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戒

fàn jiè [ fan jie]
注音 ㄈㄢˋ ㄐ一ㄝˋ

词语释义

犯戒 fànjiè

(1) 违犯戒律

violate a ban

词语解释

  1. 违犯戒律。

    《法苑珠林》卷一○九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此是无行众僧破斋犯戒,获此苦报呼叫声也。”《法苑珠林》卷九九:“我虽病急,愿捨身命,终不犯戒而饮此酒。” 钱锺书 《围城》三:“ 鸿渐 看了,会心不远,觉得和尚们闻到窗外这种花香,确已犯戒,与吃荤相去无几了。”

引证解释

⒈ 违犯戒律。

《法苑珠林》卷一〇九引南朝齐王琰《冥祥记》:“此是无行众僧破斋犯戒,获此苦报呼叫声也。”
《法苑珠林》卷九九:“我虽病急,愿捨身命,终不犯戒而饮此酒。”
钱锺书《围城》三:“鸿渐看了,会心不远,觉得和尚们闻到窗外这种花香,确已犯戒,与吃荤相去无几了。”

犯戒的国语词典

违犯佛家戒条。

如:「偷盗杀人都是犯戒的。」

犯戒的网络释义

犯戒

  • 犯戒,指一般指违反各种宗教信仰所制定的戒律 。语出《法苑珠林》卷一○九引 南朝王琰《冥祥记》:“此是无行众僧破斋犯戒,获此苦报呼叫声也。”
  • 犯戒的翻译

    英语: to go against the rules (of a religious order)​, to break a ban (e.g. medical)​

    犯戒造句

    小沙弥,你是出家人怎么能说那等污言秽语,是要犯戒的。
    世间安的世间安罗什早就破戒了……”他低叹一声,抵着我的额头,“嫉妒弟弟,犯了嫉戒。一直想着你,犯了思淫戒。跟你在一起时又想触碰你,犯了淫欲意与女人身相触戒。艾晴,罗什十年前,十年来,一直在犯戒啊。”。
    大师,出家人不打诳语,你可犯戒了啊。
    阿弥陀佛!玄烨和尚!出家人无喜无悲,你又犯戒了!
    根本抽烟的问题就在饮酒里面,不过自己要给自己做辩护律师,就说抽烟是不犯戒的。
    你这样已经严重违反了卡玛利拉的戒条,这样大逆不道,屡次犯戒,罪无可恕!
    艺术界往往是培育“坏孩子”的温床,毕竟,敢于破规犯戒的人才能使其艺术作品有卖点。
    也罢,为了教育你不要犯戒,我就给你说明了吧。
    像潘巧云的奸夫和尚裴如海也是犯戒,但犯的是“淫戒”,虽然以现在的观念来看,对社会的危害性不高,但在当时却成了人人痛恨的贼秃。
    一日和尚身体不适,下山就医,医生见状,知道他没钱,耗完脉,随口就说:“恭喜,你有喜了。”和尚大惊:“完了,千万不要让方丈知道我犯戒了阿!”,祝君快乐!
    李国明和赵晓鹏现在已经是皈依三宝的佛门弟子,虽然没有受戒,但也知道喝酒犯戒是佛门大忌。
    你是我佛教的护教金刚,三目大神,百世之前偶犯戒律,被罚下凡间历细百世轮回,偿尽人间辛酸,方得修成正果。
    可毕竟自己是个出家人,有清规戒律,男女淫秽之事是触犯戒规的。
    初真道人主事戒律,为人严厉苛刻,凡有违规犯戒者,落入其手中绝不轻饶,八脉弟子莫不谈之色变。
    贫僧是万万不敢隐瞒自己苏州人的身份的,至于殴打知县大人一事,出家人有戒律在身,贪痴嗔都是犯戒,要是动手打人更是滔天大罪,贫僧……
    就知道,每次和源智师叔在一起总要违犯戒律……
    月亮一直是那样光彩照人,那样独一无二,那样硕大无比,那样令群星失色,她,就是大众的情人,男人的偶像,八戒因她而犯戒,因她而下凡尘,当然,这也是我的月亮。

    汉字详情

    fàn [fan]
    部首: 324
    笔画: 5
    五笔: QTBN
    五行:
    仓颉: KHSU
    四角: 47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犯,侵也。——《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

    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世说新语·自新》

    (2) 又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侵犯他国领土);犯境(犯边。侵犯边界)

    (3) 触犯,冒犯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 曹操之忌。——《三国演义》

    (4) 又如:犯忌讳;犯阙(危害国家,对抗朝廷。阙:指朝廷);犯颜(冒犯他人的尊严。颜:颜面,引申为尊严,威严);犯鳞(因直谏触犯君王);犯众(触犯众人)

