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濯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做饭、洗刷。泛指家务。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老》:“其妻躬执爨濯,了无怍色。”
引证解释
⒈ 做饭、洗刷。泛指家务。
引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张老》:“其妻躬执爨濯,了无怍色。”
爨濯的网络释义
爨濯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烧火做饭
爨,炊也。——《广雅》
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说文系传》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2) 又如:爨人(爨夫。厨师);爨室(厨房);爨妇(执炊的女人)
(3) 烧;烧煮
常若微雷响,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水经注》
名词
(1) 炉灶。一种土、陶制的厨房炉子、灶
翻怜爨下劳薪。——张炎《风人松》
(2) 又如:爨下(灶下);爨火灶膛里的火;爨烟(吹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con3 [沙头角腔] cio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竄 | 七亂 | 清 | 桓 | 去聲 | 翰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chuanh/cuan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翟(
)声。本义:洗)(2) 同本义
濯,洒也。——《广雅》
视壶濯及豆笾。——《仪礼·特牲礼》。注:“溉也。”
王乃淳濯飨醴。——《国语·周语》。注:“洗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
可以濯罍。——《诗·大雅·泂酌》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韩愈《石鼓歌》
濯清莲而不妖。(清莲,清净的水。妖:妖艳,妖媚。)——宋· 周敦颐《爱莲说》
(3) 又如:濯缨(洗涤帽带。指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濯磨(洗涤磨炼,以求上进);濯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濯沐(洗涤)
(4) 涤除罪恶
今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左传》
(5) 淋;浇
大雨之中,城上军士都濯得眼不能开,头不能仰。——《荡冠志》
(6) 通“擢”。拔引
以濯船为黄头郎。——《汉书·鄧通传》
濯鹢牛首。——司马相如《上林赋》
形容词
(1) 光明的样子
钩膺濯濯。——《诗·大雅·崧高》
(2) 又如:濯秀(明净秀丽)
(3) 盛大
王公伊濯。——《诗·大雅·文王有声》
颂声灵,赫而濯。——《清史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ok8 [客英字典] cok7 [宝安腔] cok8 [梅县腔] cok7 [海陆丰腔] cok8 [客语拼音字汇] cog6 vog5
◎ 潮州话:之汪8(浊) 多安8(达),zuag8 dag8(tsûak tâ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棹 | 直敎 | 澄 | 肴 | 去聲 | 效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ɖʰau | drauh/dea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