)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资治通鉴》
(7) 又如:步士(步兵);步队(步兵队伍);步骑(步兵与骑兵);步哨(专任警戒的士兵)
(8) 时运,命运
於乎有哀,国步斯频。——《诗·大雅·桑柔》
(9) 又如:不幸落到这一步;后步(余地);地步(处境;景况)
(10) 埠 ,水边停船处
宅有新屋,步有新船。——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柳宗元《铁炉步志》
(11) 姓
量词
长度单位,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u5 [沙头角腔] pu5 [东莞腔] pu5 [海陆丰腔] pu6 [客英字典] pu5 [台湾四县腔] pu5 [客语拼音字汇] pu4 [宝安腔] pu3 [陆丰腔] p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捕 | 薄故 | 並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bʰu | boh/buh |
详细解释
dāng
动词
(1)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 对等;相当于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3)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4) 面对着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对面)
(6) 担任;充当 。如:当辕(驾辕);当槽的(店房伙计、酒保一类的人);当值(值班);当御省禁(值班于官禁之内)
(7) 承担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衍。—— 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当不起(谦词。表示担当不起他人的夸奖或款待);当不得(奈何不得);当不过(受不住;受不了)
(9) 主持
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管子·五行》
北邀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张居正当国。——《明史·海瑞传》
(10) 又如:当室(主持家事。今称当家);当家之事(理家立业);当家三年狗也嫌(主持家政的容易得罪人,讨人嫌弃)
(11) 阻挡 的通路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
(12) 又如:螳臂当车;别当道站着;当拦(阻拦)
(13) 看待 。如:他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14) 用武力抵敌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资治通鉴》
(15) 又如:万夫不当之勇;当关(守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6) 应当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17) 又如:当用的还得用;当立之年(指三十岁);当断不断(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18) 判决罪人,断狱
臣知欺大王罪当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名词
(1) 过去的某一时间;以往 。如:当天(指过去);当时(指过去);当下(此时);当口(事情发生或进行的时候)
(2) 空;空当 。如:插当;这里还留着一个当子
介词
(1) 在
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当堂(当场,在现场);当出(当初);当来(向来;当初);当便(即便;即就)
代词
(1) 本,这
病卒, 豹取急,亲送柩还乡,悲痛伤惜,以为丧当家之宝。—— 唐· 李延寿《北史·房豹传》
(2) 又如:当家(本家);当晚;当夜;当境(本境);当坊(当方。本地);当港(此港,本港)
铿锵声 。如:每座教堂的尖塔开始欢快地发出当当响声
(1) 假使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2) 另见
dàng
动词
(1) 主领;典领
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扬雄《甘泉赋》
(2)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左传·哀公八年》
虞所赍赏,典当胡夷。——《后汉书·刘虞传》
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唐·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
(3) 又如: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当作;算是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5) 又如:当三钱(一个钱当三个钱用。这是宋朝的一种制钱);当十钱(币值以一当十);当甚(算什么);当耳边风
(6) 抵得上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一个当俩;以一当十;当抵(抵挡)
(8) 顶替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形容词
(1) 适合,适当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只要措施得当就没问题;用词不当;当家子(同一家族中的人)
(3) 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当夜调度已定。——《三国演义》
(4) 又如:当下(那个时候);当年;当天
名词
(1) 当铺(用于字号) 。如:当馆(即当铺);当水(骗局)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1
◎ 潮州话:多秧1 多安3 多秧3 ,deng1(tng) dang3(tàng) deng3(tg)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 同本义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3) 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父子相代为一世。——《字汇》
世室世世不毁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世相朝也。——《周礼·大行人》
昔我先王世后稷。——《国语·周语》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孙权据有 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世功(累代的功绩);世世(代代);世治(世世代代地统治);世济(世代继承);世卿(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世职(父子相袭的官职);世爵(世代继承爵位);世谱(世系家谱);世将(世代为将);祖传世医
(5) 一生;一辈子
负刍必以魏,殁世事 秦。——《战国策·秦策》。注:“身也。”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今生今世;尘世;来世;出世;入世;永世不忘
(7) 人世,世间;世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唐· 韩愈《马说》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一世之雄;举世闻名;世故;世尊(佛祖。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世涂(光天化日之下;亦常比喻处世的经历);世界路上(人世交际场中);世外桃源
(9) 时代;朝代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近世;治世;浊世;盛世;乱世;先世;世屯(时世艰难);世务(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1) 岁;年
志国三世。——《礼记·曲礼》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12) 又如:世远事乖(年代久远,事情不顺)
(13) 地质年代的划分,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 。如:古新世
(14) 世俗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易·乾》
(15) 后嗣;后人
卫瑞木叔者,子贡之世也。——《列子·杨朱》
(16) 又如:后世;官人以世(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
(17) 家世
陵不引决,忝世灭姓。——《汉书》
(18) 世族
以族论罪,以世举贵,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
(19) 又如:世家子弟(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世家军籍(世代都是军人);世胄(贵族后裔;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20) 姓
形容词
(1) 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儒林外史》
(2) 又如:世先生(对世交的尊称);世侄;世台(对世交晚辈的尊称);世伯(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世叔(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世翁(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
(3) 指嫡长
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尔雅》
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释名》
卫世叔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 通“太”。大的
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世利(大大有利于)
副词
(1) 既然,已经
小子世来你家,大姐不要说闲话。——元· 马致远《青衫泪》
(2) 从来;终归
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元· 王实甫《西厢记》
(3) 永远
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度你到西方…,世脱下皮囊。——元· 李寿卿《度翠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he5 she.5 [东莞腔] si5 [客英字典] se5 shi5 [客语拼音字汇] se4 si4 [海陆丰腔] se5 shi5 [宝安腔] si5 | se5 [沙头角腔] si5 se5 [陆丰腔] se5 [台湾四县腔] se5 si5
◎ 潮州话:si3 (sì)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丗 | 舒制 | 書 | 祭A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祭A | 蟹 | sjed/sjey | ɕĭɛ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