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尊敬老人,慈爱儿童。
亦作:敬老慈稚 、敬老慈少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成语用法
爱老慈幼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很有礼貌。
近义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旡(
)声。本义:亲爱;喜爱)(2)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惠,爱也。——《尔雅》
爱施者,仁之端也。——《说苑·说丛》
君子自爱,仁之至也。——《法言》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
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
公夫人甚爱女。——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唐·韩愈《师说》
非疏骨肉爱过客。——《韩非子·五蠹》。
(3) 又如:爱幸(喜爱宠幸);爱乐(喜爱);爱敬(亲爱恭敬;喜爱敬重);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
(4) 男女间有情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古诗四首》之三,见《文选》卷二十九
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战国策·齐策》。
(5) 又如:爱色(喜欢女色)
(6) 喜好
爱听古人节义事。——清·袁枚《祭妹文》
晋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爱莲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爱玩(爱好玩赏。后用以指爱好的玩物或对游玩的喜好)
(8) 爱护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好自将爱,一年便健。——《三国志·方伎传》。
(9) 又如:爱人以德(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帮助他人);爱物(爱护万物)
(10) 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 。如:爱发脾气;爱下雨
(11) 爱惜,珍惜
爱莫助之。——《礼记·表记》。注:“犹惜也。”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不足以死也。——苏轼《留侯论》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
不爱死,义也。——柳宗元《驳复仇议》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2) 又如:爱身(爱惜生命,贪生怕死)
(13) 舍不得;吝惜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14) 又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汉·贾谊《过秦论》。
(15) 又如:爱吝(爱惜,吝啬)
(16) 贪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宋史·岳飞传》
(17) 友爱
兄爱弟敬。——《左传·隐公三年》
(18) 怜悯、怜恤、同情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名词
(1) 惠;仁爱
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
(2) 又如:爱惠(仁慈恩惠)
(3) 尊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
(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aiⁿ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2) 同本义
慈,爱也。——《说文》
尧不慈 舜不孝。——《庄子·盗跖》
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韩非子·内储说上》
一曰慈幼。——《周礼·大司徒》。注:“爱幼少也。”
慈和遍服曰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服注:“上爱下曰慈。”
其次为慈母。——《礼记·内则》。注:“慈母知其嗜欲者也。”
慈者,父母之高行也。——《管子·形势解》
亲爱利子谓之慈,恻隐怜人谓之慈。——《贾子道术》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
(3) 又如:慈幼(慈爱幼儿);慈亲(慈爱双亲);慈泪(父母哀痛子女所流的眼泪)
(4) 对父母孝敬奉养
慈以旨甘。——《礼记·内则》。注:“爱敬进之也。”
虽孝子慈孙。——《孟子》
不慈孝于父母。——《国语·齐语》
事亲则慈孝。——《庄子·渔父》
(5) 又如:慈良(孝顺);慈孝(孝敬);慈命(对尊上命令的敬称)
(6) 佛教用语。佛、菩萨爱护众生,给予欢乐称为慈 。如:慈光(菩萨大慈大悲的光辉);慈悲;慈航(佛、菩萨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脱离生死苦海)
形容词
和气,善良 。如:慈父(慈祥的父亲);慈容(慈祥和蔼的容颜);慈颜(慈祥和蔼的容颜);慈明(犹慈光);慈景(犹慈颜)
名词
慈母的省称 。如:慈旨(慈母的教诲);慈教(慈母的教诲)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i2 [宝安腔] cu2 [客英字典] cih2 [台湾四县腔] cih2 [梅县腔] ze2 [海陆丰腔] cih2 [东莞腔] cu2 [陆丰腔] cih3 [沙头角腔] c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慈 | 疾之 | 從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zi/dzio | dzʰĭə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幺(
),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幼,小也。——《说文》
幼,稀也。——《尔雅》
人生十年曰幼。——《礼记·曲礼》
子幼。——《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
慈幼为其近于子也。——《礼记·祭义》
幼原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幼且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自幼好武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余幼好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幼主(年幼的君主);幼少(幼小);幼志(幼年时的志向);幼君(年幼的君主);幼孤(年幼的孤儿);幼累(指年幼的儿女);幼蒙(年幼);幼愿(年幼而谨慎老实);幼龄(幼年);幼碎(幼弱);幼学(幼时的学业);幼虫
名词
(1) 小孩儿
携幼入室。——陶潜《归去来兮辞》
扶老携幼。——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幼壮(青少年时期);幼科(中医指小儿科,也叫“小方脉科”);幼妇(少女。借指“妙”字);幼孺(孩童)
动词
爱护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赵岐注:“幼,犹爱也。”
幼幼长长,顺天则也。——明· 刘基《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5 [海陆丰腔] riu5 [梅县腔] ju5 [陆丰腔] jiu5 [客语拼音字汇] yiu4 [东莞腔] jiu5 [宝安腔] ju5 jiu5 [台湾四县腔] j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幼 | 伊謬 | 影 | 幽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幽 | 流 | qyh/yw | ʔi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