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吞

dú tūn [ du tun]
繁体 獨吞
注音 ㄉㄨˊ ㄊㄨㄣ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独吞 dútūn

(1) 把本该属于大家的据为自己一人所有

not share with others;take exclusive possession of;take everything alone

词语解释

  1. 单独吞并。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中山 之国地方五百里, 赵 独吞之。”

  2. 谓(利益)为一人所占有。

引证解释

⒈ 单独吞并。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山之国地方五百里, 赵独吞之。”

⒉ 谓(利益)为一人所占有。

独吞的国语词典

利益为一人所占有。

如:「这些钱是大家辛苦赚来的,你可别存有独吞的念头,不然大家都不会原谅你的。」

独吞的网络释义

独吞

  • 独吞指单独吞并,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 独吞造句

    既然是天知地知,那凭什么就说是我想独吞,莫非是你想做这个不仁不义的狗东西?
    中年大汉目光扫了一眼仍旧醉死梦生趴在酒桌上的邓欢,想了一会,道,“走,回去禀告团长,无论有没有,跟去看了就知道,虎克会,哼,别想独吞!”。
    看鸡抢食的作风,令人厌恶,前蹬后刨,左挤右踹,唯恐自己不能独吞似的贪婪的心肠暴露无遗。
    本短信可保平安,促健康,增财气,包你看完后,一年都生龙活虎,万事胜意,财运亨通。是元旦节的必备佳品,一定要收藏好,还要和朋友分享,不能独吞哦。
    独一无二的健康,天下少有的好运,千金难买的短信,装着冬季的问候,溜达到你手机,祝你天天快乐!查收后请发给心里惦记的朋友,别自己独吞哦!
    那种“一人独吞”、“人莫予毒”的派头,不过是封建主的老戏法,拿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来,到底是行不通的。
    为了独吞骗来的钱,他一人分饰两角,连朋友也一起骗了。
    赵琉璃手捏闸,将车倾斜,凑过来看,眼睛顿时一亮,忙将自行车放倒地上也凑拢过来,咋唬说“齐大妈,您可别被窝里放屁——独吞了啊?这事儿大家伙见面有份!”。
    真正体验过孤独者,或为智者,或为疯子。前者超越了孤独,后者为孤独吞噬。当孤独降临时,任何亲人无能为力,除非他能进入对方的灵魂深处,跟那孤独的心灵产生共振。
    你不要自己全部独吞;我们事事都应均分。
    它追求的不再是单独一方的独吞或占上风,而是力图满足对方的合理需求。
    二人都心怀鬼胎想独吞,其中的一人在另外一个疏忽的情况下将他打晕自己拿走了地图。
    蒋琛独吞了那株赤焰果,风风火火地回到了玄基城,第一时间就把这株价值不菲的灵草上交给宗门,换到了大量的贡献值,还有二百颗下品灵石的余外奖励。
    那两公母如此视财如命,为了独吞家产,能不惜置亲生侄儿于死地。
    米契等等!你不能一个人独吞啊。
    不要独享荣耀。独享荣耀,有天就会独吞苦果。
    要么就主动献俘予杜长,分润部分功劳,要么就是独吞,然后被杜长派出的骑兵追击,届时非但无功,反而有可能获罪。
    余下的孩子跟在他后面,嘈嘈杂杂地喊“小七你敢独吞!”。
    我说中了,学院想独吞麦德森的遗产?你们要清楚,我身后站着的可不止这几十个人,而是曼尼恩甚至是整个大陆的自由法师们,奥克维多学院再怎么厉害,也不过是螳臂当车。
    经过几次大的火拼后,损失惨重的各大帮派在谁也无法独吞的情况下,老老实实的坐下谈判,通过和平竞争的方式在本市共存共荣。

    汉字详情

    [du]
    部首: 324
    笔画: 9
    五笔: QTJY
    五行:
    吉凶:
    仓颉: KHLMI
    四角: 452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2) 同本义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儒有特立而独行。——《礼记·儒行》

