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儿俩

yé ér liǎng [ ye er lia]
繁体 爺兒倆

词语释义

一个男性长辈与一个晚辈的合称。如父与子女,伯叔与侄子、侄女,祖父与孙子、孙女,均可称“爷儿俩”。

词语解释

  1. 一个男性长辈与一个晚辈的合称。如父与子女,伯叔与侄子、侄女,祖父与孙子、孙女,均可称“爷儿俩”。

    老舍 《骆驼祥子》十:“我们爷儿俩就吃这辆车;车破,可是我们自己的,就仗着天天不必为车份儿着急。”

引证解释

一个男性长辈与一个晚辈的合称。如父与子女,伯叔与侄子、侄女,祖父与孙子、孙女,均可称“爷儿俩”。

老舍《骆驼祥子》十:“我们爷儿俩就吃这辆车;车破,可是我们自己的,就仗着天天不必为车份儿着急。”

爷儿俩的国语词典

男性尊长与幼辈的合称。如父亲与子女,伯、叔父与姪儿女,祖父与孙男女等。

爷儿俩的网络释义

爷儿俩

  • 爷儿俩:2013年上映电影
  • 爷儿俩:2018年拍摄电影
  • 爷儿俩造句

    他跟他的儿子伯纳德,爷儿俩合伙连一根钉都不会锤。
    “滚刀肉”爷儿俩拒吐赃款,赃款。
    技术员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爷儿俩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新电视。
    圣诞节这天,爷儿俩去树林选圣诞树。
    林兴华看了韩志武一眼,爷儿俩相视一笑,然后拍板定了下来。
    爷儿俩带着树回家,不知道动物们跟在身后。
    哎,难得今天咱爷儿俩有的是时间,又闲着无事,老夫便好好讲讲我这奔波忙忙碌碌的一生,吐吐老夫心头这几十年来的苦水。
    我是君,他是民,没有君哪来的民,中间隔着一道爷儿俩关系。
    我甚至可以想见,让这爷儿俩整俩小酒,哭哭笑笑间,心里的疙瘩就能解开。
    这回碰上我毕业,估计我们爷儿俩之间又少不了三五斤茅台。
    不瞒二位,那孩子是我小儿,我爷儿俩此去京城尚有几千里路要走,也没个代步的玩意儿,还望二位仗义相助。
    他们爷儿俩忙碌公事,家里总得有个缝缝补补料理家务之人,妾身可为他们整理内务。
    一场九十分钟的比赛,就在爷儿俩的评头品足中结束了。

    汉字详情

    [ye]
    部首: 411
    笔画: 6
    五笔: WQBJ
    五行:
    仓颉: CKSL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父,耶声。简体字“卩”只是个符号。本义:父亲)

    (2) 同本义。也作“耶”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卷卷有爷名。

    旦辞爷娘去。

    爷娘闻女来。

    (3) 又如:爷娘皇天(呼爹叫娘,嚎天喊地)

    (4) 爷爷

    (5) 祖父——多叠用

    爷爷会织布、会种田、还会养牛

    (6) 对与祖父辈分相同、年龄相仿的男子的敬称。如:张爷爷

    (7) 对长一辈或年长男子的尊称 。如:大爷;二爷;赵爷

    (8) 旧时对主人、上官或尊贵者的称呼 。如∶王爷;相爷;老爷;少爷

    (9) 迷信的人对神佛的称呼 。如:佛爷;老天爷;土地爷;阎王爷

    (10) 自矜之称

    祥子明知道上工辞工都是常有的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老舍《骆驼祥子》

    英文翻译

    father, grandfa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je4
    ◎ 潮州话:ia5

    宋本广韵

    ér [er]
    部首: 209
    笔画: 2
    五笔: QT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U
    四角: 22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英文翻译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潮州话:r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
    liǎng,liǎ [liang,lia]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GMW
    五行:
    仓颉: OMOB
    四角: 21227

    详细解释

    liǎ

    数量词

    (1) (形声。从人,两声。本义:两个)

    (2) 同本义 。如:咱俩;这种扣子一毛俩

    (3) 几个(泛指少数) 。如:给他俩钱儿

    (4) 另见 liǎng 注意:“俩”后面不再接“个”字或其他量词

    liǎng

    (2) ——见“伎俩”( jìliǎng)

    (3) 另见 liǎ

    英文翻译

    two, pair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