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凑

bēn còu [ ben cou]
繁体 犇湊
注音 ㄅㄣ ㄘㄡˋ

词语释义

1.亦作"奔辏"。 2.趋附;聚集。

词语解释

  1. 亦作“ 犇輳 ”。趋附;聚集。

    明 宋濂 《<千岩禅师语录>序》:“当是时,遐邇学子望风犇凑,曾未几何,化荒墟为楼观,易空寥为金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惟既经据城得势,则革党闻风犇輳,自係必然之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犇輳”。趋附;聚集。

明宋濂《<千岩禅师语录>序》:“当是时,遐邇学子望风犇凑,曾未几何,化荒墟为楼观,易空寥为金碧。”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惟既经据城得势,则革党闻风犇輳,自係必然之理。”

犇凑的网络释义

犇凑

  • 词语解释
  • 亦作“ 犇辏 ”。趋附;聚集。 明 宋濂 《序》:“当是时,遐迩学子望风犇凑,曾未几何,化荒墟为楼观,易空寥为金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惟既经据城得势,则革党闻风犇辏,自系必然之理。”
  • 汉字详情

    bēn [ben]
    部首: 421
    笔画: 12
    五笔: RHTH
    仓颉: HQHQQ
    四角: 25505

    英文翻译

    run fast, flee; rush about; run

    方言集汇

    ◎ 粤语:b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n1 [宝安腔] bun1 [梅县腔] bun1 [台湾四县腔] pun1 bun1 [海陆丰腔] pun1 b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昆平聲合口一等puənpuon
    còu [cou]
    部首: 204
    笔画: 11
    五笔: UDWD
    五行:
    仓颉: IMQKK
    四角: 351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奏声。本义:水流会合)

    (2) 同本义

    凑,水会也,聚也。——《广韵》

    凑,水上人所会也。——《 说文》。

    顺波凑而下降。——《楚辞·九叹·逢纷》。注:“聚也。”

    (3) 聚集

    趋舍相凑。——《淮南子·原道》。注:“所合也。”

    则人物归之,繈至而辐凑。——《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凑队(集合在一起);凑聚(集合,聚集);凑泊(凝聚,结合);凑会(聚集,会合)

    (5) 奔向;趋

    衰世凑学。——《淮南子·精神》。注:“趋也。”

    (6) 又如:凑亟(急切);凑手不及(事情来得太快,出人意料,来不及应付)

    (7) 挨近;靠拢 。如:凑口馒头(快到嘴的馒头);凑密(稠密)

    (8) 碰;趁 。如:凑斗(凑巧);凑手(得手);凑四合六(十分巧合);凑付(应付;将就)

    (9) 拼凑成 。如:凑数

    英文翻译

    piece together, asse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c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eu5 [客英字典] ceu5 [东莞腔] ceu5 [梅县腔] ceu5 [宝安腔] ciu5 [海陆丰腔] ceu5
    ◎ 潮州话:cou3 (tshòu)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