    (5) 袭击

    王祖帅诸垒共救之,夜犯 燕军, 燕人逆击,走之。——《资治通鉴》

    (6) 遭遇;顶着;冒着

    触风雨,犯寒暑。——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8) 侵害

    水火之所犯,犹不可救,而况天乎?——《国语》

    (9) 伤害,损害

    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礼记·檀弓》

    (10) 欺凌,污辱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后汉书》

    (11) 违背;违反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犯令者,违命也。”

    犷悍无赖,犯法当死。——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2) 又如:犯干(违反;触犯);犯顺(违背情理);犯节(违背礼节);犯教(违背礼教)

    (13) 值得(与不连用)

    四丫头不犯罗唣你,却是谁呢?——《红楼梦》

    (14) 发生(多指不好的事) 。如:犯难;犯了什么错事;犯拙(弄僵)

    (15) 制服;胜

    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韩非子》

    (16) 犯罪 。如:犯乱(犯法于乱世);犯罚(犯法受罚);犯滥铺摸(作恶犯法)

    (17) 落入;落到

    犯到他手里,也是一个死。——《老残游记》

    (18) 至,到

    适路过此间,天晚,特造檀府借宿一宵,明早不犯天光就行。——《西游记》

    (19) 费 。如:犯些口舌;又不犯本钱

    名词

    (1) 犯人,罪犯

    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惯犯;首犯;主犯;刑事犯;逃犯

    英文翻译

    commit crime, violate; criminal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6
    ◎ 客家话:[宝安腔] fam5 [客英字典] fam5 fam3 [梅县腔] fam5 [沙头角腔] fam5 [东莞腔] fam3 [海陆丰腔] fam6 fam1 [客语拼音字汇] fam1 fam4 [陆丰腔] fam6 [台湾四县腔] fam5 fam1
    ◎ 潮州话:huam6(huăm) [澄海]huang6(huă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五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錽上聲合口三等bʰĭwɐmbyamx/bvaam
    jiè [jie]
    部首: 412
    笔画: 7
    五笔: AA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T
    四角: 53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2) 同本义

    戒,警也。——《说文》

    岂不日戒。——《诗·小雅·采薇》

    以三年之戒。——《礼记·曾子问》

    基浇能戒之。——《左传·哀公元年》

    息民不戒。——《国语·吴语》

    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

    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知足以自戒。——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戒慎(戒备谨慎);戒书(用来自我警戒的文字);戒旦(警告天将破晓);戒守(警戒守卫);戒命(禁止某些行为的命令);戒戢(警介禁止);戒诗(自我警戒的诗)

    (4) 通“诫”。告诫

    主人戒宾。——《仪礼·士冠礼》

    三保戒团众。——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戒勉(告诫勉励);戒约(告诫约束);戒谕(告诫;训导);戒朝(告诫无将明)

    (6) 留神,当心 。如:戒口(慎言);戒火(慎于用火);戒谨;戒慎

    (7) 预备;准备

    既种既戒。——《诗·小雅·大田》

    (8) 又如:戒装(准备行装);戒辖(准备车辆)

    (9) 登程,出发 。如:戒行(登程,出发上路);戒途(出发,准备上路);戒程(登程,出发上路);戒道(登程,出发上路)

    (10) 戒除

    戒奢以俭。——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1) 又如:戒杀(戒除杀生);戒脱(戒掉);戒绝;戒诗(戒除做诗);戒烟;戒酒

    (12) 告请;约请 。如:戒期(定期);戒速(谓事先告知,再届时邀请);戒食(约期共食;招宴)

    (13) 斋戒

    圣人以此斋戒。——《易·系辞》

    戒及宿之曰。——《周礼·太史》

    七曰戒。——《礼记·礼器》

    名词

    (1) 警戒之事

    君子有三戒。——《论语》

    (2) 戒指的简称 。如:钻戒(镶钻石的戒指)

    (3) 佛教的教规惩戒。梵语Sila的意译。指必须遵守的各种准则,防非止恶的规范 。如:戒定慧(佛教用语。指持戒、禅定和智慧,为佛家三无漏说);戒体(佛教用语。受戒的比丘内有防非止恶的自治力,而且始终符合戒律的要求,身心完全清净)

    (4) 用于告戒的一种文体 。如:戒书(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5) 通“界”。界限,分界

    星茀于河戒。——《史记·天官书》

    江河为南北两戒。——《新唐书·天文志》

    英文翻译

    warn, caution, admonish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3
    ◎ 客家话:[梅县腔] giai5 [陆丰腔] gai5 [客英字典] gai5 [宝安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4 giai4 gie4 [沙头角腔] gai5 [海陆丰腔] gai5 [台湾四县腔] kie5 kiai5 gai5 [东莞腔] gai5
    ◎ 潮州话:g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拜皆開去聲開口二等kraih/kaeyk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