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惹

qiān rě [ qian re]
繁体 牽惹
注音 ㄑ一ㄢ ㄖㄜˇ

词语释义

犹缠绵。 招引;牵动。 牵扯,牵连。

词语解释

  1. 犹缠绵。

    前蜀 尹鹗 《临江仙》词:“昔年於此伴萧娘,相偎佇立,牵惹叙衷肠。”

  2. 招引;牵动。

    宋 王寀 《蝶恋花·梨花》词:“翠袖年年寒食泪,为伊牵惹愁无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彷彿人呜咽。” 清 陈维崧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词:“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

  3. 牵扯,牵连。

    《朱子语类》卷十六:“当如此做,又被那如彼底心牵惹,这便是不实,便都做不成。” 茅盾 《子夜》十:“可不是么, 竹斋 ,他们就在 陇 海 线上分个雌雄也算了罢,何必又牵惹到共党遍地的 湖南省 呢?”

引证解释

⒈ 犹缠绵。

前蜀尹鹗《临江仙》词:“昔年於此伴萧娘,相偎佇立,牵惹叙衷肠。”

⒉ 招引;牵动。

宋王寀《蝶恋花·梨花》词:“翠袖年年寒食泪,为伊牵惹愁无际。”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彷彿人呜咽。”
清陈维崧《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词:“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

⒊ 牵扯,牵连。

《朱子语类》卷十六:“当如此做,又被那如彼底心牵惹,这便是不实,便都做不成。”
茅盾《子夜》十:“可不是么, 竹斋,他们就在陇海线上分个雌雄也算了罢,何必又牵惹到共党遍地的湖南省呢?”

牵惹的网络释义

牵惹

  • qiān rě ㄑㄧㄢ ㄖㄜˇ 牵惹(牵惹)
  • 牵惹造句

    此后你也不必再去牵惹她,反招自己的魔障。
    碧玉作底的笔洗重重跌落回书案,清脆的碰撞之音击碎夏末最后一丝烦闷,惊吓的书房外廊檐底下一溜的金丝雀纷飞不断,扑棱棱的拍打着镀金笼子,越发牵惹了秋愁气息。
    江南虽是故乡,莼羹鲈脍,牵惹游魂,但哪里回得去啊!只好逗留京都,苟延残喘罢了。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
    如若本宫今日与崎公子不曾在此相见,又怎会遇见皇上,牵惹出这样多的事端?
    尽思量,冷月无声,窥往事,牵惹衷肠。
    鬼伏子孙动,因牵惹得,或欲事太过得。
    傍荔墙牵惹游丝,昨夜绛楼难辨。

    汉字详情

    qiān [qian]
    部首: 308
    笔画: 9
    五笔: DPR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BHQ
    四角: 405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2)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牵,引前也。——《说文》

    牵,引也。——《广雅》

    飱牵。——《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

    与其牵傍。——《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

    牵牛悔亡。——《易·夬》

    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牵衣顿足拦道哭。——唐· 杜甫《兵车行》

    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攀草牵棘。——《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牵笼(拉扯);牵红(牵巾。新郎新娘拜堂后,以两家红巾绾同心结,各牵一端而行);牵扭(拉住);牵役(谓被拉去从事劳役);牵拖(拖拉。形容行动困难);牵拉(牵引拉住)

    (4) 牵制

    令出不行谓之牵。——《管子·法法》

    牵于俗而芜秽。——《楚辞·招魂》

    此牵乎天者也。——张衡《西京赋》。注:“犹系也。”

    (5) 又如:牵笼(牵制束缚);牵肘(从旁牵制);牵物(为外物所牵制);牵挽(牵制);牵缀(犹牵制)

    (6) 牵连;牵累

    道而弗牵则和。——《礼记·学记》。疏:“谓牵偪。”

    牵复吉。——《易·小畜》。疏:“谓牵连。”

    (7) 又如:牵枝带梗(牵连;牵带);牵惹(牵连);牵及(牵连;关系到);牵染(牵累,株连);牵率(株连;拖累)

    (8) 牵强 。如:牵书搭俗(牵强附会);牵附(牵强附会);牵率(牵强附会);牵裂(牵强割裂)

    (9) 拘泥

    不牵于执。——《吕氏春秋·离俗》。注:“拘也。”

    (10) 又如:牵文(谓拘泥于字面);牵拘(拘泥;拘束);牵俗(拘泥于习俗)

    (11) 蔓延 。如:牵蔓(蔓延);牵漫(蔓延满布);牵绵(牵延连绵)

    名词

    指可牵走的牲畜如牛羊猪等

    脯资饩牵竭。——《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英文翻译

    drag, pull, lead by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hin1

    宋本广韵

    [re]
    部首: 440
    笔画: 12
    五笔: ADK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KRP
    四角: 443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若声。本义:招引)

    (2) 同本义

    春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

    (3) 又如:惹口面(惹麻烦);惹邪(魅人);惹起(引起);惹口舌(引起口角是非)

    (4) 触犯;触动 。如:惹发(触犯);惹翻(因语言、行动触犯对方,使其生气、翻脸);惹厌(犹讨厌);惹动(挑动;触动);惹犯(冒犯)

    (5) 引起

    到处顽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儒林外史》

    只因清明都来西湖上闲玩,惹出一场事来。——《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6) 沾染;染上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唐· 薛涛《柳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六祖坛经·自序品》

    (7) 牵扯;羁绊 。如:惹绊(牵扯;羁绊)

    (8) 牵引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唐· 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9) 牵挂

    阿几时教我腹内无烦恼,心上无萦惹。——元· 关汉卿《拜月亭》

    英文翻译

    irritate, vex, offend, incite

    方言集汇

    ◎ 粤语:je5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1 ngia2 ngia5 [海陆丰腔] ngia1 ngia5 ngia3 [客英字典] ngia1 ngia3 [沙头角腔] ngia1 [客语拼音字汇] ngia1 [陆丰腔] gnia1 [东莞腔] ngia3 [台湾四县腔] ngia1 ngia5 ngia3 [宝安腔] ngi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人者麻三開上聲開口三等njax/raa

    牵惹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