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肚
注音
ㄅㄠˋ ㄉㄨˇ
词语释义
爆肚[儿]
(1) 以沸水煮羊肚,顷刻取食
英
(2) 将牛羊肚儿用热油快煎再加佐料芡粉做成的食物——亦称“油爆肚儿”
英
词语解释
食品。把牛羊肚片放在开水里稍微一煮就取出来,吃时现蘸作料。
苏叔阳 《爆肚》:“ 韩永利 老爷子自知不起,这一天早儿,就叨叨要吃一碗爆肚。”
引证解释
⒈ 食品。把牛羊肚片放在开水里稍微一煮就取出来,吃时现蘸作料。
引苏叔阳《爆肚》:“韩永利老爷子自知不起,这一天早儿,就叨叨要吃一碗爆肚。”
爆肚的网络释义
爆肚
爆肚造句
另外,街口的三大炖,也是享受爆肚的好去处,而且店里还有麻豆腐、老北京炸酱面、炒疙瘩等味道,值得一尝。
老北京风味的菜肴和小吃都有,爆肚、炸灌肠、麻豆腐等都有,还不错,都很好吃。
梁实秋曾在《雅舍谈吃》中这般回忆着爆肚儿。
这位“爆肚冯”第三代传人,一进厨房,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我一听,嚯,门儿清啊,成,哥们儿给你来点重口味的,直奔前门附近胡同里的一家北京小馆子,要了一碗豆汁两个焦圈还有爆肚儿和烧饼。
豆汁爆肚羊头肉我非燕人,过去也没喝过豆汁。但豆汁却是老北京的小食,雪印轩主人。
牛胃也可用同样的方法做成爆肚儿,最佳部分是牛的重瓣胃,又称牛百叶。
冯伏生说,包括爆肚冯在内,天街天价租金门槛让月盛斋、小肠陈等十多家小吃无奈地退出了天街。
豆汁、爆肚儿、天津十八街麻花、油炸臭豆腐。
同时吃爆肚要讲究“齿感”,如果邻座的人听声音以为您在嚼一块嫩黄瓜,那不用问了您已经是一位吃爆肚的老行家了。
时间不长,服务员端上了萧玉郎点的六道菜,凉拌金针菇,白灵菇炒肝尖,香菇鸡丁,清炒滑子蘑,红菇爆肚丝,肉香鸡腿菇。
“走着啊,爆肚儿还是麻小?”也许,这便是故乡的力量吧。
至于女人们只是关注着浮华世景,连片的小食摊子,什么混沌,扒糕,吊子汤,卤煮火烧,爆肚,灌肠,炒肝,还有茶汤,油茶,豌豆黄,爱窝窝,盆儿糕……
所有北京小吃里头,最让人上瘾的当属爆肚儿和豆汁儿。
别看巷子深,像爆肚儿、卤煮、褡裢火烧这些传统的北京小吃还是吸引了来自各地的食客。
“入汤顷刻便微温,作料齐全酒一樽”,说的是白酒是爆肚儿的好搭档,就着白酒,吃上盘脆嫩的散丹,那是至高的享受。
小菲啊,今儿是亚总面试你,也就是代表公司,当然是她出钱了!哥我改天带你吃北京正宗的爆肚儿去……
陈晓枫此时看了看地上摆的酒菜,这还真是上等的酒宴,像什么烧花鸭、烧仔鹅、酱翅、爆肚儿、等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暴声。本义:炸裂发声)
(2) 同本义
爆,灼也。——《说文》
火爆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车胎爆了;爆烈(猛烈爆炸);爆响(突然而猛裂地发出声响)
(4) 燃着
湿薪未爆先烟。——宋· 范成大《苦雨》
(5) 把食物放进沸油锅里炸 。如:爆肚片;爆双脆
(6) 突出来;鼓起
满额爆出了青筋。——茅盾《子夜》
火烧物声
叵堪朋娄多,沸耳作惊爆。——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
英文翻译
crackle, pop, burst, explod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u5 pau5 bok7 [东莞腔] bau5 [台湾四县腔] bau5 pau5 bok7 [梅县腔] bau5 [陆丰腔] pau5 [宝安腔] pau5 bau5 [客语拼音字汇] bau4 [客英字典] bau5 pau5
◎ 潮州话:ba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u5 pau5 bok7 [东莞腔] bau5 [台湾四县腔] bau5 pau5 bok7 [梅县腔] bau5 [陆丰腔] pau5 [宝安腔] pau5 bau5 [客语拼音字汇] bau4 [客英字典] bau5 pau5
◎ 潮州话:b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豹 | 北敎 | 幫 | 肴 | 去聲 | 效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prauh/peaw | pau |
详细解释
dǔ
名词
(1) 人和动物的胃 。如:猪肚;牛肚;羊肚
(2) 另见
dù
名词
(1) (形声。从肉,土声。本义:人或动物的腹部)
(2) 同本义 。如:肚喃(嘟囔);肚包(系在腹部的布袋);肚肠嫩(喻才疏学浅);肚束涤蔑(勒紧腰带);肚兜(贴身遮护胸腹的布片)
(3) 物体突起或中间鼓出的部分 。如:腿肚子;手指头肚儿
(4) 指思维器官 。如:肚里明白;肚里(心中;胸中);肚里存见(私下认为);肚里打草稿(心里谋划;考虑);肚皮里蛔虫(善于迎合、猜度别人意图的人)
(5) 另见
英文翻译
belly; abdomen; bowels
方言集汇
◎ 粤语:tou5
◎ 客家话:[陆丰腔] du3 [海陆丰腔] du3 [客英字典] du3 [台湾四县腔] du3 [沙头角腔] du3 [梅县腔] du3 [宝安腔] du3 [客语拼音字汇] du3 [东莞腔] du3 [梅县腔] du3
◎ 客家话:[陆丰腔] du3 [海陆丰腔] du3 [客英字典] du3 [台湾四县腔] du3 [沙头角腔] du3 [梅县腔] du3 [宝安腔] du3 [客语拼音字汇] du3 [东莞腔] du3 [梅县腔] d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杜 | 徒古 | 定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dox/duu | dʰu |