犂锄
繁体
犂鋤
词语释义
1.亦作“犁鉏”。亦作“犁锄”。农具。犁和锄。 2.借指耕作。
词语解释
亦作“犁鉏”。亦作“犁锄”。农具。犁和锄。
《后汉书·王符传》:“丁夫不扶犂锄,而怀丸挟弹,携手上山遨游。” 宋 陆游 《雨后》诗:“新凉生枕簟,餘润入犁锄。” 明 何景明 《彭中丞四民图歌》:“高原犂鉏破烟雨,书阁窈窕穿松林。”
借指耕作。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犂鉏。”
引证解释
亦作“犁鉏”。亦作“犁锄”。农具。犁和锄。
《后汉书·王符传》:“丁夫不扶犂锄,而怀丸挟弹,携手上山遨游。” 宋陆游《雨后》诗:“新凉生枕簟,餘润入犁锄。” 明何景明《彭中丞四民图歌》:“高原犂鉏破烟雨,书阁窈窕穿松林。”
借指耕作。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犂鉏。”
犂锄的网络释义
犂锄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plow
方言集汇
◎ 粤语:la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ai2 li2 [台湾四县腔] lai2 li2 [梅县腔] lai2 [海陆丰腔] lai2 li2 [宝安腔] lai2 [陆丰腔] lai3
◎ 潮州话:lo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ai2 li2 [台湾四县腔] lai2 li2 [梅县腔] lai2 [海陆丰腔] lai2 li2 [宝安腔] lai2 [陆丰腔] lai3
◎ 潮州话:l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棃 | 力脂 | 來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lii/li | l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助声。本义:锄头。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中耕、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 同本义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2) 又如:大锄;小锄
动词
(1) 用锄头整理田地,除草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2) 又如:锄社(古代北方农村的一种组织。平时协同耕作,有事时则互相帮助);锄耘(耕作农地。也作鉏耘);锄谷(耕作)
(3) 根除,铲除
又不可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术钱也。——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锄拔(去除);锄理(清理)
英文翻译
hoe; eradicate
方言集汇
◎ 粤语:co4
◎ 潮州话:co5
◎ 潮州话:c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