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臊

hú sāo [hu sao]
注音 ㄏㄨˊ ㄙㄠ

词语释义

狐臊 húsāo

(1) 见“狐臭”

bromhidrosis

引证解释

⒈ 即狐臭。

狐臊的国语词典

狐臭患者腋窝、乳晕、脐及外阴等汗腺的分泌物,会发出类似狐骚的气味,故称为「狐臊」。与种族及遗传有关,多自青春期始。严重时,可以手术去除狐臊源头的汗腺。

狐臊造句

是吗?有没有那白狐狸本宫不知道,本宫只知道玉妃你可不要把那狐臊闻带进了皇宫才好。
明明说是上古灵种,怎么还带这么重的狐臊气?
你身上的狐臊味道,我老远就闻到了,想不知道是你都困难,说吧,跟着我想做什么?
春节前的事,就象一股狐臊气渐渐飘散了。
三少使劲抽了抽鼻子,空气中果然有股刺鼻的骚味,知道定然有些古怪,难道是那老狐身上的狐臊之气。
也没狐臊味啊,应该是条狐狸狗吧。
在他心里无数次的想过土鸡会能整出什么样的花狐臊来骗丝音和狗蛋,等野狼就蹲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有些慌神。
甘晓柔闻到了一股狐臊味,刺鼻的紧,举目一瞧竟是个白衣飘飘女子,脸上忽明忽暗的光将她显得也极为美,正是那个狐狸妖不错了。
不光如此,他还有一件女人最厌恶的恶疾,就是腋下长狐臊。
这个洞的洞口有一股浓烈的狐臊气味。

汉字详情

[hu]
部首: 324
笔画: 8
五笔: QTR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HHVO
四角: 42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

(2) 同本义

朕狐疑。——《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

小狐汔济。——《易·未济》

狐鸣呼曰。——《史记·陈涉世家》

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狐凭鼠伏。——《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

(4) 喻坏人,小人 。如:狐唱枭和(喻坏人互相呼应);狐狼(喻奸诈凶恶);狐鼠(喻小人;坏人);狐鸣枭噪(喻小人嚣张);狐禅(异端邪说)

英文翻译

species of fox

方言集汇

◎ 粤语:w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2 [沙头角腔] fu2 [东莞腔]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客语拼音字汇] fu2 [陆丰腔] fu3 [宝安腔] fu2 [海陆丰腔] fu2 [客英字典] f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吳平聲開口一等gho/huɣu
sāo,sào [sao]
部首: 444
笔画: 17
五笔: EKKS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RRD
四角: 76294

详细解释

sāo

名词

(1) (形声。从肉(月),( sào)声。本义:腥臊) 同本义

臊,豕膏臭也。——《说文》

犬赤股而躁臊。——《周礼·内饔》

其臭臊。——《素问·金匮真言论》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楚辞·涉江》

狗若如此,其肉臊恶。——《礼记·内则》疏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2) 又如:腥臊(动物体上散发的一种难闻的气味。也比喻为臭恶的小人);臊腥(臭恶的气味);臊秽(腥臭肮脏的气味);臊根(男性生殖器);臊膻(腥膻之气)

形容词

(1) 丑恶的

臊声布于朝野。——《北史·抱老寿传》

其政腥臊。——《国语·周语上》

(2) 又如:臊声(丑闻);臊子(臭货)

(3) 另见 sào

sào

动词

害羞;羞辱 。如:臊眉耷眼(形容羞愧的样子);臊皮(寻开心);臊脸礼儿(形容礼薄,让人不好意思拿出);臊臊牌(难看)

名词

(1) 剁细的肉 。如:臊子韭(即肉末炒韭菜)

(2) 另见 sāo

英文翻译

rank; rancid; frowzy, fetid; bashful

方言集汇

◎ 粤语:sou1 so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o1 sau1 [客英字典] sau1 [台湾四县腔] so1 sau1 [梅县腔] sau1 [东莞腔] sau1 [宝安腔] sau1 [客语拼音字汇] sau1 so1
◎ 潮州话:c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蘇遭平聲開口一等sausi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