    我独南行。——《诗·邶风·击鼓》

    天之生是使独也。——《庄子·养生主》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南朝 宋· 鲍照《代放歌行》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宋· 王安石《怀元度》

    (3) 又如:独角兕( )(一种独角的犀牛);独根孤种(独生子);独幅(性格孤僻,不合群);独脚腿(孤立无援的人) ;独院;独家院

    (4) 独特

    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吕氏春秋·制乐》

    (5) 又如: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独拔(超众,特出);独绝(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独智(过人的才能;独特的智慧);独照(独特的眼光)

    副词

    (1) 独自 。如:独有(独自安慰);独罟(独吞;独占。罟:网的总称);独擅(独揽;独占。擅:拥有;据有);独吃自疴(喻指顾己不顾人,一人独吞。疴:即“屙”,拉屎撒尿);独乐(独自欣赏音乐);独觉(一人独睡);独吟(独自吟诗);独言(一人自言);独笑(独自喜笑;自乐);独专(单独占有);独怀(独自思念);独写(独自抒发);独抚(独自安慰);独说(独自解说);独用(单独使用)

    (2) 特,特别地

    (3) 又如:独惨(特惨);独甚(特甚)

    (4) 唯独,仅仅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谢灵运为 永嘉守,凡 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不独是城里姓贾的多,外省姓 贾的也不少。——《红楼梦》

    别人来得,独你来不得。——周立波《卜春秀》

    (5) 又如:独言(只说);独独(唯独;独自一个);独说(唯独喜欢。说,通“悦”);独得(只得到);独惟(唯独;只有);独知(仅一人知道);独树(一株树;一根木);独拍(单掌拍击);独见(坚持己见,固守节操)

    (6) 岂,难道

    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相如虽驽,独畏 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兄不能威,独不能断“出”耶?——《聊斋志异》

    名词

    (1) 无子孙的老人

    老而无子曰独。——《孟子·梁惠王下》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存幼孤,矜寡独。——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鳏寡孤独

    (3) 无丈夫的妇女

    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后汉书》

    (4) 姓

    动词

    (1) 专断;独裁

    回闻 卫君,其年壮,其行独。——《庄子·人间世》

    (2) 又如:独断

    英文翻译

    alone, single, solitary, only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宋本广韵

    tūn [tun]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GDKF
    五行:
    仓颉: MKR
    四角: 106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2) 同本义

    吞,咽也。——《说文》

    吞舟大鱼也。——《后汉书·杜笃传》注

    吞长江。——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与风水相吞吐。——宋· 苏轼《石钟山记》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吞炭(吞咽火炭毁嗓子);吞舌(闭口结舌不言);吞舟(吞航。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吞刀刮肠(喻痛下决心,改过自新);吞牛(比喻少年气概豪迈);吞咀(吞食);吞下一条鳝鱼

    (4) 吞并,消灭掉

    吞,灭也。——《广雅》

    兼有吞周之意。——《战国策·西周策》

    而交吞揆之。——《楚辞·天问》

    吞二周。—— 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吞楼(侵吞);吞夺(侵吞掠夺);吞据(吞并,占据);吞声忍气(强忍气愤而不出声);吞声忍泪(形容强忍悲伤);吞声饮恨(抱恨无言);吞哀(隐忍悲伤)

    (6) 容纳

    吞若云梦者八九。——司马相如《子虚赋》

    (7) 忍受

    气断声吞。——《聊斋异·促织》

    (8) 又如:吞恨

    形容词

    痴呆

    灯窗苦吟,寒酸撒吞。——汤显祖《牡丹亭·腐叹》

    英文翻译

    swallow; absorb, annex, engulf

    方言集汇

    ◎ 粤语:tan1
    ◎ 客家话:[梅县腔] tun1 [宝安腔] tun1 [客语拼音字汇] t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四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吐根平聲開口一等thontʰə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