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掖

hú yè [ hu ye]
注音 ㄏㄨˊ 一ㄝˋ

词语释义

见“狐腋 ”。

词语解释

  1. 见“ 狐腋 ”。

引证解释

⒈ 见“狐腋”。

汉字详情

[hu]
部首: 324
笔画: 8
五笔: QTR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HHVO
四角: 42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

(2) 同本义

朕狐疑。——《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

小狐汔济。——《易·未济》

狐鸣呼曰。——《史记·陈涉世家》

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狐凭鼠伏。——《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

(4) 喻坏人,小人 。如:狐唱枭和(喻坏人互相呼应);狐狼(喻奸诈凶恶);狐鼠(喻小人;坏人);狐鸣枭噪(喻小人嚣张);狐禅(异端邪说)

英文翻译

species of fox

方言集汇

◎ 粤语:w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2 [沙头角腔] fu2 [东莞腔]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客语拼音字汇] fu2 [陆丰腔] fu3 [宝安腔] fu2 [海陆丰腔] fu2 [客英字典] f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吳平聲開口一等gho/huɣu
yè,yē [y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YW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OK
四角: 50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塞进

你来把我这边的被掖掖罢。——《红楼梦》

(2) 又如:把被角掖好

(3) 藏

黛玉微微的点头,便掖在袖里。——《红楼梦》

(4) 插入腰带

说着,掖上那把刀,迈步出门,往外就走。——《儿女英雄传》

(5) 另见

动词

(1)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

掖,以手持人臂投地也。从手,夜声。——《说文》

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余掖杀国子。——《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掖以赴外杀之。

(2) 又如:掖进(扶持推进)

(3) 扶助;提携

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诗·陈风·衡门》序

(4) 又如:奖掖

名词

(1) 胳肢窝。后作“腋”

掖,一曰臂下也。——《说文》

衣逢掖之衣。——《礼记·儒行》

张掖郡。——《汉书·地理志下》。集注引应劭:“张国臂掖,故曰 张掖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史记·商君列传》

(2) 宫殿正门两旁小门“掖门”的简称

入未央宫掖门。——《汉书·高后纪》。师古曰:“掖门,非正门而在两旁,若人之臂掖也。”

(3) 又如:掖门(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掖垣(皇宫的旁垣);掖庭(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掖殿(宫中旁殿)

(4) 另见

英文翻译

support with the arms; stick in, tuck in; fold up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jik6
◎ 客家话:[梅县腔] jit8 [海陆丰腔] rit8 ze5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je5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宝安腔]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jekjĭɛ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