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躐

fàn liè [ fan lie]
注音 ㄈㄢˋ ㄌ一ㄝˋ

词语释义

亦作“犯躐”。

词语解释

  1. 见“ 犯猎 ”。

引证解释

⒈ 见“犯猎”。

汉字详情

fàn [fan]
部首: 324
笔画: 5
五笔: QTBN
五行:
仓颉: KHSU
四角: 47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犯,侵也。——《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

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世说新语·自新》

(2) 又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侵犯他国领土);犯境(犯边。侵犯边界)

(3) 触犯,冒犯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 曹操之忌。——《三国演义》

(4) 又如:犯忌讳;犯阙(危害国家,对抗朝廷。阙:指朝廷);犯颜(冒犯他人的尊严。颜:颜面,引申为尊严,威严);犯鳞(因直谏触犯君王);犯众(触犯众人)

(5) 袭击

王祖帅诸垒共救之,夜犯 燕军, 燕人逆击,走之。——《资治通鉴》

(6) 遭遇;顶着;冒着

触风雨,犯寒暑。——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8) 侵害

水火之所犯,犹不可救,而况天乎?——《国语》

(9) 伤害,损害

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礼记·檀弓》

(10) 欺凌,污辱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后汉书》

(11) 违背;违反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犯令者,违命也。”

犷悍无赖,犯法当死。——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2) 又如:犯干(违反;触犯);犯顺(违背情理);犯节(违背礼节);犯教(违背礼教)

(13) 值得(与不连用)

四丫头不犯罗唣你,却是谁呢?——《红楼梦》

(14) 发生(多指不好的事) 。如:犯难;犯了什么错事;犯拙(弄僵)

(15) 制服;胜

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韩非子》

(16) 犯罪 。如:犯乱(犯法于乱世);犯罚(犯法受罚);犯滥铺摸(作恶犯法)

(17) 落入;落到

犯到他手里,也是一个死。——《老残游记》

(18) 至,到

适路过此间,天晚,特造檀府借宿一宵,明早不犯天光就行。——《西游记》

(19) 费 。如:犯些口舌;又不犯本钱

名词

(1) 犯人,罪犯

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惯犯;首犯;主犯;刑事犯;逃犯

英文翻译

commit crime, violate; criminal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6
◎ 客家话:[宝安腔] fam5 [客英字典] fam5 fam3 [梅县腔] fam5 [沙头角腔] fam5 [东莞腔] fam3 [海陆丰腔] fam6 fam1 [客语拼音字汇] fam1 fam4 [陆丰腔] fam6 [台湾四县腔] fam5 fam1
◎ 潮州话:huam6(huăm) [澄海]huang6(huă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五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錽上聲合口三等bʰĭwɐmbyamx/bvaam
liè [lie]
部首: 717
笔画: 22
五笔: KHVN
五行:
仓颉: RMVVV
四角: 62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巤( liè)声。本义:逾越)

(2) 同本义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礼记·学记》

(3) 又如:躐席(不依照礼的规范登席入坐);躐居(跃居)

(4) 踩踏

遂躐乎王庭。——汉· 扬雄《长杨赋》

(5) 又如:躐趿(践踏);躐玷(践污玷辱)

(6) 越级提升 。如:躐迁(越级提升);躐登(越级登迁);躐官(越级升任)

(7) 通“擸”。持,拿

则躐孆整襟。——《后汉书·崔骃传》

英文翻译

to stride over; to step across

方言集汇

◎ 粤语:li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ap8 [梅县腔] liap8 liap7 [台湾四县腔] liap8 [客语拼音字汇] liab6 [客英字典] liap8
◎ 潮州话:l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lieplĭ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