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

dú shù [ du shu]
繁体 獨樹
注音 ㄉㄨˊ ㄕㄨˋ

词语释义

1.一株树;一根木。 2.单独竖起。

词语解释

  1. 一株树;一根木。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唐 杜甫 《愁》诗:“盘涡鷺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宋 林逋 《孤山隐居书壁》诗:“直过 天竺 溪流上,独树为桥小结庐。”

  2. 单独竖起。

引证解释

⒈ 一株树;一根木。

晋陶潜《饮酒》诗之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唐杜甫《愁》诗:“盘涡鷺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宋林逋《孤山隐居书壁》诗:“直过天竺溪流上,独树为桥小结庐。”

⒉ 单独竖起。

独树造句

著名作家刘白羽早年投身革命,以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清真风味挂炉烤鸭和燕翅席等脍炙人口,河鲜海味独树一帜,鸿宾楼“全羊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壁画绘文武百官、农民朝圣、稷益传说、烧荒狩猎、伐木耕获、山川园林等故事,在我国现存壁画中可谓独树一帜。
在最通用的日用产品方面,它们也能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通过市房管局资质认定,在白蚁防治行业独树一帜、成绩斐然,是集防治、科研、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经济实体。
少侠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当真令我们汗颜无地。
我们在越南独树一帜,因为地方竞争者没有经验去运营大范围的业务,管理这么多的信贷风险。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王维 
他们演技高超,独树一帜,在戏曲界有较大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消费的日益逐渐感性化,客户已经不满足于大众化的同类消费,独树一帜,别具匠心的个性化消费逐渐成为潮流。
为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武术,以利于武术的国内发展和国际化传播,有必要从整体上总结武术在世界武技中的独树一帜之处。
学衡派的保守主义倾向虽然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独树一帜,但却始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存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竹帘制作工艺在同类竹品形态中独树一帜,其发展传承现状也具有典型性。
传统的挂炉烤鸭以其渊远流长的历史,百吃不厌的赞誉,独树一帜。
事实上,正是恪守着创作只有来自个人经验的观念才使王安忆对生命的感悟与传达在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
程砚秋在京剧旦角中独树一帜。
关于他的著作有太多的特点值得评说,例如,与他的独树一帜的批评方法相偕的自成一家的语言风格,就堪称新诗上一道奇崛的风景然而一篇小小的书评是不足以把这些特点全而覆盖的。
在江湖上独树一帜,武林同道因不耻阴蝮教以阴毒手法克敌制胜,所以称阴蝮教为邪教,处处招中原武林排斥,阴蝮教才没能在中原光大门楣。
她从传统与古典出发,注入了现代观点与技法,画风独树一格。
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

汉字详情

[du]
部首: 324
笔画: 9
五笔: QTJY
五行:
吉凶:
仓颉: KHLMI
四角: 452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2) 同本义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儒有特立而独行。——《礼记·儒行》

我独南行。——《诗·邶风·击鼓》

天之生是使独也。——《庄子·养生主》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南朝 宋· 鲍照《代放歌行》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宋· 王安石《怀元度》

(3) 又如:独角兕( )(一种独角的犀牛);独根孤种(独生子);独幅(性格孤僻,不合群);独脚腿(孤立无援的人) ;独院;独家院

(4) 独特

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吕氏春秋·制乐》

(5) 又如: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独拔(超众,特出);独绝(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独智(过人的才能;独特的智慧);独照(独特的眼光)

副词

(1) 独自 。如:独有(独自安慰);独罟(独吞;独占。罟:网的总称);独擅(独揽;独占。擅:拥有;据有);独吃自疴(喻指顾己不顾人,一人独吞。疴:即“屙”,拉屎撒尿);独乐(独自欣赏音乐);独觉(一人独睡);独吟(独自吟诗);独言(一人自言);独笑(独自喜笑;自乐);独专(单独占有);独怀(独自思念);独写(独自抒发);独抚(独自安慰);独说(独自解说);独用(单独使用)

(2) 特,特别地

(3) 又如:独惨(特惨);独甚(特甚)

(4) 唯独,仅仅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谢灵运为 永嘉守,凡 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不独是城里姓贾的多,外省姓 贾的也不少。——《红楼梦》

别人来得,独你来不得。——周立波《卜春秀》

(5) 又如:独言(只说);独独(唯独;独自一个);独说(唯独喜欢。说,通“悦”);独得(只得到);独惟(唯独;只有);独知(仅一人知道);独树(一株树;一根木);独拍(单掌拍击);独见(坚持己见,固守节操)

(6) 岂,难道

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相如虽驽,独畏 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兄不能威,独不能断“出”耶?——《聊斋志异》

名词

(1) 无子孙的老人

老而无子曰独。——《孟子·梁惠王下》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存幼孤,矜寡独。——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鳏寡孤独

(3) 无丈夫的妇女

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后汉书》

(4) 姓

动词

(1) 专断;独裁

回闻 卫君,其年壮,其行独。——《庄子·人间世》

(2) 又如:独断

英文翻译

alone, single, solitary, only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宋本广韵

shù [sh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CFY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EDI
四角: 44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木,尌( shù)声。本义:栽树)

(2) 同本义

树,生植之总名。——《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

宿敢不封殖此树。——《左传·昭公二年》

夫坚树在始。——《国语·晋语》。注:“树木也。”

地道敏树。——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

二曰树艺。——《周礼·大司徒》

树之榛栗。——《诗·鄘风·定之方中》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树事(种植草木之事);树杨(种植杨树);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4) 种植

树,种也。——《广雅》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孟子·滕文公下》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树萱(种植萱草);树稼(种植农作物);树植(种植);树养(种植培养)

(6) 竖起或建起;树立

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犹有未树也。——《庄子·逍遥游》

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荀子·富国》

皆稽颡树颔,扶服蛾伏。——《汉书·扬雄传下》

树德而济同欲焉。——《左传·成公二年》

无易树子。——《公羊传·僖公三年》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 冯”。——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树炮(架炮);树建(建立,树立);树表(竖立标志);树栅(构筑栅栏);树牙(建立牙旗);树竿(竖着竹竿);树功(建立功勋);树事(建立事业);树基(建立根基);树教(建立教化);树君(立君主);树子(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8) 培植;培养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名词

(1) 树木

树,木总名也。——《广韵》

树,木生植之总名。——《说文系传》

有嘉树焉,宣子誉之。——《左传·昭公二年》

树木方盛。——《礼记·月令》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果树;松树;树科(草丛;灌木丛);树上开花(比喻好上加好);树老招风,人老招贱(树老被风吹,人老被轻视);树末(树梢);树桠(树杈子);树杪(树梢);树株(树棵);树阙(树间空隙);树簇(树木丛生);树瘢(树木经砍伐后留下的疤痕)

(3) 树状物 。如:铅树;脉管树;肺泡树;活树,小脑活树

(4) 姓

英文翻译

tree; plant; set up, establish

方言集汇

◎ 粤语:syu6
◎ 潮州话:徐忧7 思污6 , ciu7(chhiū) su6(sŭ)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