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bǎn běn [ ban ben]
注音 ㄅㄢˇ ㄅㄣˇ
词性 量词

词语释义

版本 bǎnběn

(1) 出版印行的图书;表明书籍编辑、印制等方面的特点

一部《红楼梦》就不知道有多少种不同的版本
edition

词语解释

  1. 同一书籍因编辑、传抄、印刷、装订等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本子。

    《宋史·儒林传一·崔颐正》:“ 咸平 初,又有学究 刘可名 言诸经版本多舛误, 真宗 命择官详正。” 缪荃孙 《<书林清话>序》:“ 荃孙 於版本之学,亦有同嗜。” 徐迟 《火中的凤凰》:“年将四十,别无嗜好,就好搜访书籍,他从 巴黎 、 伦敦 归来,带回不少好版本。”

  2. 印本。与写本相对。

    叶德辉 《书林馀话》卷上:“而 沉存中 又谓版印书籍, 唐 人尚未盛为之。自 冯瀛王 始印五经,自后典籍皆为版本。”

引证解释

⒈ 同一书籍因编辑、传抄、印刷、装订等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本子。

《宋史·儒林传一·崔颐正》:“咸平初,又有学究刘可名言诸经版本多舛误, 真宗命择官详正。”
缪荃孙《<书林清话>序》:“荃孙於版本之学,亦有同嗜。”
徐迟《火中的凤凰》:“年将四十,别无嗜好,就好搜访书籍,他从巴黎、伦敦归来,带回不少好版本。”

⒉ 印本。与写本相对。

叶德辉《书林馀话》卷上:“而沉存中又谓版印书籍, 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自后典籍皆为版本。”

版本的国语词典

版与本分别指古代的简牍和缣帛,都是用来记载文字的工具,故二者合称即是书本的通称。也作「板本」。

版本的网络释义

版本 (汉语词汇)

  • 版本,最初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本也开始应用于影视、软件等事物上,形容对象相同但介绍方法等不同的两个事物。
  • 版本的翻译

    英语: version, edition, release
    德语: Edition, Ausgabe
    法语: édition

    近义词

    版本造句

    他鉴别古代的图书版本有丰富的经验,要想鱼目混珠,那比登天还难。
    大哥。。。你的标准都不在一个版本上怎么更改!还说不让装系统,干脆你去开发一个系统算了!!!!想更换版本的话就是重装系统!!。
    人的一生就像一本日记,写日记的人想把自己的一生写成一个故事,然而写下的却是另一个故事,对于这个人来说,最谦卑的时刻莫过于把那两个版本拿来比较了。
    这是一份写得非常好的言简意赅的文档,它通过例子讲解了该版本提供的所有特性。
    中国文学史的编著,现在盛极一时,各种版本繁多。
    其实现在拍的都已经乱套了。什么版本的都有。但是有一段,有一个电影上版本,我最真最最震撼。孩子,记住这些人的面孔,是他们逼死了你爹娘,你要为我们报仇。
    该文很快传入国内,一时间洛阳纸贵,版本众多。
    所以,不管各种版本的法理学教科书和学术文献所表达的观点如何清晰和言之成理,这一问题的答案,仍然犹如隐身在浓雾之中的朦胧混沌的世界。
    它包含了万智牌历史上最著名的火焰、雷击和打击,包括之前从未印过闪卡版本的牌。
    格林兄弟的版本是从口头传说中记录的,在他们的版本里,小矮人气急败坏,用他那双小脚踏破了地板,还被卡在了里面。
    当一个出版物出版在不同介质中,以同样的标题或不是,不同的刊号和关键标题应分配给不同媒体的版本。
    他何必要关心你买了什么版本呢?
    同时,不朱棍上的油不朱太多,版面上的火不合易传到不朱上来,造不败不朱辊脱不朱而不下不朱,而爆不收不攒版本体。
    对比这些版本,每个版本都有缺漏的台词,甚至整幕戏。
    您需要将编辑的内容传播到每个新版本中。
    “越炫耀什么,越缺什么。”这句话的正确版本应该是:“越缺什么,越觉得别人在炫耀什么。”。
    当然还会有凡是意义上的平衡性改动,纰缪和视物感觉修复修改,这些基本上是每一个版本都会有的。
    许多有思想的军人已经就这些问题著书立说,除此之外,大多数部队多多少少也具有了具备各自特点的军事决策制定过程的版本。
    不过,客户不能获得此版本对应的源代码。
    这份型录不是最新的,儿是好几年前发行的旧版本。

    汉字详情

    bǎn [ban]
    部首: 423
    笔画: 8
    五笔: THGC
    五行:
    吉凶:
    仓颉: LLHE
    四角: 220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片,反声。“片”( piàn),意思是破开的木片或草片。从“片”的字大都与木板有关。本义:筑墙的夹板)

    (2) 同本义

    版,判也。——《说文》。按,判木也。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五板(版)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

    缩版以载。——《诗·大雅·绵》

    (3) 又指版筑的土墙

    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

    (4) 又如:版筑

    (5) 供建筑或其他使用的木板。后作“板” 。如:版障(木板制的屏风);版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

    (6) 牍。古时书写用的木简,后也指书籍

    修业不息版。——《管子·宙合》。注:“牍也。”

    送版使王书之。——《世说新语》

    (7) 又如:版牍(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8) 名册;户籍

    听闾里以版图。——《周礼·小宰》。注:户籍也。”

    掌群臣之版。——《周礼司士》。注:“名籍也。”

    嗟哉生计一如此,廖入王民版籍论。——梅尧臣《小村》

    (9) 又如:版曹(户部的别称。以掌管版籍得名)

    (10) 国家的图籍

    式负版者。——《论语》。郑注:“谓邦国籍也。”

    凡五部,咸入版籍。——《辽史》

    (11) 朝笏,即手板。古代官吏上朝用的笏

    投版弃官而去。——《后汉书·范滂传》

    (12) 又如:版谒(持名帖进见)

    (13) 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用木板、石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 。如:制版;版子(用以印刷书刊的底板)

    (14) 印刷物印行的次数 。如:初版;重版书

    (15) 报纸的一面 。如:头版新闻;社论版;娱乐版

    动词

    (1) 授职;任命

    华版为 秦州刺史。—— 房玄龄《晋书》

    (2) 又如:版檄(任命官员的文书);版职(以白版形式授予的职务或封号)

    量词

    (1) 古代墙计量单位

    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史记·赵世家》

    (2) 又如:一版长一丈,或八尺,或六尺,高二尺

    英文翻译

    printing blocks; ed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n3 [东莞腔] ban3 [沙头角腔] ban3 [宝安腔] ban3 [海陆丰腔] ban3 [梅县腔] ban3 [陆丰腔] ban3 [客语拼音字汇] ban3 [客英字典] ban3
    ◎ 潮州话:bang2 旧读:ban2 ,boiⁿ2 [揭阳、潮阳]baiⁿ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綰刪開上聲開口二等pranx/peaanpan
    běn [ben]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S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M
    四角: 50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形容词

    (1) 原来的;本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动词

    (1) 执掌,统辖 。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代词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量词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副词

    原先,本来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文翻译

    root, origin, source; basis

    方言集汇

    ◎ 粤语:bun2
    ◎ 客家话:[梅县腔] bun3 [宝安腔] bun3 [客英字典] bun3 [海陆丰腔] bun3 [东莞腔] bun3 [陆丰腔] bun3 [客语拼音字汇] bun3 [台湾四县腔] bun3 [沙头角腔] bun3
    ◎ 潮州话:bung2(pú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2(pń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忖上聲合口一等puonx/puoontʰ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