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嗥

kuáng háo [ kuang hao]
注音 ㄎㄨㄤˊ ㄏㄠˊ

词语释义

大声嗥叫。

喻恶人的喊叫。

词语解释

  1. 大声嗥叫。

    鲁迅 《准风月谈·秋夜纪游》:“倘或偶经生疏的村外,一声狂嗥,巨獒跃出,也给人一种紧张。”

  2. 喻恶人的喊叫。

    茅盾 《狼》:“我们所听到的最后一次的 希特勒 的狂嗥,是他自称是一条狼。”

引证解释

⒈ 大声嗥叫。

鲁迅《准风月谈·秋夜纪游》:“倘或偶经生疏的村外,一声狂嗥,巨獒跃出,也给人一种紧张。”

⒉ 喻恶人的喊叫。

茅盾《狼》:“我们所听到的最后一次的希特勒的狂嗥,是他自称是一条狼。”

狂嗥的国语词典

疯狂吼叫。

如:「那匹狼因受伤而狂嗥不止。」

狂嗥的网络释义

狂嗥

  • “狂嗥”、“怒吼”、和“咆哮”都是动词,都指大声呼叫。“怒吼”指猛兽发威吼叫,比喻发出雄壮的声音或愤怒的叫喊:“咆哮”指(猛兽)怒吼,比喻水浪冲击声或人暴怒时的叫喊:“狂嗥”比喻疯狂地大声喊叫。
  • 狂嗥造句

    才奔出几步,猛听嗥声起伏,林中窜出十几匹野狼来,距地狂嗥,拦住去路。
    格鲁曼的狂嗥虽然不能把道拉基吓跑,但也能把他吓一跳,顿时空门大开,被格鲁曼连劈数剑。
    狼王仰头狂嗥,口中一团雷气迅速聚集。
    环姨狂嗥着扑上去欲解救我俩。
    蒙哲的意识,被无数饿狼回荡在山谷中狂嗥声所惊醒!强忍着头部像是要炸裂般的阵痛,蒙哲睁开了有如灌铅似的眼睑。
    那巨狼一阵狂嗥,火海便瞬间将史云扬包裹而进。
    只见他声如夜枭啼号,一声狂嗥,双掌已急如星火般推出。
    在凄厉的狂嗥声中,它大嘴一张,就死死咬住了那把就要刺死了它的父亲的刺刀,然后连着那把刺刀,一把狠狠撞到了雷震的身上。

    汉字详情

    kuáng [kuang]
    部首: 324
    笔画: 7
    五笔: QTG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HMG
    四角: 412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狗发疯)

    (2) 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狂,狾犬也。——《说文》

    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躯。——三国魏· 阮籍《鸠赋》

    (3) 又如:狂犬(凶猛的狗)

    (4) 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疯癫”

    狂夫瞿瞿。——《诗·齐风·东方未明》

    狂走者累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忽忽如狂。——《汉书·李广苏建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狂死(因疯疾致死);狂易(精神失常);狂惑(精神错乱;疯癫);狂徒(狂人)

    (6) 狂妄

    幼而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其蔽也狂。——《论语》。注:“妄抵触人。”

    愈以是得狂名。——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狂谬(狂妄荒谬);狂且(行动轻狂之人);狂乖(狂妄狡猾);狂纵(狂妄放肆);狂轻(狂妄而轻浮);狂悖(狂妄背理;猖獗);狂且(行动轻狂);狂话(狂妄的话);狂狡(狂妄狡诈);狂戾(狂妄暴戾);狂惑(狂妄昏惑)

    (8) 狂放,任性放荡

    狂夫之言,圣人择之。——清· 刘开《问说》

    (9) 如:狂士(狂放的读书人);狂朋怪侣(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狂态(狂放的态度)

    (10) 凶猛

    狂风吹古月。——李白《司马将军歌》

    (11) 又如:狂风毒雨(狂风暴雨)

    (12) 汹涌

    挽狂澜于既倒。——韩愈《进学解》

    (13) 又如:狂涛(汹涌的波涛);狂浪(汹涌的浪涛);狂流(汹涌的水波)

    动词

    (1) 通“诳”。欺骗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庄子·逍遥游》

    使子必智而寿,则世必以为狂。——《韩非子·显学》

    (2) 通“往”( wǎng)。去

    我其发出狂。——《书·微子》

    英文翻译

    insane, mad; violent; wild

    方言集汇

    ◎ 粤语:kong4 kwong4
    ◎ 客家话:[陆丰腔] kong3 [宝安腔] kong2 [海陆丰腔] kong2 [东莞腔] kong2 [沙头角腔] kong2 [梅县腔] kong2 [台湾四县腔] kong2 [客语拼音字汇] kong2 kuong2 [客英字典] kwong2 k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王陽合平聲合口三等gyang/gvanggʰĭwaŋ
    háo [hao]
    部首: 319
    笔画: 13
    五笔: KRDF
    五行:
    仓颉: RHAJ
    四角: 660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吼叫

    嗥,咆也。——《说文》

    (2) 字又通“号”

    亡乌嗥之弓。——《孔子家语·好生》

    (3) 又如:嗥嘶(大声嘶叫);嗥吠(狗大叫);嗥嗥(兽类吼叫声);嗥呼(呼叫;号叫)

    (4) 通“号”。号哭,哭叫

    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庄子·庚桑楚》。释文:“嗥,又作号。”

    (5) 又如:嗥咷(号咷。大声哭);嗥叫(大声哭叫;叫唤;兽类的吼叫)

    英文翻译

    roar, call out, wail; bark, yelp

    方言集汇

    ◎ 粤语:ho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au4 ho4 [海陆丰腔] hau1 hau2 [宝安腔] hau2 [台湾四县腔] hau1 hau2
    ◎ 潮州话:h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胡刀平聲開口一等ghau/h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