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蒿
词语释义
亦称“牡菣”。
词语解释
亦称“ 牡菣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全草供药用。民间用叶代茶,或燃干草驱蚊。
《诗·小雅·蓼莪》“匪莪伊蔚” 汉 郑玄 笺:“蔚,牡菣也。”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吴 陆玑 曰:“牡蒿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牡蒿》:“《尔雅》:‘蔚,牡菣。’蒿之无子者。则牡之名以此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牡蒿》﹝集解﹞引《别录》:“牡蒿生田野,五月、八月採。”
引证解释
⒈ 亦称“牡菣”。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全草供药用。民间用叶代茶,或燃干草驱蚊。
引《诗·小雅·蓼莪》“匪莪伊蔚” 汉郑玄笺:“蔚,牡菣也。”
孔颖达疏引三国吴陆玑曰:“牡蒿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牡蒿》:“《尔雅》:‘蔚,牡菣。’蒿之无子者。则牡之名以此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牡蒿》﹝集解﹞引《别录》:“牡蒿生田野,五月、八月採。”
牡蒿的网络释义
牡蒿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牛,土声。甲骨文字形,左为阳性生殖器。本义:雄性的鸟兽)
(2) 同本义
牡,畜父也。——《说文》
駉駉牡马。——《诗·鲁颂·駉》
雉鸣求其牡。——《诗·邶风·匏有苦叶》
(3) 男性生殖器
男露其牡,女张其牝。——汉· 东方朔《神异记》
(4) 古代锁器的一部分,相当于后来的锁簧;门闩 。如:牡飞(门闩自行脱落。古谓内乱之征兆);牡龠(门闩;锁钥)
形容词
(1) 雄性的,在生殖过程中起授精作用从而生育下一代的生物
牡麻者,枲麻也。——《仪礼·丧服传》
阳奇为牡。——《汉书·五行志》
丘陵为牡。——《大戴礼记·易本命》
(2) 又如:牡鸡;牡牝(雄性和雌性);牡麻(大麻的雄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eu5 [梅县腔] meu3 [台湾四县腔] meu3 [宝安腔] miu3 [海陆丰腔] meu3 [客语拼音字汇] meu4 [陆丰腔] miau3 [东莞腔] meu3 [客英字典] me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母 | 莫厚 | 明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məu | mux/mov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高声。本义: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特指青蒿)
(2) 即青蒿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小雅·鹿鸣》
(3) 蒿子 ,蒿属的一种植物。引申为野草的意思。如:蒿艾(即艾蒿。一种野生的草。泛指野草);蒿棘(蒿草与荆棘);蒿藜(蒿和藜。泛指杂草;野草);蒿蓬(蒿草与蓬草)
动词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庄子·骈拇》
(1) 又如:蒿目时艰(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
(2) 物之精气蒸出的样子 。如:蒿蒸(蒸腾貌);蒿蒿(形容气体浮生的样子)
(3) 用同“薅”
我把花子腿砸折了,把淫妇鬓毛都蒿净了。——《红楼梦》
(4) 忧烦;忧虑不安 。如:蒿恼(骚扰;打扰;烦恼);蒿目(忧虑不安);蒿然(忧烦;忧虑不安);蒿忧(为世事忧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hau1 [海陆丰腔] hau1 gau1 ko1 [客英字典] gau1 hau1 ko1 [台湾四县腔] hau1 gau1 ko1 [东莞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hau1 ho1 [梅县腔] hau1 gau1
◎ 潮州话:hau1 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蒿 | 呼毛 | 曉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xɑu | hau/x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